古人也喜欢地域黑吗 古人时如何回击对方的
还不知道:古人也喜欢地域黑网友们,
古时候人更爱玩地域黑,不过被黑者的反才妙绝无
段子精神并不是现代人的发明创造和特权,古来有之。而且,要是深究段子的历史渊源,现在人玩的这些都是古时候人玩剩下的。古时候人通过玩段子,不但丰富了自己的生活,而且也极大地丰富了汉语的语言素材,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
古时候的段子手们留下的语言素材里,首先就必须说“典故”。典故就是一个小故事,小故事往往有特殊的含义和指向,被人浓缩成一两个字,后来约定俗成了,人们看见这特殊组合起来的一两个字,就明白对方要说什么。
另一个就是成语。说话或者写文章的时候,如果能恰到好处地用几个成语,既能准确表达文章的意思,更能让文章倍添文采,也能显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文字功底。这是因为,成语不但具有和“典故”一样言简意赅的特色,而且绝大多数成语都是四四一组,使用起来对仗工整、音节铿锵,读起来朗朗上口、气势如虹。
现在我们使用的很多成语和典故,有相当多的形成于春秋战国时代。如果仔细分析古时候人流传下来的典故和成语,就会发现,古时候人在编造各种段子的时候,也有明显的“地域黑”的倾向。这些祖宗级的段子手们,总是喜欢用各种各样的段子调侃、戏谑某些地域的人,这和现代人动辄调侃、讽刺某个地方的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和血脉相承之感。
例如成语刻舟求剑、自相矛盾、画蛇添足、买椟还珠、叶公好龙、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故事的主角都是楚国人。在段子手们看来,似乎楚国人就是这般傻呆萌。而成语守株待兔、不龟手药、趾高气昂、智子疑邻、拔苗助长、野人献曝等,就说的是宋国人。在段子手的嘴里,宋国人也似乎好不到哪里去,也是一样的呆萌蠢。
宋国和楚国还有一个长期被黑的典故,那就是宋襄公曾经指挥的,发生在宋国和楚国之间的泓水之战。宋襄公因为要遵守战争规则和人道,不肯攻其不备而一败涂地,被后世人作为死板教条和愚蠢的“妇人之仁”的反面教材。而那个一点点都不遵从交战规则,为了胜利不择手段的楚国,也成为狡诈、残的反派。
那被段子手们肆意调侃的楚国人、宋国人的就那么不堪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而且,被“地域黑”了的楚国人、宋国人也并不是以牙还牙、针锋相对地编排出更多段子反击对他们的调侃,而是用另外一个手段让调侃他们的人吃尽了苦头,或者说是用在另一个领域出尽了风头。
先说楚国。楚国从周成王时期就建国,直至秦国一六国,期间的楚国一直是“称王称霸”的角色,“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都有楚国的位子。楚国处于中原腹地,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华夏族、蛮族、越人的不同文明在荆楚大地实现了高度融合。楚国自古民风彪悍,人们长期保持着敢想敢做、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品格,所以古来就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断论。
秦朝自谓“万世不绝”的江山,是刘邦和项羽这两个楚国人最后给终结的,而且刘邦还在秦朝的废墟上建立了汉王朝。岂止如此,楚国一直在中国的思想文化领域扮演者领头人、先行者的角色,很多思想创新、文化潮流,都是在楚地诞生和传播开的。位于楚国疆域内的岳麓书院,就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思想风向标和文化播种机的角色。
再说宋国。宋国的国都在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县。宋国也是出于中原腹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而且因为宋国在古时候长期出于地理中心和交通枢纽的位置,所以宋国是我国最早的商业中心,宋人并不是成语里说的那般死板、固执,他们的精明干练和擅长理财有目共睹。
而宋国最让后人钦佩的,是那个以河南省商丘市为中心形成的“圣人圈”。别的地方,要是冠之以“人才辈出”的称谓就足以笑傲江湖了,但宋国辈出的是令人敬仰的“圣贤”。
庄子是宋国人,老子的出生地(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距离河南省商丘市不足100公里,道家的两位祖师级人物都在宋国这个“圣贤圈”;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祖籍是宋国;墨家的鼻祖墨翟是宋国人;名家的惠子是宋国人。一块被人肆意调侃的土地,诞生了儒、道、名、墨四个学派的创始者,可见这块土地正是钟灵毓秀、地灵人杰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