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称ldquo;魏公rdquo;时,荀彧为什么宁死也要反对?
今天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荀彧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五月,汉献帝册封已经位极人臣的曹为魏公。
在此前一年,董昭等人就打算推举曹为魏公,但此举却遭到了曹心腹智囊荀彧的坚决反对。曹对荀彧非常不满,而不久荀彧也因此去世。
关于荀彧之死,历史上有两种看法,一是“以忧薨”(《三国志·荀彧传》),即忧郁而死;二是服自尽,曹赠送食物给荀彧,荀彧打开食器,见器中空无一物,领会曹之意,因此服自尽。(《后汉书·荀彧传》:“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
不管怎么说,荀彧之死,直接原因就是他反对曹称魏公。
那么,荀彧为何宁死也要反对曹称魏公呢?此事,还要从古时候的“爵制”说起。
一、爵制从西周到东汉的演变
我国最早的爵制,是西周时期建立起来的。周朝分封诸侯,形成了大量的诸侯国,而这些国君的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因此也被叫做“五等爵”制。
其中,诸侯国国君的位子是要由他们的嫡长子来继承的,而其余的庶子则要一律再分封出去,由此形成了卿大夫、士等贵族阶层。
因为贵族最早是由周天子封的,所以周朝的贵族阶层只有三类人:周天子的姬姓亲属,古时候帝王之后,功臣之后,如姜子牙等。
久而久之,这种制度就会造成了一个大问题,即阶层的固化,贵族之后恒是贵族,而平民没有上升的通道。
为解决这个问题,秦国商鞅变法时,商鞅以军功大小,又设定了二十个爵位级别,每一级都有相应的待遇。如此一来,他就打破了原来依血缘获取爵位的传,使得下层的贫民也可以依自己的努力,走上人生的上升通道,成为贵族。
因为这种激励机制,秦国后来人才济济,最终用完成了一。
西汉建立后,沿用“二十等爵”,并将其分为了三个等级,最高的为第二十级“彻侯”(后改为了“列侯”),第十九级是“关内侯”,第十级到第十八级成为“卿”,而九级以下称为“五大夫”,每一个等级都会赐予相应的田宅。
东汉时期,列侯又被分为了三类:县侯、乡侯、亭侯。县侯待遇最优,如诸葛亮是武乡侯,“武乡”是琅琊郡的武乡县,所以其为县侯;而关羽是汉寿亭侯,属于列侯中最低的一类,但因为是汉献帝封的,所以也很有含金量。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汉朝封功臣,是“大者王,小者侯也”(《汉书·诸侯王表》),也就是说,刘姓皇室可以被封为诸侯王,而功臣则可以被封为列侯,没有西周时期的“公”这种爵位。
在西汉末年,王莽辅政时期,出现了例外。公元前16年,王莽被封为新都侯,这仍然是按照其“臣子”的身份而被封为的列侯。
但就在公元1年,王莽却得到了一个“安汉公”的爵位,这是“公爵”首次在汉朝出现,“以莽为太傅,干四辅之事,号曰安汉公。”(《资治通鉴》)
王莽被封为“公”,确实看起来非常复古,算是“复活”了周朝时期的“五等爵制”。此外,他还拥有自己的封地和人口,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君一模一样。王莽此举,等于是突破了汉朝设立的“大者王,小者侯”的规矩。
王莽篡汉后,又彻底恢复了周朝的“五等爵制”,他规定“诸侯王之号皆称公……汉诸侯王三十二人皆降为公。”(《资治通鉴》)
他之所以这么做,无非是想在国内搞一次彻底的洗牌,削弱刘姓皇室的力量,巩固自己的治。
但是,东汉建立后,公爵仅仅存在了几十年就又被废除了。此后,东汉继续沿用王、侯二等爵制,公爵再未出现,直到曹时期。
二、曹被封为魏公的现实意义
建安十八年(公元212年),曹已经位极人臣,《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天子命公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
“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这是汉朝皇帝给予臣子的最高待遇,即入朝时,不用低着头小碎步前进,跪拜时不被称呼名字而称官职,另外,还可以带着自己的剑上殿。
整个汉朝400年,仅有萧何、梁冀等人享受过这种待遇(《后汉书》:“冀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谒赞不明。”)。这其中,萧何是因为刘邦特别恩宠。而梁冀则是因为权势熏天,皇帝不敢不给。
所以说,这个时候的曹,分明是“如梁冀故事”,而不是“如萧何故事”。
除了任大汉丞相,揽朝政之外,曹在爵位上也已经是武平侯,属于列侯中最高的县侯,当时辖四个县、三万户。
按照汉朝祖制,曹无论是在官位上,还是在爵位上,都不能再升了。
所以,要让曹家实现篡汉的战略目标,曹就要突破这个,让已经被废止的“五等爵制”再次复活。
在西周时期,“公”可不光是仅次于天子的爵位,而且可以有自己的封国,有自己的礼乐制度,有自己的一套文臣武将班底。
曹称魏公以后,其封国下辖十个郡共计104个县,72万户,如按照每户4口人计算,人口接近300万。而按照《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史》中的计,魏国在公元260年时的人口也才443万,而吴国大约是多万,蜀国才100万左右。
由此可见,曹给自己加了一个“魏公”的封号,不单单是叫着好听,他以合乎古制的方式,名正言顺的有了自己的王国,而且还有了自己的官吏、人民,完全可以像战国时期秦国取代周朝一样,随时取而代之。
建安十九年,曹又有了更高待遇,“天子使魏公位在诸侯王上,改授金玺,赤绂、远游冠。”(《三国志·武帝纪》)其中,“金玺、赤绂、远游冠”皆是汉代诸侯王所能享用之物。汉献帝还下旨直接明确了曹的地位在诸侯王之上。
而上几位“位在诸侯王上”的汉朝人物又是谁呢?一是董卓,其入长安时,“拜卓为太师,位在诸侯王上”(《后汉书·董卓列传》),再上一个是王莽,“元始四年加号宰衡,位在诸侯王公之上。”(《汉书·王莽传》)
董卓、王莽都是被钉在汉朝耻辱柱上的乱臣贼子,曹竟然还要复制他们的故事,其用心不是昭然若揭吗?
曹获封魏公,还有一个出格的待遇——“加九锡”。“锡”同“赐”,是汉代皇帝赐给臣子的九种最高赏赐。这九种赏赐包括:车马,衣服,虎贲,乐器,纳陛(登殿时特凿的陛级),朱户(朱红色的大门),弓矢,斧钺,秬鬯(以黑黍和郁金酿造的酒)。
虽然这些东西看起来平淡无奇,但却都是皇帝御用之物,其形式上的意义远大于使用价值。
而历史上第一个接受皇帝“九锡”的人,正是篡汉的王莽。曹此举,当然也是违反了汉朝的“祖宗家法”。
三、荀彧为何宁死也要反对曹称“魏公”?
其实,说完了曹被封为魏公的现实意义,这个问题就已经解答了一大半了。
曹家篡汉,实际上是执行了一个“三步”走战略:
1、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被封为魏公,建立魏国,定都河北邺城,“位在诸侯王上”,“加九锡”。2、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又进封为魏王,衣服车马同与天子级别。
3、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丕继任魏王,同年,接受汉献帝禅让,以魏代汉,接受两汉四百多年的治。
可以说,曹被封为魏公,是曹魏代汉最为关键的一环,因此,已经看出其野心的荀彧,才会拼死,最后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有人会问,难道荀彧早没发现曹有此野心吗?为何等到最后木已成舟,才出面反对呢?
荀彧与曹魏阵营中很多谋士不同,他是怀有匡扶汉室的雄心的。《后汉书·荀彧传》说:“见汉室崩乱,每怀匡佐之义”。
但是,荀彧出山之际,朝政被董卓、李傕等权臣先后把持,如果迂腐的到汉廷去尽忠,那才是助纣为虐。
在乱世中,唯有依托一位能成大事的军阀,助他剿灭割据各方的力量,才能达到“曲线救国”的目的。
所以,荀彧最终离开袁绍,选择了能够成就大事的曹,并力劝其迎奉汉献帝。虽然最终效果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客观上讲,这种策略让汉献帝结束了颠沛流离之苦,生命安全得到了保全,这也是荀彧之于汉帝的一件功德,也客观上延续了汉朝的国。
就像曹说的,“向使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让县自鸣本志令》)
但是,作为一位智囊、高参,荀彧肯定无法左右曹的思想,更无法左右曹魏政权的走向。
荀彧与曹在立场上的根本对立,也决定了荀彧必死无疑。当董昭等人劝曹进魏公、加九锡之时,荀彧提出了反对意见,曹于是“心不能平”。而接下来,就是荀彧的死期。
所以,《后汉书》的作者范晔,这样评价荀彧说:“盖取其归正而已, 亦身以成仁之义也!”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