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兀术打仗基本都是败仗 金兀术为什么还能称为名将
金兀术的全名叫完颜宗弼,他的本名叫斡啜,是金朝名将,在中事史上算不得太有名的将领,只能勉强算一个吧,因为只有经历过著名战役,而且打胜了才算名将。
让金兀术一战成名的靖康之战之所以出名,是因为暴揍了宋朝的皇帝而且俘虏了皇帝和皇室。
什么叫著名战役呢?一是以少胜多,兵力非常悬殊的情况下,人数占劣势的一方胜了兵力占多数的一方,如吴蜀之间的夷陵之战,魏吴之间的赤壁之战。
而金兀术参加的靖康之战本身就是以绝对的强势对阵不堪的弱旅,金兵的主将完颜宗望、副将完颜宗翰斡出、完颜希尹、完颜娄室。而且第二次包围开封的时候,城内守军只有三万人,而强悍的金兵一共有13万兵力,力量对悬殊太大,各路勤王的援兵被金兵的另外几只队伍拦截在外围不能参战。
而金兀术在此战中乏可陈,只是充当配角。能记在金兀术名下的大战几乎没有。
不过说金兀术没有打过胜仗也不符合事实,在天会六年(1128年),率金兵进攻山东,倒是击败宋军数万,攻克了青州、临朐等城。
金兀术之所以有名是汉族文人抬举出来的,金兀术这个名字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因此文人们在评书和传记以及小说中就把他提溜出来当作金兵的代表人物,来给岳飞做铺垫。这样后世的史学家或者军事专家就以讹传讹,把金兀术推到了名将之列。
名将是谁来评选的,入选的资格是什么,评选的依据又是什么,谁能保持评选的权威和公正?虽然不像驰名商标一样充满猫腻是拿钱买来的。但也不排除是一些对历史一窍不通或者一知半解的老百姓凭感觉评出来的。
岳飞的评书就是典型的抗战神侠剧的孪生篇,在这些传记和评书里,将领都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即使打败仗也不是他们的无能。而那些反面人物都是不堪一击,或者愚不可及、一窝,军事才能低到了极点,跟白痴有得一拼。
这些传记和评书把金朝其它将领的战绩移植到了金兀术的身上,以更好刻画金兵的骁勇、彪悍。突出金兵的残和愚蠢,让金兀术的形象更加丰满。以反衬岳家军的正义、勇敢和岳飞的忠诚和智慧。
不过事实上,金兀术还不能算名将,充其量只能说是演义中的名将;如果金兀术是名将,中国的名将就要从南京排到北京了。
金兀术有名也是以败绩成名,那就是黄天荡大战,不可一世的金兵被岳飞和他的战友们打得落花流水、找不着北。
所以我们说金兀术是名将是个美丽的误会,说他是卓越的军事帅更是阴差阳错、一点也不谱,充其量金兀术是金朝的民族英雄和建国功臣。
说名将的话,金兀术的对手,黄天荡的主角韩世忠应该算是一个。
宣和三年(1121年),宋朝大军跟金兵在燕山以南对决,几路兵马均都金兵打得落花流水。当时韩世忠还未成名,率几十个骑兵在滹沱担任警戒任务,不巧跟金国骑兵两千多人撞上了。手下都吓得浑身筛糠,韩世忠却镇定自若,他呵斥手下:大家别慌,慌就是找死,听我的。
韩世忠让一个叫苏格的小头目带领一二十名骑兵首先抢占制高点,以逸待劳,又派出十余个骑士,把在河边准备撤退的一百多名散兵游勇组织起来,让他们摇旗呐喊。之后韩世忠率领十几名武艺高强的骑兵直冲敌阵,矛头对准掌旗的金兵,几个回合下来,打旗的金兵被撂倒在地,摇旗呐喊的宋兵在一边加油助威,金兵一见军心大乱,散了阵脚,金兵像没头苍蝇自相践踏,这时候在高地上严阵以待的骑兵潮水般向金兵队伍,半个时辰不到,金兵横遍野、丢下了数百具体落荒而逃。
说到屡战屡败的将军,梁山上的“百胜将军”韩滔算一个。
韩滔在宋朝是个武装部长的的角色,什么本事也没有,连街头混混单挑都打不过,但这人会交朋友,跟双鞭呼延灼成了哥们。
韩滔还于包装,说自己是韩信和韩世忠的后代,因此江湖上都知道韩滔。后来宋朝皇帝派呼延灼带兵去扫荡梁山,围剿梁山反贼,呼延灼就派这个韩信后代去当先锋官,打头阵,希望他能旗开得胜,振奋军心。
谁知道韩滔是个绣花枕头,几个回合下来就被霹雳火秦明跟打败。
韩滔和呼延灼上了梁山之后什么任务都完不成,没有见他打过胜仗,在征讨辽国和方腊的战争中,韩滔也是一打就跑,再也没有打赢过一场,所以这“百胜将军”,是徒有虚名。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