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为什么都选择在秋后问斩?从时辰看古时候人性!
古时候为什么都选择在秋后问斩?从时辰看古时候人性!为什么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中华文明诞生了将近五千年,死刑犯伴随着古时候第一步法典的颁而出现。它是一种依据法律剥夺犯人生命的刑法,从古至今死刑都属于最重的惩罚。秋后问斩就是执行死刑的一种方式,它最早出现在礼记中。一年四季那么长,为何偏偏是秋后问斩呢,有这个疑问的听小编下面说道说道。
秋后问斩最早出自先秦时期。《礼记》中就有记载:“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意思是:这个月已经入秋了,外面吹的风有点凉,清晨已经开始有白露,寒蝉也叫了起来,猎鹰已经把捕的鸟四面铺开,像摆放祭祀品一样。这个月判死刑的也该开始执行了。
在古时候,每个季节做什么事情都有明确的要求。如当皇帝的,讲究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国家春夏秋冬四季都有该干的事情。春天是庆祝的季节,有喜事春天是最好的,如果有什么大的封赏应该放在夏天,要处罚人就得放在秋天,死刑要放在冬天。治者都认为自己是上天之子,做任何事情都应该顺应上天的节奏。由于古时候缺乏科学常识,世界上出现的很多自然现象都整不明白,以为在人类和天地万物之间还存在着一个主宰世界的神灵。他们把世界上发生的所有事情都认为是上天给予的。所以他们做所有事情都必须遵从天意。国家大事和治国理念也要遵循这点,对人处以死刑或者赦免也不能和天意相违背。其实说穿了就是因为古时候人的愚昧。
在古时候被判死刑的大部分都是男人,很少有女的死刑犯。女人被判死刑一般都是因为通夫。如果单单是通,不扯上人命案子是不会上报官府的,因为通被抓,在村里就被人浸猪笼了。因为死刑犯大部分都是男人。而男人又是家里乃至国家的主要劳动力。古时候中国主要以农耕生活为主。一年四季中的春夏秋三季都较忙,如果这个时候,把他们抓去,砍了头,对国家来说也是不小的损失,毕竟国家机器都是老百姓纳税来养活的。为了物尽其用,只有等到秋收之后再处以死刑。
这些犯人都是判完刑之后回家继续种地,该干什么就干什么,现在的保外就医还人性化。这点和科举考试如出一辙,科举考试也是在秋后,等一年的粮食都收完之后,死刑犯和赶考的人都会去到京城,唯一不同的是犯人有去无回。不过正能回家种地的犯人,也只存在于少数朝代的明君治期间,唐太宗时期犯人就有过这样的待遇。唐太宗时期,有一年宣判了一百零六个死刑犯,都让他们先回去种地,秋后再来受刑。秋收之后一个不少,所有犯人自己走到了长安接受死刑,唐太宗听闻此事龙颜大悦。“我大唐国泰民安,为官清廉,竟然没有一桩冤案错案”。最后唐太宗大赦天下,免去了这一百零六个犯人的死刑。
电视剧中经常演到,县令宣判犯人死刑,过几天就拉到刑场斩首,其实这都是胡编乱造的。别以为古时候处理一个死刑犯人那么随便。在古时候,死刑犯从宣判到执行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复杂程序。首先由地方官,也就是县令,调查收集证据,根据情节轻重来量刑。有些人运气不好,被判了死刑也没有那么快人头落地。首先相关要上报州官,然后层层上报到朝廷的刑部。刑部主事官员再根据卷宗来筛选一遍,看是否有量刑不当的地方。经审查无误后,再把名单上报给皇帝。
所以在古时候一个犯人的生死,严格来说是由当朝的最高治者来决定的。就像现代,死刑都是经过国家最高人民法院最终审核,以免出现冤案错案。
决定人的生死毕竟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对皇帝来说看到死刑犯的名单也是非常头疼。皇帝会在犯人名单上画一个圈,每圈上一个人的名字皇帝会假装流几滴眼泪,以显示他的仁爱之心。遇到正的明君,或许会故意在名单上漏掉几个。毕竟是人命关天的事情,最后的名单出来后,群臣必须下跪求皇帝笔下留人,以彰显国家对老百姓的关爱。不过这也只是走个过场罢了,除非出现特赦,否则只要是被皇帝亲笔圈上的人都必死无疑。虽然死刑是残酷的,但是古时候对待死刑犯尽量做到了人道,尽显人性关怀。下面要说的这一点也足以证明。
如果说秋后问斩是判处死刑犯的季节,那午时三刻也就是处决犯人的具体时间。午时三刻换算成现代的时间就是中午十一点四非常左右,将近十二点。此时艳阳高照,太阳处于正中间。在古时候有个说法,一天中,午时三刻的阳气最旺盛,人的影子最短,可以用旺盛的阳气来抵消的阴气。这样能让决定犯人的相关人以及筷子手减少罪孽,犯人死后也能有个好归宿。还有就是中午十二点的太阳晒的人昏昏欲睡,这个时候处决犯人能让犯人减轻痛苦。由此说来,无论是秋后问斩还是午时三刻斩首,都是出于对犯人的人道精神。
对处以极刑中国从古至今都较重视,人命大于天在任何时候都是人类的共识。从秋后和午时三刻两个时间,足以看出中国古人对人性的关怀。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