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一个小国凭什么存活900年?卫国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卫国一个小国凭什么存活900年?卫国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卫国是由周武王分封的姬姓诸侯国之一,卫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并非一个强国,但他却是整个周朝存活最久的诸侯国,共有907年的历史。很多人不理解,卫国西接晋国,东齐国,长时间都在列强的包围下生存,为什么卫国的寿命反而是最长的呢?卫国究竟是有什么特的自保技巧?虽然卫国是一个小国,但从卫国走出的将才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卫国的情况,一起来看看吧。

卫国一个小国凭什么存活900年?卫国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诸侯四处征伐,兵戎相见,周天子的权威早就不复存在。

  在这样一个混乱的时代,国君稍不留神就会有灭国的危险,例如高傲自大的齐闵王把人不放在眼里,结果在和燕赵韩魏秦联军的作战中,将士不战即败,无可奈何之中,齐闵王弃城而逃,最后落了个人头落地。

  在伐连天、刀光剑影的历史环境中,大国实力,小国智慧,就成为生存的不二法门。

  首都位于朝歌的卫国就是这样一个小国家。它地域狭小,人口偏少,战斗力不足。但它是存在时间最长的周代诸侯国,也是众多姬姓诸侯国中最后灭亡的一个。

  卫国的第一代国君是周文王嫡九子康叔封。在治理封地的时候,卫康叔按照周公的教诲,采用“启以商政”的基本思路,换句话说就是用商人治政那一套。船小好调头,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在冀豫鲁三省交界处的卫国先后在楚丘、帝丘、野王等几个地方建立过自己的都城。

卫国一个小国凭什么存活900年?卫国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时间到了春秋时期,卫国已经成为周朝的重要力量。在周平王东迁时,卫武公出兵相助,让周平王顺利地平定了戎之乱。逐步强盛的卫国成为诸侯首领之一。

  东周初年,卫国却内乱频繁,国力渐衰弱。危机往往来自内部,卫懿公荒无度,朝政一片混乱。卫懿公九年(前660),觊觎已久的狄人进攻卫国。卫国风雨飘摇,危若累。虽然在齐桓公的援助下,卫国迁都楚丘,让奄奄一息的政权得意延续,但是它已经没有了从前的光芒,犹如一只丧家之,苟活在赵、魏、齐、楚这些大国的夹缝之中,过上了看人脸色的生活。

  战国时期,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大大提高,土地和劳动力成为各个国家的稀缺资源。如,为了开疆拓土,范睢向秦襄王建议实施“攻人之策”。同样,别的国家都在竭力想办法拓展自己的版图。

  公元前254(卫怀君二十九年),卫国被魏国兼并,成为魏国的附庸国。按照司马迁在《史记•卫康叔世家》中的记载,公元前252年(卫怀君三十一年),也就是卫国被魏国兼并的第二个年头,卫怀君带着一枚谦谦之心前往魏国首都朝见魏王。让卫怀君没有想到的是,魏王囚禁了他,没几天就让他身首分家。

卫国一个小国凭什么存活900年?卫国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为了彻底摧毁卫国残存的那点尊严,魏王重新立嗣,将卫怀君的弟弟卫元君立为卫国国君,因为卫元君是魏王的“乘龙快婿”。经过重新立嗣,魏王彻底控制了卫国。

  做了附庸国其实已经没有、治权,被封君又无异于受到了胯下之辱。卫国已经名存实亡。

  但是因为有“驸马”的特殊身份,在魏国的羽翼下,卫元君和名义上的卫国还残存了十年时光。

  在战国秦的铁蹄声中,各个国家的命运都变得前途未卜。公元前241年(秦始皇六年),秦国攻下魏国,把原来属于卫国的濮阳一带归入东郡管辖,并立姬姓的卫王后代——卫君角为卫国国君。卫国又成为了秦的附庸。

  公允前209年(秦二世胡亥元年),秦二世把卫君角废为庶人,卫国从此覆灭消失,成为最后一个被秦灭亡的国家。

  我们考量卫国发展存亡的历程,细思个小小的卫国为何能坚持那么久?

卫国一个小国凭什么存活900年?卫国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对人没有威胁,自己就没有危险。卫国在自己的弹丸之地上生存,它既没有扩张的可能,也没有扩张的野心。它战战兢兢地过着自己的子,从来不招惹魏国或者秦国。在夹缝中,卫国凭借着仅有的阳光雨露兀自生长,它给自己赢得了适当的空间。

  适当的治政措施,让卫国成为人才成长的沃土。经过长时间的韬光养晦,卫国出现了一大批智慧超群的人物,像商鞅、吴起、吕不韦、聂政、荆轲、李俚等名臣、名相、名将都是喝着卫国的水长大的。就连孔子周游列国的14年,
就有6年时间待在卫国。

  对商鞅、吴起、吕不韦、聂政、荆轲、李俚等人而言,他们不缺能力,缺的是施展能力的机遇。当战国烽烟弥漫开来的时候,这些人纷纷离开卫国,走上了自我发展的道路。他们不会站在人的翅膀下,把利剑刺向母国。也没有那个国君想灭掉卫国。

  但是,史书是一部充满血腥味道的战争史。时间汤汤而过,秦的利剑伸向了魏国,作为附庸国的卫国命运跌宕起来。

  卫国成为战国时代最后一个覆灭的国家。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