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拜把子代表什么意思 都有什么形式过程呢
古时候拜把子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中国的历史上曾出现了很多的能人异士,他们的事迹也被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用古诗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数百年。”正是他们的热血,成就了今的郁郁芳华。正所谓英雄相惜,人这一生若能遇到一两个志趣相投、心生向往之人,也算不枉此生。
那么,为何古时候的能人侠士都喜欢结拜?义结金兰到底代表什么含义?具体结拜的形式又都有哪些呢?通俗的讲,义结金兰,就是指和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朋友,结成异姓的兄弟或姐妹,也就是俗称的“拜把子”。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古人在义结金兰时,都有哪些形式。
通常,古人在义结金兰的时候,都是要互相交换谱帖的,俗称“换帖子”。那这张帖子是从何而来,上面又都写了些什么呢?
其实,就是拿一张红纸,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生辰、籍贯以及祖孙三代的姓名。写完之后,便在天地牌位前,根据自己的年龄排名,从大到小,依次焚香礼拜,敬告天地,同饮血酒、然后,再一起宣誓:从此抛头颅、洒热血,结为异姓兄弟或姐妹。
旧结拜礼节习俗较多:一是宗亲者不结拜;二是姻亲者不结拜;三是有辈份差别者不结拜;四是八字不合者不结拜;五是破族规者不结拜(以前族内如与别宗族结怨,立誓定规不与某族结好、婚娶等的族规。)等。随着进步和文明程度提高,人们不必拘泥于某种形式。
从各种书籍及影视中,我们可以看到:男性的结拜方式多为豪爽、不羁,而女性的结拜方式却多为温婉、含蓄。大多数都是互相交换一些自己喜欢的、或常佩戴的私物。如:香包、首饰、手帕等。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脍炙人口的结拜典范。
如说,从《后汉书》中所引申出来的“杵臼交”,就专门用来称赞那些不掺杂任何金钱利益的友情。还有,就是历史上被人称赞的“管鲍交”,管仲和鲍叔的友情的是令人心生向往。尤其是那一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的是叫人赞叹不已。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很多令人羡慕、向往的友谊。如:忘年之交、生死之交、莫逆之交、刎颈之交、患难之交、总角之交、金石之交、布衣之交等等。这些令人向往的感情,都为世人所称道。
说到结拜,相信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三国演义》之中的“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齐聚一堂,在张飞家的后院中摆下天地祠牌,上启天皇,下承后土,义结金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三人歃血为盟,只为报效国家,安定黎民百姓,还人间一个太平盛世。
而这,也是三国故事中较为感人的一幕。
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人,她二人虽然没有正式义结金兰,但是,却愿意敞开心扉,互诉心事,彼此之间相互安慰,即使双方有什么误解,也都直言不讳,及时消除疑虑。其实,在很多影视剧中,都会树立起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和一些让人刻骨铭心的情节。
而这些故事,正因为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无法实现、得到的,因此,便成为了一个个埋在内心深处的梦,所以,才会经常被人们所津津乐道。像《天龙八部》中的三巨头,《射雕英雄传》中的江南七怪,还有就是《还珠格格》中小燕子和紫薇结拜的景象。
而这些,正是人们心中的向往,也正是因为这些影视作品在心理上满足了人们的想象,慰藉了人们的心灵,才使得这些影视作品一炮而红,从而,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了,结拜的出发点或许会有很多,但是,基本上都是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结拜的。
在中国的壮族中,民间还有一个专门的结拜节:每年农历五月十三举行,按旧时习惯,少年时期便有结拜弟兄姐妹的权利。届时,有结交的好友两人,便请老人主持结拜仪式,双方互报年龄,喝生血,禀报祖先,对天发誓,仪式之后便成好兄弟、好姐妹。
如说,有的是因为双方志趣相投、惺惺相惜而结拜,也有的是在一些利益关系的促使下才结成异性兄弟姐妹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相信这是很多人在义结金兰之时,都会说到的的一句话,虽然,能够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可以说,如果生命中的能有这样一份直击人心的友谊,相信也是令人非常羡慕的。正所谓,患难时候见情,人心正是这样,一起享福什么都容易,可是,到了共患难的时候,又有多少人是心陪在你的身边,陪你风雨兼程。
如果,你的身边有一个人肯陪你风雨同舟的人,那么,请你一定要珍惜他,因为,有些感情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在这里,祝愿我们的友谊少点猜忌,多点信任,能够像古人那样,同心同德,其利断金。
【《中国人的拜把子》、《后汉书》、《三侠五义》、《三国演义》】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