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死前留下一本兵书 朱元璋找了一辈子,最后却便宜了李自成

  对刘伯温兵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诸葛亮非常牛,最终帮刘备实现了三分天下,而刘伯温却帮助朱元璋一了明朝江山。史料记载,朱元璋一直把刘伯温作张良。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逐渐开始对有功之臣进行清算,以谋略著称的刘伯温看在眼里明在心里。一轮又一轮的让刘伯温心灰意冷,皇上的猜忌更是令他心惊胆战。最终决定告老还乡。

  回到老家青田县后,朱元璋仍然派人监视刘伯温的行为,刘伯温显然猜透了朱元璋的心思,也不接待任何人,只是看书下棋,从不谈论政事,但是仍然受到胡惟庸的陷害受到牵连。

image.png

  1375年5月16,刘伯温在青田县病逝了,刘伯温的刘琏与刘仲景正在办丧事时,只见门外传来马蹄声。没多久,当朝丞相胡惟庸率领很多持刀侍卫冲了进来,扬言代替皇帝吊丧,所上的香都没有燃尽,就急匆匆地把刘家兄弟拉到一旁,连哄带骗地问:“皇上想知道,你父亲将兵书到哪里去了?”

  朱元璋所说的兵书,指的是刘伯温对于自己多年用兵的谋略进行的总结。原来,身为谋臣的刘伯温也希望自己的奇谋妙计能够传承下去。于是他对自己一生的用兵策略为基础,加以总结提炼,融入超凡的思想写出的一部兵书—《百战奇谋》

image.png

  《郁离子》:刘伯温送给皇上的礼物

  面对胡惟庸的质问,刘琏告诉胡惟庸,刘伯温已把兵书烧了,但是刘伯温给皇上留下的是一本《郁离子》和一封信。

  刘伯温的两个一直被称之为至诚君子,了解他们的胡惟庸料想刘家兄弟不会欺骗朝廷,就带着《郁离子》和刘伯温的信离开了青田县。

  胡惟庸到达京城后,不敢耽搁就把《郁离子》交给了朱元璋,朱元璋一看是一本刘伯温的读书笔记,就把这本书丢到了一边,但是深懂刘伯温的朱元璋认为,刘伯温一定把兵书砍得生命还要宝贵,怎么可能会舍得烧掉。

image.png

  朱元璋至死都在找兵书

  没过几天,胡惟庸再次带人来到刘家,说是奉皇帝诏书,取走刘伯温生前留下的所有书信和书籍,因为那些书籍和书信中有大量的机密,需要带回皇宫保存。可仍然没有找到他们正想找的东西。

  又过了几天,胡惟庸再次来到青田县刘家,说因为刘伯温生前为朝廷立下大功,为了表彰,皇上决定在刘家老宅的基础上修建“诚意伯府”,让刘琏兄弟搬到刘伯温墓旁的临时小屋里守孝。

  面对皇帝的无赖,刘琏兄弟还得磕头谢恩。就这样,刘家老宅被拆了,有史书说,拆房子时,连板缝、梁孔、墙洞都进行过详细的检查,但是仍然没有发现,朱元璋思夜想的《百战奇谋》

image.png

  反复折腾都一无所获的朱元璋,又开始怀疑刘伯温将兵书早已传给蓝玉、徐达、周德兴、冯胜等将军,立刻下命令让朝中将士上交,直到病死,甚至在临终前都拉着朱允炆的手说:“记住,一定要把军师的兵书找到。”

  《郁离子》里的玄机,便宜了闯王

  崇祯十七年,闯王李自成的义军打进了北京城,搜查皇宫时,发现了这本刘伯温手写的《郁离子》。或许是年代久远了,或许是经过几代皇帝翻读过,翻页时,有的书页折叠处自然断,发现里边也写了字,不觉好奇地看了几行,看后大吃一惊!
跟着又撕开几页细读。啊! 原来这就是刘伯温写的兵书《百战奇谋》!

  李自成得到这本书后,认地研究了里面记载的战法《料敌》、《布阵》、《用计》,除此之外还包含了奇门遁甲、易卜星相等内容,闯王在与明朝的战争中很多都引用了《百战奇谋》中的战法,把明军打得一败再败。

  不久之后,李自成受到清军与吴三桂的夹击,全军大败。最终,李自成在九宫山遇难《百战奇谋》从此便流落民间,不知所终。

image.png

  禅在禅中

  朱元璋和刘伯温可以说都是绝顶聪明的人,也可以说是相知甚深,朱元璋知道刘伯温肯定留下了《百战奇谋》,同样刘伯温也知道朱元璋一定会找这本书。一个为了活命,一个为了保住自家的基业,但显然刘伯温更胜一筹,充分利用了朱元璋重猜疑的性格特点,用最危险的地方来保存这部兵书,最后传给了有缘人李自成,只是李自成始终没成大器。

  试想,如果刘伯温的把这本书在家中的某个角落,一旦被朱元璋找到,刘伯温的后人哪还有活命的可能。但如果朱元璋和他的后人足够勤勉,多翻翻刘伯温的这本表面上不是那么很有用的《郁离子》,难说也早就发现其中的奥妙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