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朝让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急剧变化?外国人眼中的清朝是怎么样的?
你知道清朝在外国人眼里是怎么样的吗?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蒙古人的征服使得中欧关系在中断了四个多世纪后又重新恢复,中西之间开始了第一次较大规模的直接接触。
从元朝开始,欧洲诸国开始向中国派出传教士和官方使节。明清时期,特别是清朝,西方人大量来华,较有名的人物有利玛窦、汤若望、郎世宁等。
图为利玛窦画像
到了清朝末年,战争爆发,中国的大门被外国人一步步打开,中国和外国的交流越来越多,而中国在外国人眼中也从“天朝上国”变成了“睡狮”和“”。
清朝时期,是外国人对中国印象急剧变化的时期,是什么导致出现这样的变化呢?外国人眼中的清朝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清朝初期,大洋彼岸的西方已经进入启蒙运动时期(17世纪下半叶——18世纪中叶),此时的欧洲延续了以往对中国的推崇,而且出现“中国热”和“中国风”的高潮,以伏尔泰、卢梭、孟德斯为首的启蒙思想家们渴望突破封建和束缚、建立理性和科学权威。
他们认为中国代表着一种特优越的制度和道德伦理文化—中国的开明君主和儒家文化,是欧洲改革的动力和目标。
图为卢梭画像
因此他们对中国的制度和文化极度推崇,在倡导改革过程中极力模仿和赞颂中国。如大思想家伏尔泰就在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以此来表达对孔子和儒家文化的崇拜。
18世纪,西方人对中国的赞誉到达顶峰,这期间关于清朝的描写强化了中国乌托邦形象,塑造了一个西方人梦想中的由哲人治理的完度。
图为伏尔泰画像
柏英理、殷铎泽等四位神父编译的《孔夫子:中国哲学家》使欧洲第一次正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杜赫德《全志》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式的作品,被誉为“法国汉学三大奠基作之一”“欧洲关于中国知识的标准著作”。
葡萄牙人佩雷拉在《中国报道》中称赞中国人有理智,称这些所谓的异在司法方面徒“更讲公道和事实”。另一位葡萄牙人克鲁士在《中国志》中称“没有别的民族超得过他们,更不具有类似的种种技艺和才智”。
西班牙人门多萨在《大志》中将中国打造成传说中的“乌托邦”:“他们的勤劳、精明、爱好和平,使得这块肥沃的土地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上最富饶的国度”。
瑞典人彼得.奥斯贝克以一名牧师的身份跟随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卡尔亲王号”来到中国,并将1751年8月到1752年1月在广州期间的见闻写成了一本书。
奥斯贝克在书中肯定了广州人文明、懂礼仪等特点。广州是战争之前清朝唯一的对外开放口岸,是外国人来华的第一站,因此外国人对广州人的印象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对整个中国人和中国的印象。
但是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经历了第一次工业,英国、法国、先后确立了资本制度。
而这个时候的中国,因为受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缺乏对外交流,仍然是封建。制度、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各个方面都慢慢地落后于西方。此时西方人视野里的中国形象变成了停滞、僵化、衰落的帝国,中国人也成了傲慢无知、卑鄙无能的代名词。
特别是英国使节马戛尔尼率团访华失败,促使西方人对中国形象彻底发生改变,从敬仰变为蔑视,西方人的“中国幻想”结束了。
传教士、汉学家、外交官卫三畏在他的著作《中国总论》一书的序言中写道:“中国总的来说是一个了无兴趣和不文明的民族,对他们,你尽可以嘲笑”。战争之后,西方列强步步紧逼,清王朝节节败退,西方人对清朝的印象也一步步的恶化。
不仅如此,中国的邻居本在经过资产阶级之后,国力益强大,生活方式也逐渐西化。本对清朝的态度也有了极大的改变。由此可见,外国人对清朝的印象到了极端蔑视的地步。
总之,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国人眼中的清朝形象在不断的演绎变化着,18世纪中叶一直处于被西方不断理想化的上升阶段,这个时期清朝在外国人眼中可以说是完美的“天朝上国”。
而自18世纪后半期开始,外国人眼中清朝的形象开始出现大的逆转,“天朝上国”变成了落后的封建帝国。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