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后期到什么程度?国难当头,国丈却还要中饱私囊!
明朝中后期到什么程度?国难当头,国丈却还要中饱私囊!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这个要从明朝中后期的格局来说,自从朱棣登基以后皇帝大多亲信宦官以牵制朝臣,从这些上位者的态度中只是让几方势力达成一些制约与平衡,而没有象洪武时期那样对贪腐态度的零容。各个时期的帝王亲信宦官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宦官的根基是皇帝;没有了皇帝,宦官的一切都是虚无的,随时都有生命的危险,朝臣最恨的就是他们;所以宦官首要的就是维护皇权,再者就是针对朝臣拿捏他们的错误及把柄,对皇帝以表忠心。中后期的明朝已经到了极致,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些当然无法逃避皇帝的眼睛,但是除了洪武及永乐以外都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清洗贪腐势力,不是这些皇帝不想,而是已经做不到了。崇祯时期最有钱的不是皇帝而是内阁,经历过洪武的文官们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天下只是你朱皇帝的天下,而文官们想的却是尽量多捞一些,至于国家是否会被灭亡那是你一个人的事儿。当时在赈灾及剿灭各地农民的时候崇祯手上已经没有什么钱了,所以要内阁做出表率,让他们带个头希望各级官员可以贡献出一部分私产。国难当头、一位60多岁的普通老百姓、颤颤巍巍的来到户部热泪长流、捐出了自己一生积攒的400两银子、崇祯得知后很是感动、
赐封其为“锦衣千户”之职、老百姓们为了救国倾其全部家当。而那些穿着绫罗绸缎、过着锦衣玉食生活的百官们呢?内阁首辅魏藻德只捐了600两、首富王之心捐了一万两、其余的大多数都是几千两几百两。跟老百姓想百官显得更加的不堪、甚至为了逃避闹出各种各样的笑话、就是为了做给崇祯看、我就是没钱了、你能把我怎么着。看到这样的情况、崇祯有急又怒不得己他想出了一个办法、自己的岳父周奎是个富豪、崇祯想让其带头捐献10万两、好让大臣效仿。让去问周奎要钱时、他又哭又闹并称没有那么多银子、说的自己是个清廉节俭两袖清风的好官、最后只肯捐一万。崇祯退让了一步并坚决让其在捐出一万两来、奇葩的周奎竟然进宫去找自己的女儿、
周皇后让其深明大义、自己掏腰包给了周奎5000两、这周奎却将女儿给的5000两只捐出3000两、剩下的2000两补自己的亏损、难道都不想想、国不在要钱有什么用呢。最后零零散散筹集20万两、崇祯彻底绝望了、身为皇帝他已经低声下气的乞求百官募捐救国、百官依然不肯多拿出一些救国,不久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大明覆亡、那些权贵们也被李自成一一抄家、家产上缴充当国库。如果当时大家都齐心协力或许明朝还不至于覆亡。
至于为何不抄家,这就是当时文官集团的把戏了,上至内阁下至小吏都有贪腐,而且颇巨,为何抄家都搜不到银子呢,这个根源要从洪武时期说起,当时是贪污60两白银斩首,所戮官员不下十万,各级官员经历过血的教训之后想出了各种办法应对。由于洪武时期对的戮多大,他们这些官员们也想到了办法,自己有田产的不记录在自己名下,而是弄到亲戚、妻戚身上,这样就发现不到他们身上有多余的财产了,更有甚者把自己的田产记录在流民及死人身上。
不只是官员贪腐严重,下面的小吏也通过自己手中的权力捞好处,户部主管丈量田地的官员去到下面的时候,与当地官员富户勾结,少记录富户的田地数目,更有甚者虚报普通人家的田地数目由他们去多缴税负,这些人自认为天高皇帝远没人会知道。百姓们是有检举的,自己家白白多交了赋税谁也不愿意,自然有人去告,告一级不行就越级上告,期间还有皇帝的密探(锦衣卫)在民间查访,所探情一一密报,对于这种情况又被了一批。明朝中后期对的惩治不如以前了,此时的他们公然买官卖官,大肆收受贿赂,各级官员拉帮结派蒙蔽皇帝。
各级官员结营私,上至内阁下至乡村小吏无一不在这个巨大的漩涡中,就算当时的皇帝知道了此类事情之后除了戮之外也没有的办法,甚至这样也没有阻挡住贪腐的脚步。最后就算是官田也出现了问题,江浙一带富庶之地,大量官田被以次充好被各级官员转移到自己人手中。
军屯中的良田被将领与当地富户所占有,在国家的名下只有那些贫瘠的土地。内阁中多数都有利益纠葛,南方的商业繁华,他们却又免除了商税而后增加农税,中饱私囊导致了国库空虚民不聊生,后期的农民遍地。
魏忠贤的时候严重打压了文官集团的利益及气势,着重恢复商税减免北方农税,对国家而言也算是一件好事。魏忠贤死后各方文官集团死灰复燃,也导致了一个已经走在了资本萌芽帝国的覆灭。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