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说自己投降有个条件,忽必烈最终没有答应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文天祥的故事,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文天祥被押送到大都的时候,曾经给忽必烈提过一个投降的条件:“傥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他以方外备顾问,可也。”就是说,如果能够让他以道士的身份回故乡,他就投降。而且,他不但可以投降,还可以方外之人的身份,给忽必烈当顾问。
这其实是个不错的主意。因为忽必烈也曾把宋恭帝送到去出家当和尚。既然可以把宋恭帝送去当和尚,为什么不可以把文天祥送去当道士呢?不过,忽必烈最终没有答应文天祥。他没有答应,是什么原因呢?
其一,留梦炎等投降元朝的大臣反对。
留梦炎等投降元朝的大臣们为什么会反对呢?他们的担心主要有几点:
一是文天祥会是一个揭留梦炎等人伤疤的人。只要文天祥活着一天,留梦炎等人的子就会难受一天。
二是忽必烈重视文天祥,肯定文天祥的价值,就是否定留梦炎等投降派的价值。忽必烈重视文天祥这样忠诚的“纯臣”,肯定就不会容留梦炎这样的“贰臣”。当年李世民非常重视徐茂公,而要掉单雄信,就是李世民重视“纯臣”,厌恶“贰臣”的表现。
三是文天祥在江南东山再起,如果成不了气候倒也罢了,成了气候,他们最恨的肯定还不是蒙古人,而是留梦炎这样的无耻投降派。实际上,就算他们不能成气候,他们也有可能成立“锄队”,暗留梦炎等人。那样的话,留梦炎这种“汉”,将随时生活在提心吊胆之中。
所以,留梦炎一定要在忽必烈面前说文天祥的坏话,夸大文天祥的危害性。这也使得忽必烈担心不已。
其二,忽必烈担心文天祥会搞事。
忽必烈最希望的,当然是文天祥能够投降他。
对于忽必烈来说,他虽然是蒙古族取代汉族入主中原,但是他并不这样认为。他认为他和中原那些改朝换代的新朝代一样,之所以能取代宋朝,是“天命所归”,是其“德行”使然。既然他入主中原,是“天命所归”,因此,南宋的大臣们就应该顺应天意,投降他。
文天祥本来是极为忠诚于南宋的,是一面堂堂正正、忠君爱国的旗帜。如果文天祥能够投降忽必烈,不是文天祥变节了,而是文天祥“顺应天意”了。这也证明了忽必烈的朝廷,确实是“天命所归”的。
但是文天祥怎么也不愿意投降,因此,这条路就断了。忽必烈只能退而求其次,让文天祥不反抗。就算文天祥不投降,只要他不反抗,其意义还是挺大的。这意味着文天祥放弃了。他为什么放弃呢?因为知道忽必烈是“天命所归”,凡人怎么能够“逆天”呢,自然就要放弃。
因此,对于忽必烈来说,留着文天祥,绝对是掉文天祥更好的。
忽必烈要留着文天祥,把他留在故乡当道士,肯定送到之类偏僻的地方好。当然了,前提是文天祥不反抗。
但是,忽必烈又实在担心。因为文天祥是个定时,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爆炸了。只要文天祥一声吆喝,那些反对者们,必然会云集到文天祥的麾下,举起反元的大旗。忽必烈所建立的元朝取代宋朝,毕竟和中国历史上的其它改朝换代都是不一样的,人们的反抗情绪,要猛烈得多。崖山之战中,十万宋人跳海都不愿意投降元朝,就是一个证明。
当忽必烈在反复权衡之后,他最终明白,留下文天祥有可能产生的危害,要了文天祥所产生的危害大得多,所以他最后选择掉文天祥。
三、文天祥只是说说而已。
文天祥说想回去当道士,其实只是说说而已。
对于文天祥来说,他其实明白,南宋确实已经彻底完了,不可能再东山再起了。毕竟之前他和张世杰、陆秀夫、江万载等人经过了多年的奋战,那时候手中有南宋皇帝,有几十万军队,依然被元朝消灭。现在他一无所有,想要重新组建军队与元朝对抗,谈何容易。
所以,文天祥那时候想要做的,就是牺牲,存正气于天地,留清白在人间。他这种想法,和后世谭嗣同的想法是一脉相存的,都是仁人志士高洁情怀的表现。
从这里可以看出,文天祥回故乡当道士,无论留梦炎、忽必烈,还是文天祥本人,都是不同意的,自然也就没能成行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