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作为一国之君 朱棣为什么会五次亲政蒙古

  朱棣为什么五次亲政蒙古,这是很多读者都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盛世,如大汉盛唐,但在对待北方游牧民族的问题上,最让人觉得心情舒畅的是明朝因为只有在这个时代,我们的态度是最鲜明的:不和亲,不割地,不妥协!尽管明朝是一个从游牧民族中夺取政权,而后又亡于游牧民族的政权,但在这个过程中,大明帝国都是一个硬汉的角色。

  在我们敬仰的目光中,有徐达进入大元都城的马蹄声,也有蓝玉在大漠深处猛击北元的刀剑声,但最让人不能忘怀的是一代雄主朱棣,在蒙古原中,五进五出的身影!

  在他之前,没有一个君主会亲临大漠去战斗,而在他之后,他的子孙因为太过仰慕他而去效仿,结果一个差点葬送了整个大明,一个却因为过于任性而被诟病,乃至于那次亲征虽然胜利却被后人黑化。

  但当剥开光环的外壳,拂去历史的烟尘,回归当时的状况,我们也许会看到不曾被我们关注的另一面。

  永乐七年,明朝迎来了一批远归的使者,他们是朱元璋派去帖木儿帝国的使者,本来是蒙古族帖木儿想进贡明朝,可因为路途遥远,等使团到达帖木儿帝国的时候,他们已经强大到不愿意给明朝进贡了,所以就把使团扣留了起来,直到帖木儿死去,继承者为了缓和和明朝的关系,才把他们送回,他们去的时候有1500人,回来只有17人,可叹他们在敌营13年,从来未曾屈服。

朱棣作为一国之君 朱棣为什么会五次亲政蒙古

  他们有一个首领叫郭骥,精通蒙语,朱棣特别需要这样的人,因为朱棣本来是守卫北方的藩王,自从靖难之役打响后,就把父亲朱元璋交代的任务抛在脑后了,靖难结束后又有很多忙乎的事情,对北方的游牧民族主要采取安抚和利用各部落的矛盾互相制衡的办法,等到他重视这个事情的时候,曾经被蓝玉打得四分五的蒙古部族都又发展起来,他们虽然没有形成一的,但也有几支强大的力量,如鞑靼,瓦刺和兀良哈,都是非常强大的势力,时常扰明朝的边境,随着郭骥的回归,朱棣也想起这些老邻居来。

  他派遣郭骥出使蒙古,可怜郭骥离家13年,归家才一个月,又踏上了征程。

  语言就是交流的利器,加上大明国力正盛,很多部落都对郭骥以礼相待,可是到了鞑靼,他们的太师阿鲁台觉得自己已经很强大了,不愿意和明朝结交,就侮辱郭骥,郭骥远在异乡13年都从来没有辱没过自己的国家与尊严,岂能容阿鲁台的侮辱?他激烈反抗,结果被阿鲁台了,部落知道后,立即报告给了明朝。

  朱棣大怒,两军交战都不斩来使,我就是来说说话,传达一下友好的意思,你也太过分了,欺我大明无人吗。

  大明有人,可不多,靖难之役中,朱棣手下也有很多将领,但杰出的也不多,封侯的四个里面,姚广孝是文臣,出出主意还行,征战沙场是不可能的。张玉已经战死,留下的孩子也还小,朱能在忙,朝中就剩下邱福了。

  没得选,就邱福,朱棣让他带着十万大军浩荡而去,朱棣不是不知道邱福的弱点,所以一再的嘱咐邱福一定要谨慎不要轻敌冒进,但可能是朱棣知人太过,怕什么来什么,邱福最终因为自以为是,上了阿鲁台的当,中了埋伏,十万大军,都丧生于沙漠,连邱福自己都没能逃脱。

  朱棣怒不可遏怒,这口气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先一个,后十万,你的想上天吗?

朱棣作为一国之君 朱棣为什么会五次亲政蒙古

  打是一定要打的,而且一定要打赢,打得他没有退路,一举剿灭。朱棣带着这样的心思,和蒙古另外两个部落瓦刺和图哈朗打好招呼,千万不能帮助鞑靼,否则我跟你们没完。瓦刺和图哈朗自然满口答应。

  断了敌人的后路,现在还是一个选将的问题,这次再不能选那种有问题的人了,可放眼朝中,自己父亲留下的将领本来就不多,本来自己把耿炳文和平安留着的,可在永乐二年耿炳文就因为穿衣服不对被劾谋反,身亡,连孩子也被了。平安在永乐七年就因为朱棣说了一句quot;平保儿安在哉quot;,识趣的了。靖难的时候冒出来的铁铉被自己了,盛庸本来投降了,后来辞官,但还是被劾了。

  一句话,军中无大将。

  可朱棣要做的事情,都是排除万难的。

  没有大将,我自己来!

  永乐八年,朱棣带着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开向蒙古。

  鞑靼闻风而逃,首领本雅失里逃向瓦刺,被瓦刺了,把首级献给了明朝。太师阿鲁台逃向兀良哈,被拒之门外,在沙漠四处游荡,躲避明军的追捕,可惜流年不利,居然被返回的明军遇到了,一番拼,大败,如果朱棣不顾及军粮已尽,阿鲁台将无法逃脱。

  这是朱棣的第一次亲征蒙古原,胜利。

朱棣作为一国之君 朱棣为什么会五次亲政蒙古

  但这一次亲征留下了很多的后患,在这之前,朱棣对蒙古的政策都是分化之治,以各部落的相互制衡为基础,但这次朱棣对鞑靼的打击,打破了这种平衡,随着鞑靼的衰落,瓦剌迅速崛起,导致了不久后朱棣的第二次亲征。

  第二次亲征,明军以极大的代价取得了胜利,瓦剌受到重创,但失去的平衡再也难以回来,随着瓦剌的衰落,鞑靼又强大起来,而且他们还学会了对付明朝军队的办法,仗着明朝是远来之师,不能耽搁太长时间,就采取了那“你来我就起来,等你退兵了我又出来抢”的战术。

  这样一来,不仅让大明不断的劳师动众,而且劳而无功,朱棣后来的三次远征,都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都是很早就躲得远远的,而且因为守卫边界的军费消耗过大,后来还放弃了一些土地控制权,所以从结果上来看,朱棣的五次亲征蒙古,对大明是没有什么实际好处的。

  我们再来仔细分析一下朱棣亲征的原因。

  第一个是郭骥被。这固然是因为黄金家族对大明的仇恨,但也有朱棣惯常在蒙古各部落之间耍尽手腕的做法有关。不能不说,以敌人本身的矛盾来消耗敌人是实力是一个高妙的方法,但方法越是高妙,越不能作为常态化来使用,因为再傻的人也会看出门道。但朱棣在即位之后一直以这种方法来处理北方游牧民族的事情,迟早会出问题的。

  第二是丘福之死。丘福是在靖难之役中成长起来的大将,应该说朱棣是应该最了解他的,把整整十万士兵的生命交付给一个自己都不放心的将军,这实在是朱棣的罪过,这不是说一句胜败乃兵家常事就可以过去的,这一方面说明朱棣意气用事,急于出战,不然完全可以等张辅回来再说,另一方面也说明朱棣是抱着侥幸心理的。

  第三个是军中无大将。这个与朱元璋之前大功臣有很大的关系,但朱棣也不能完全摆脱关系,就看看平安、耿炳文和盛庸的结局,就知道朱棣是容不下和自己有过节的人,他们三个都曾在靖难之役中让朱棣难看,所以就算是投了降,也不会得好死。耿炳文和盛庸是因为有大臣,尽管明朝官员是常有的事,但一听到被就,就足以说明朱棣平常对他们的态度,就没有让这些将领安下心来,而且耿炳文的几个孩子都被朱棣了。平安更惨,朱棣都不耐烦借他人之口,直接说了一句,你怎么还活着啊?这什么意思,你不耐烦我活着是吗,平安能不吗。

朱棣作为一国之君 朱棣为什么会五次亲政蒙古

  如果外交失误是难以避免的,意气用事,急于出气,是朱棣情绪化导致了十万大军的死亡,更甚至,妄将才,撼动国本才是朱棣亲征的主要原因。

  让我们想想,如果他们三位大将都活着的话,大明的局势会是怎样的呢?

  耿炳文于守城,曾创下守城十年不破的记录,想想后来的李成梁,用五千辽东铁骑就守护了大明多少年,只要有了将领,何须会因为经费的问题出让土地。

  盛庸是一个特别擅长学习和思考的人,他在靖难短短的时间内就找到了克制朱棣的方法,从而转败为胜,这样的人才,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他基本都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有他在,即使有什么变数,也没有问题。

  平安在靖难之前就长期随朱棣出战,朱棣的军事才能他是一清二楚,是朱棣在靖难中最头疼的对手。所以,朱棣能搞定的,他应该都没有问题。

  有他们在,何愁大明不安?但他们,都被朱棣了,就因为他们让朱棣不爽!在这一点上,朱棣是没有一个帝王应该有的胸怀的。御驾亲征,威则威矣,勇则勇矣,但这不是做皇帝的本分,也是风光之后的无奈……

  坐镇龙庭,四海安宁,何须劳烦亲征?

  参考资料:《永乐大帝》《明通鉴》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