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更夫为什么能准确的知道时间?更夫打更有什么作用?
今天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时候的更夫为什么能准确的知道时间?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虽然老话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是聪明人都知道,这只是安慰人的手段罢了。表面上看,不同职业之间确实有着高低贵,但是从奉献的角度来看,任何工作内部,其实都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所有参与劳动的人都会发展,推动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互相之间都应该相互包容,相互谅解。
在中国古时候,存在着一个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特殊职业——更夫。更夫的工作主要是打更,打更是中国古时候民间的一种夜间报时制度,他们通过打梆子或敲锣巡夜报时。《九品芝麻官》中,“常威打来福”的经典桥段就是出自更夫之口。不过,相信很多人心里会对打更制度发出疑问,如果古时候的人们缺少精准的报时手段,那么为什么白天却能准确知道时辰呢?更夫的作用会不会肋了一点?
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古人虽然可以使用燃香、滴漏等确定时间的工具,但是除此之外,他们还可以根据太阳的位置判断时辰,而古人的生活节奏缓慢,每天都过得极为规律,经常随着工作“出而作,入而息”,晚上也很少有文化娱乐活动,除了逢年过节可以看到烟火表演外,人们往往在一更天或二更天的时候便会睡觉。
古人把一夜分作5更,每更时间约为2小时,从晚上19点开始,19点到21点为戌时一更;21点到23点为亥时二更;23点至次1点为子时三更;1点到3点则是丑时四更;3点到5点为寅时五更。此五更构成更夫的全部工作内容,只要遗漏了任何一更,更夫都会受到严惩,不但工钱会被扣去一半,甚至还会被辞退。
更夫的工作看似简单,实则煎熬无。中国古时候为什么要打更?除报时外,其实还有2个不为人知的作用。更夫是由民间自发组织雇佣的,一般两人为一个小组,等到每晚的更鼓过后,两人便要上街巡更,一人执锣,一人敲梆子,二人互相配合,以一定的节奏走街串巷,彻夜不得休息。而更夫的工作,除了要向人们通报时辰外,负有“警惕烛火”、“提防偷盗”的职责,类似于我们现代中的保安。
作为古时候最苦的职业之一,更夫不仅要熬夜工作,还要全年无休,无论春夏秋冬,还是刮风下雨,更夫们都要十年如一地工作。那些毫不起眼,夜夜行走于大街小巷之中的更夫,拿着微薄的收入,做着辛苦的工作,实在是苦不堪言。元代之前的更夫,都是市井里正出面雇佣的平民百姓;明代的更夫则是由丐帮人员出任,大多都是些老弱病残;可是到了清代,朝廷为了加强管理,更夫便由官差替代。
因为的长期不稳定,所以清代的更夫常常由身体强壮之人担任,相应的薪酬待遇也提高了一些。到了时期,钟表等计时物件逐渐流入,人们再也不需要更夫报时,而这一行业也慢慢没落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