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里宫女怎么上厕所?她们都是熬夜侍奉妃子吗?
实际上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件东西,便盆。你没看错,
另一个是整个宫里没厕所,把炭灰积存起来,解大溲用便盆盛炭灰,完了必须用灰盖好;解小溲用便盆,倾倒在恭桶里。每天由小刷洗干净,所以无论冬夏,宫里绝没有臭气味——《宫女谈往录》
但是在紫禁城里,便盆并不叫便盆,至少皇帝太后和嫔妃们不会把便盆叫做便盆,而是称为“官房”,如果他们需要使用便盆的话,就会吩咐说:“传官房”。那么在外候事的就会飞一般的去把便盆顶在脑袋上面送进室里。
皇帝和太后们的便盆制作非常精美,多是用陶瓷或者檀香木制作而成,在便盆壁体上还雕刻得有壁虎或螭虎的装饰物,甚至还镶嵌得有宝石之类的。像慈禧常用的便盆就刻有一条大壁虎,镶嵌得有两颗红宝石充当壁虎的眼睛。
在便盆内部铺有香木屑或者炭灰,而且这些便盆使用以后都会有专门的清理干净,然后换上新的香木屑,以保持便盆没有异味。像普通人家的便盆久而久之都会结上一层的尿垢,但是太后的御用物品肯定不能出现这种情况。
而像宫女和们也是依便盆,但是相对太后的奢侈和精美,他们的便盆就会普通和寻常了。紫禁城中没有厕所,这群人的问题主要就是依便盆,另外像“官房”只是嫔妃以上的叫法,宫女们都是叫便盆。
“宫里头是不是把便盆都叫官房?”她说:“不是,只有皇上、太后、主子、小主们的叫‘官房’,我们用的一般都叫便盆。”——《宫女谈往录》
②
第二件事就是关于宫女们的洗澡问题了,到故宫旅游的同学可能还会注意另一个细节,那就是故宫里有很多的水井,将近七十多口。
这些水井可不是给宫里人喝的,它并不是饮用水,当时宫里人的饮水都是从玉泉山上运过来,然后分配下去。而这些水井里的水为什么不喝呢?
其原因就是这些水井里的水不安全,既有人的体,又有死老鼠死猫的体,属于已经被污染过的水源。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水井毫无用处,
它最大的作用是作为紫禁城的消防水源,一旦哪里失火了,就能从井水里取水灭火。
另外一个作用就是打扫卫生,清洗瓜果蔬菜,以及洗澡。宫女们都是伺候皇帝嫔妃的人,如果身上有异味那肯定不行,换句话说那个年头最讲究卫生的恰恰是这群宫女。
但宫女洗澡并没有那些有身份的大,以及皇帝太后们那样勤快,毕竟她们一天要工作长达十几个小时,所以经常睡眠不足,而像有地位的宫女一天可能要洗好几次。
姑姑所有的事,都由我们伺候,洗脸、梳头、洗脚、洗身子,一天要用十几桶热水——《宫女谈往录》
既然不能经常洗澡,那要怎么避免身上出现异味呢?
两个办法,不能吃饱,勤换衣服。
宫女们在伺候皇帝太后时,都不敢吃的太饱,所以很奇怪,虽然他们在伺候那个年代最尊贵的一群人,但是却经常吃不饱饭。
谁能想到在皇宫里当差,五六年几乎没吃过一顿饱饭,试想我们是十二三岁的孩子呀——《宫女谈往录》
为什么不敢吃太饱呢?就是怕吃的太饱会经常要,人一身上难免就会染上一点特殊气味,所以宫女们都特别怕在伺候皇帝和太后的过程中突然想要上厕所。
为此,他们既不敢吃的太饱,也不敢饮用过多的水,在炎炎夏,连宫里赏赐给他们的西瓜也不敢吃,因为水分太多,让人容易。
另外带有腥味的食物他们也不敢吃,只能吃非常清淡的食物,大鱼大肉肯定不要想了,所以这群宫女基本上都是一群素食者。当然了,地位较为尊宠的宫女并不会有所顾忌,毕竟他们可以经常洗澡。
伺候老太后可不容易,从头到脚,一根头发丝也不许乱,要干净、整洁、利落。身上不许带邪味更不许有脏味儿。我们多少年没吃过鱼,怕身上带腥气味。如果在上头当差,身上突然冒出脏味儿来,那叫‘大不敬’,丢了差事是一定的,可能姑姑和掌事儿的也得受连累——《宫女谈往录》
宫女们不仅要求吃的朴素,穿的也很朴素。大红大绿的衣服是禁止穿的,也不准化妆描眉,要的就是那个纯天然的气质,所以宫女们衣服的颜色主要是绿色与褐色。
宫里会经常赏衣服给她们穿,因此她们倒不必担心没有衣服穿,那么保持身上没有异味的方式就是勤换衣服,既然不能经常洗澡,那么至少要保持衣服的干净。
不过,虽然他们不能泡在浴桶里,但是他们也会用擦拭身体的方式保持身体的清洁干净,像他们前去拜见太后嫔妃之前,都会提前擦拭一遍身体,以免身体散发出异味。
可见对于个人卫生问题,他们都是非常谨慎和小心的,就像有洁癖一样,但对于他们来说,保持自己的干净实际上只是为了保证皇帝太后们空气的清新。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