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关的由来是怎么样的 为什么会取这么一个名字呢
还不知道:娘子关的由来的网友们,
娘子关据传为唐初时,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李秀宁在此驻守军队所建。平阳公主是唐朝第一位死后有谥号的公主,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正的生荣死哀。因为平阳公主率领的军队被老百姓称为“娘子军”,所以他们驻守的关隘自然而然被称为“娘子关”。娘子关的这种取名由来也被大多说人所接受。在隋末唐初那个年代,每个都想招募士兵壮大自己的势力,一方面为自己涿鹿中原增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守护一方百姓免受军的流。当时的太原留守李渊也顺应时代潮流,派自己的儿女在山西各地招募军队。其中平阳公主的率领的军队算是较另类的,这支由女人做主帅的军队纪律严明,令出必行,不惊扰百姓,受到广大百姓的拥护。李渊攻取长安建立唐朝时,为了防守太原大本营,平阳公主率领的娘子军被留下来保护三晋大地,而他们所驻扎的地方就是现在的娘子关。
娘子军驻扎防守娘子关,就说明了娘子关的军事战略意义非常重要,从地图中就可以略知一二。娘子关扼守山西的东大门,是防守太原的第一道屏障,战略位置及其重要。娘子关位于太行山上,左边是黄土高原,右边是华北平原。娘子关自古以来就成为了由冀入晋的主要通道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著名的“燕赵古道”,成为了千百年来兵家必争之地和商旅往来的商业重镇。而与娘子关相伴相随的就是有着“太行八阱之第五阱”之称的井阱。历史上有名的韩信背水列阵攻克赵国之战就发生在井阱。娘子关同井阱关隔山相对,同为军事重地,扼太行山井阱口,为山西和河北之间为数不多的通道之一,不论是要保障山西,还是要保障河北的安全,娘子关都起着重要作用。
娘子关历史悠久,娘子关为战国时期中山国所建长城的关口之一。唐朝吸取“安史之乱”教训在此设立承天军戍守,修建“承天军城”防范唐帝国东部的藩镇势力。赵宋时建“承天寨”防守金辽边患。由于明朝时期因边患频繁,嘉靖二十一年重修城堡,专设守备把守。清代增建“固关营”,分设把总驻守。现在的娘子关关城建于明代,古城堡依山傍水,居高临下,建有关门两座。因关城处于长城内边的“内三关长城”南端,有“长城第九关”之称。元末明初,天下大乱。朱元璋带领农民军平定长江以南的各方势力后,开始北伐。徐达、常遇春率领的北伐军一路势如破竹,沿路百姓早就受够了元朝的残酷治,一直盼望着中原王师的到来,于是纷纷归附。北伐军顺利攻取了元大都,元朝残余势力远遁元上都,准备号召残余势力对北伐军进行反扑。而驻守山西的元朝将领王保保还有号称“数十万”的铁骑。在元顺帝的催促命令下,王保保出奇兵走雁门关准备出其不意攻取元大都,“围魏救赵”缓解山西的防守压力。但是徐达技高一筹没有中王保保的计谋,反而走井阱,攻取娘子关,直取太原。王保保看着山西大本营即将失守急忙回防,双方在太原进行了一场决战,最后以明军胜利告终,从此在关内再也没有与明军相抗衡的军事力量。后来朱元璋又派蓝玉继续清剿北元势力,在捕鱼儿海之战,彻底击败了北元小朝廷,也奠定了大明北方边疆的稳定。
于是朱元璋在北部边疆设立“九塞王”管理北部边疆,后经明成祖发展为九边重镇。分别为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九个重镇。它们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是明朝与蒙古残余势力防御作战的重要战线。明朝正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却不幸被俘,发生了土木堡之变。明朝从此由盛转衰,后面蒙古残余势力不断扰边疆,有出山西进入冀中平原从而威胁北京的战略意图。于是明嘉靖二十一年重修城堡,设立保镇,管辖的长城北起紫荆关,经倒马关、龙泉关、娘子关、南至故关,全长390公里。边关九镇也变成了边关十一镇多了保镇和昌平镇。
抗战争时期,娘子关曾再度发挥防守的作用。1937年10月,军急于从平型关侵入山西占领太原。八路军115师在师长、副师长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史称“平型关大捷”,歼灭军1000余人,打破了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鼓舞了广大民众的抗决心。后来军便沿正太铁路线西犯,把娘子关作为一时的争夺目标。当时中队以包括八路军一部在内的数万兵力在娘子关设防,阻敌西进,但是最终不敌军,娘子关迅速被军占领。不久军从北、东两路进入山西,太原失陷。1940年8月,八路军进行的百团大战中,娘子关也曾成为战场。当时,晋察冀军区派10个团兵力击破军占领的正太线,重点为娘子关至平定路段。8月20夜,八路军主力一度攻入娘子关。
现在的娘子关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硝烟,但是娘子关的历史值得世人铭记。今天的娘子娘子关依然是河北与山西来往的交通要道,古老的正太铁路从中穿过,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修通了经过娘子关的阳井公路和娘子关至旧关的苇旧公路,并完成了正太铁路的复线工程和电气化工程,这些交通设施在经济建设方面发挥着益重要的作用。相信娘子关在浓厚的历史和便捷的交通下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