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为什么选择溥仪继承皇位 继承皇位的原因是什么

  还不知道:慈禧为什么选择溥仪继承皇位的网友们,

  大家都知道清朝十二帝中最后一位、登基时年龄最小、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是宣帝溥仪。

慈禧为什么选择溥仪继承皇位 继承皇位的原因是什么

  对于光绪帝载湉和同治帝载淳的继承人,慈禧皇太后先后有过两个决策:第一,立溥儁(jùn)为大阿哥,继承同治皇帝,兼祧(tiāo)光绪皇帝;第二,立溥仪承继皇位,继承同治皇帝,兼祧光绪皇帝。从而演绎出同治与光绪之帝的“立嗣—废储—再立”的戏剧性历史故事。立嗣慈禧发动“戊戌”,囚禁光绪皇帝。慈禧认为:光绪从4岁进宫,自己费心抚养,却不听话,搞戊戌变法。慈禧很伤心,想废掉他。在光绪皇帝即位时,两宫太后曾有一个说法,等将来光绪帝载湉有了,再过继给同治帝载淳为嗣。但光绪无子,同治绪由谁来继承?废帝后,光绪又怎么处置?慈禧反复思考这两个难题。

慈禧为什么选择溥仪继承皇位 继承皇位的原因是什么

  《清德宗实录》记载:光绪皇帝临终前一天,慈禧懿旨由溥仪继承皇位。慈禧皇太后又懿旨:“醇亲王载沣,授为摄政王。”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入承皇位,承继同治皇帝为嗣,兼承光绪皇帝为嗣。后一天,慈禧皇太后叶赫那拉氏崩于西苑仪銮殿。慈禧为什么选择溥仪继承皇位?这要从溥仪的家世说起。

  第一,溥仪的祖父奕的嫡福晋叶赫那拉氏,为慈禧皇太后胞妹。在溥仪的曾祖父道光皇帝的中,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有三个人:第四子奕(咸丰皇帝),第六子奕,第七子奕(光绪父亲、溥仪祖父、咸丰同父异母弟)。溥仪的祖父奕有四位福晋,共生7个。那拉氏,为慈禧皇太后胞妹,生下四子:第二子载湉(光绪帝),其余三子早殇。第一侧福晋颜扎氏,去世早,无子。第二侧福晋刘佳氏,生有三子:第五子载沣、第六子载洵、第七子载涛。第三侧福晋李佳氏,无子。简单地说,奕嫡福晋叶赫那拉氏虽生育四个,实际上只有一个存活,就是光绪皇帝。第一、第三侧福晋没有。第二侧福晋刘佳氏虽生育三个,但过继出去两个,家中只剩下第五子,就是溥仪的父亲载沣。就是说,奕七个中,早殇三位,继承皇位一位(光绪帝),过继出去二位,只留下一位,就是溥仪的父亲载沣。第二,溥仪的母亲是慈禧的养女。奕过世时,载沣8岁,因醇亲王“世袭罔替”而承袭为醇亲王。载沣承袭醇亲王后,18岁开始在朝廷上效力,后任阅兵大臣。慈禧懿旨将心腹权臣荣禄之女,又是慈禧认作养女的苏完瓜尔佳氏,指配给载沣为嫡福晋。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溥仪的外祖父荣禄。

  荣禄,苏完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人,是清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的后裔。荣禄曾因贪
污罪,险些被肃顺处斩。后花银子买了个直隶候补道。同治初,荣禄为慈禧的亲信,任总管内务府大臣。同治帝死,光绪即位。慈禧遇到难题:将来新皇帝的与新皇帝、与同治帝的关系怎样处置?对此,荣禄建言:等嗣皇帝(光绪)有子,承继同治为嗣,兼承光绪之祧。这为慈禧提供了解决上述关系的方案,很讨慈禧喜欢。光绪元年,荣禄兼步军领,后擢工部尚书。二十年,任步军领。疏荐袁世凯练新军。任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二十四年(1898年),兼直隶总督、军机大臣。在戊戌中,袁世凯出卖机密、通过荣禄奏报慈禧太后。当时任步军领的荣禄,奉懿旨捉拿康有为与梁启超、斩谭嗣同等六君子。慈禧西逃回銮后,加太子太保,转文华殿大学士,即首席大学士。荣禄身兼将相,权倾朝野。《清史稿·荣禄传》记载:“荣禄久直内廷,得太后信仗。眷顾之隆,一时无。事无巨细,常待一言决焉。”荣禄之女,常入宫中,慈禧喜欢,认作养女。慈禧将她指配给载沣。时载沣的生母刘佳氏已为他定亲,奏告慈禧太后。慈禧坚持给载沣指婚,刘佳氏只有将已订婚之福晋退亲。

  载沣有两位福晋,共有四子。嫡福晋姓苏完瓜尔佳氏,名幼兰,大学士、军机大臣荣禄之女、慈禧太后之养女,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与载沣完婚,生有两子——长子溥仪,次子溥杰(光绪三十三年即1907年生)。侧福晋邓佳氏,二年(1913年)完婚,生有二子:三子溥,早殇;四子溥任,后改名金友之,七年(1918年)生。

慈禧为什么选择溥仪继承皇位 继承皇位的原因是什么

  从上可以看出:慈禧亲手指定的三位皇位继承人——光绪帝载湉是亲胞妹的,大阿哥溥儁是亲侄女的,宣帝溥仪是养女的。这表明慈禧在爱新觉罗宗室中,挑选同叶赫那拉氏有关系之人,一代大清兴亡,系于懿亲宫闱!

慈禧为什么选择溥仪继承皇位 继承皇位的原因是什么

  虽然两代醇亲王家出了两个皇帝,但两代醇亲王还是谨谨慎慎,乾乾翼翼。溥杰先生在《回忆醇亲王府的生活》中写道:“在慈禧和光绪的多年反目当中,在两派你死我活常年明争暗斗的既复杂又尖锐的政局中,一方面能和慈禧方面的荣禄等人诗酒往还,终于成为亲戚关系;一方面也和光绪方面的翁同龢等人以文会友地保持着相当的关系。这是我的祖父所以能够一生荣显未遭蹉跌的主要原因。”醇亲王载沣继承乃父奕的家风,小心谨慎,明哲保身。他的厅堂挂着楹联:“有书富贵,无事小神仙。”表明自己超然,读书为乐,只求平安无事。这既有情的流露,也为做给人看。他还在团扇上写着: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随喜,不开口笑是痴人。

  借布袋和尚的偈诗,表示自己与世无争,超然物外。但这对溥仪似乎没有多少影响。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