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已开凿大运河,元朝为什么又重修京杭大运河?
大运河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工程之一。但是准确地说,历史上的大运河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是隋炀帝杨广(604年至618年在位)修建的大运河,第二个是元朝大科学家郭守敬主持修建的大运河。这两条运河的起点都是北京,终点都是杭州,不过两条河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
隋文帝定都长安,隋炀帝迁都洛阳。所以,隋朝修建的大运河虽起于北京,终于杭州,但这条运河经过洛阳,呈“lt;”型。到了元朝,国家重心早已不在黄河流域了,而在北京。不过,元朝的经济中心和隋唐一样,都在江南,从江南到北京,就不需要“lt;”型运河了,郭守敬裁弯取直,大体上是南北一条直线。
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后,很多物资,特别是粮食需要从南方运送过来,当时的大运河是南北交通的重要水路,但是隋朝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早已不符合时代的运输需要了。从金朝灭亡以后,黄河流域就不再是国家的中心了。于是,元朝开凿了三条河道,把原来的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元朝花了10年时间,开挖洛州河与会通河,把天津至江苏清江之间打通,清江以南直接邗沟和江南运河。但是原运河的北端已废,当时运河只通到通州(今北京通州),到通州后,就需要从船上卸至岸上,从陆路进行运送货物,非常的麻烦。
陆路运输本来就耗时耗力,再加上每逢秋季,阴雨连绵。不但人受不了,拉货的牛马羊驴骡等也受不了,经常得病死掉。同时,粮食也容易发霉,浪费现象非常严重。从金朝起,人们就一直试图开凿一条从通州直达京城的运河,来解决粮食运输的问题。通州的地势大都低,想要从通州到达大都,只能从大都引水流往通州,然后在沿途修筑很多的坝。这样一来,从南方过来的船只就可以相对轻松地慢慢地往上游水位驶进。不过,想要实现大运河的全面通航,就要在大都周围寻找到可以确保运河水量的水源。
金朝曾从京西石景山北面的西麻峪村开凿过一条运河,经过中都注入通州城东的白河。但是由于河中泥沙过多,这条运河很快就淤积了。而且还有一个弊端,每到夏天和秋天换季时,河水汹涌,极易泛滥成灾。后来上游的水口也被填塞,不能再用了。如果解决了上游的水源,下游往东到通州的一段还是可以利用的。
元世祖忽必烈中三年(公元1262年),郭守敬向元世祖提出了六项水利计划,第一件就是修建运河。郭守敬建议把清河的上源,从玉泉山涌出后东流的瓮山泊再东面的支流改道向南,注入高粱河,然后连通运河。这个计划得到批准,但这只是一泉之水,只改了大都城内湖池宫苑的用水量,对航运起不到什么作用。
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年,郭守敬又提出了第二个方案,就是利用金朝修建的浑河口,在上游开一道分水河,引回浑河。当水情泛滥时,则开放分水河闸,以消除水患。同时为了解决泥沙问题,郭守敬撤去了运河上的闸坝,使泥沙自然随水流走。但是由于大都到通州运河段的水位梯度,没有了闸坝的控制,大型粮船还是没办法逆水而上,最终只是对两岸的农田灌溉,甚至是运输西山的木料有所帮助。
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有人建议利用滦河、浑河,作为向大都运输的水道。忽必烈有些犹豫,就派专家郭守敬去实地勘察勘查。郭守敬研究发现,这个建议很不现实。但是郭守敬利用向朝廷报告的机会,提出了他筹划多年的运河新方案。
郭守敬的方案是把他第一次开凿的瓮山泊流出的一支清河上源引向南边的高梁河(宋太宗在此被辽军打败),同时又把昌平县神附近的白浮泉水,引入瓮山泊,用来扩充水源。然后,把河水引至西山脚下,再沿西山往南,沿途汇集所有从西山向东流入沙河、清河的泉水,再经高梁河与通州运河相连。这样一来,引入的都是清泉水流,泥沙问题解决了,为运河下游建立船闸创造了条件。
忽必烈最终采用了郭守敬的提议。全长一百六十多华里的运河连同全部闸坝工程,仅用时一年半就完成了。这条运河被称为通惠河,自昌平到瓮山泊的一段又特称白浮堰。通惠河的完工,正实现了大运河的全线通航,运粮的糟船可以通过运河,由杭州直达大都。
运河在解决运粮问题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这条运河给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杭州、苏州、扬州、淮安、徐州、济宁、临清、天津等,商业的盛衰都与运河息息相关。如在清朝,有著名的漕帮,就是专吃大运河的。
到了清朝末年,铁路成为最先进和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大运河的作用明显之前下降很多了。不过,直到现在,大运河依然有着非同寻常的交通运输价值。
对于已不再是主流存在方式的事物,我们更要有敬重之心,而不是用完后弃之如敝履。如果说长江、黄河是咱们国家的母亲河,那么大运河(包括隋朝的大运河以及历代运河)可以称为“姑河”。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