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扑起源于什么时候?《水浒传》中有什么相扑的情节?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宋代的相扑,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在名著《水浒传》中,多次说到相扑,还提到了不少相扑高手,如擎天柱任原、蒋门神蒋忠、、没面目焦挺、的王庆等,就连高俅也自诩“相扑天下无对”。这些人中,燕青曾经“智扑擎天柱”,非常精彩。作者也明确说过,“燕青小厮扑天下第一”。小厮扑,就是相扑。
其实,除了这些人外,武松也是相扑高手,他醉打蒋门神时,所使用的招式“玉环步,鸳鸯脚”,就属于相扑。
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才实学,非同小可,打的蒋门神在地下叫饶。
不过,武松的相扑与燕青不同。燕青与任原和高俅相扑时没用拳脚,跟摔跤一样;但是,武松打蒋门神时,先是用拳“虚影一影”,后用脚踢中蒋门神小腹和额头,拳头和脚都用上了。
相扑难道不是摔跤吗?为什么武松可以用拳头和脚?宋代的相扑的是这样吗?借着水浒里,武松和燕青的相扑故事,聊一聊宋代的相扑。
相扑的起源及发展
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相扑,不过当时不叫“相扑”,而是叫“角抵”“角力”“相搏”等。《史记》《汉书》《汉武故事》等书中,都曾说过这一点。
春秋之后,灭弱吞下,并为战国,稍增讲武之礼,以为戏乐,用相夸视。而秦更名角抵,先王之礼没于谣乐中矣。——班固《汉书》
为什么叫“角抵”呢?东汉文颖在《汉书注》中解释说,“两两相当,角技艺射御,故名角抵,盖杂技乐也”。意思就是,这种活动由两个本来差不多的人互相赛技艺,所以叫角抵。“角”有竞赛之意,“抵”有相当之意。
既然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角抵,据此推测,其起源时间应该更早。
如南北朝时期,梁朝任昉在《述异记》中认为,角抵戏起源于蚩尤。蚩尤头有角,跟黄帝打仗时,他常常用角抵人,让人很难防御。后来,人们就据创造了“蚩尤戏”,大家头戴牛角,两两相抵,故名“角抵”。
起初,角抵更多的是力气大小,摔跤技能。到汉代时,角抵发展为更复杂的竞技,这从汉代的画像石可以看出来。
从画像石可以发现,在汉代,不但可以人与人角抵,还可以人与兽角抵,甚至是兽与兽角抵。另外,汉代不仅可以赤手空拳角抵,还可以用兵器。可以都用兵器,也可以一方空手,一方用兵器,即“空手入白刃”。这其实已经是武打戏了。正因如此,所以汉代角抵还被认为是武术的起源。
所以,角抵不仅可以力气,摔跤,也可以拳脚并用,甚至能用兵器。如后唐皇帝李存勖,他和人赛角抵,就被人揍趴下过。
(后唐庄宗)又先约之曰:“卿不可多让。”门关退谢者数四,又谓之曰:“卿一拳倒者,与节制。”及出手,果一拳下而仆。寻除幽州节度使。——北宋《角力记》
后唐庄宗李存勖喜欢角抵,又自认天下无敌,就让侍卫王门关和他赛,还说不能相让。王门关不敢,连续拒绝四次。庄李存勖就说,如果你能一拳把我,封你大官。王门关一听,不再客气,果然一拳把李存勖在地。
李存勖虽然挨了打,倒是没生气,而且说话算话,没多久就升王门关做了幽州节度使。
宋代的相扑
西晋时期,“相扑”之名正式出现。《晋书》中说过“卿郡人不如颍川人相扑”,这是相扑名称的最早出处。
不过,这里的《晋书》不在二十四史之列,而是东晋王隐用纪传体撰写的史书。二十四史中的《晋书》,由唐代房玄龄等人所著。
宋代时依旧很流行相扑,尤其是南宋,堪称是相扑运动的鼎盛时期。宋代的相扑,从技法上分两种,一种是摔跤,一种是武。
相扑争交,谓之角抵之戏,别有使拳,自为一家,与相仆曲折相反,而与军头司大士相近也。——《都城纪胜》
从南宋耐得翁所著的《都城纪胜》来看,当时的相扑,通常是赛摔跤,但也有一种相扑可以使拳,这种相扑已自成一家,算是相扑的一种分支。所谓“使拳”,其实就是试武艺了。
当时还有三年一次的皇家相扑,名额有限,分成几个等级。如果相扑成绩不错,,还能到各道、郡、府等,做个管营军头。
其管押以下,至额内等子,亦三年一次,当殿呈试相扑,谢恩赏赐银绢外,出职管押人员,本司牒发诸州道郡军府,充管营军头也。——《梦梁录》
宋代不仅有男子相扑,还有女子相扑。这些女子在相扑时,也要像男子一样,上阵,在当时可以说是相当大胆。
嘉祐七年,元宵佳节,宋仁宗在宣德门与民同乐,观看女子相扑。司马光知道后,专门写了《论上元令妇人相扑状》,批评了仁宗,认为应该取消女子相扑。其中,有一句话,说仁宗皇帝“使妇人臝戏于前,殆非所以隆礼法”。“臝”同“裸”,这虽然是一种夸张,但也可以看得出,女子相扑的确要,可能还有点暴露。
仁宗是个好皇帝,他听从了司马光的部分建议。从那以后,宣德门前再也没有女子相扑的表演。但是,女子相扑却没有被禁止,毕竟那是民间的娱乐活动。
直到南宋,女子相扑都一直存在。据《梦粱录》《武林旧事》等记载,杭州有“赛关索”“黑四娘”“嚣三娘”“后辈饶”“女急快”等女相扑手。从这些绰号可以推测,这些女子手段颇为高强。
当然,宋代相扑不止这几种,还有小儿相扑、乔相扑(假扮相扑取乐)等。
不过,明代以后,相扑就越来越少了,尤其是清朝建立后,他们更喜欢称相扑为摔跤。于是,赛力气和摔跤的相扑得以传承下来,而可以使拳用腿,试武艺的特殊相扑,则逐渐融入到民间武术表演活动中了。
水浒中的相扑
回到水浒中。其实,上面所说的三种相扑,即男子摔跤式相扑,男子武式相扑和女子相扑,在水浒中都出现了。
燕青智扑擎天柱就是摔跤式相扑。这段故事中,燕青没有拳打脚踢,只是找到任原破绽,把任原“托将起来,头重脚轻,借力便旋四五旋”,而后扔到擂台之下。尽管任原想把燕青踢开,但是他根本没机会。
另外,高俅被捉到梁山后,也曾和燕青相扑,两人也是摔跤。结果只一跤,高俅就被燕青摔倒在地,半天起不来。
武松醉打蒋门神则不一样,他先用拳头虚晃两下,后用“鸳鸯脚”踢中蒋门神的小腹和额头,显然属于武式相扑,也就是《都城纪胜》中所说的“别有使拳,自为一家”。
还有,李逵遇到没面目焦挺,两人发生争斗。焦挺先是一拳把李逵,李逵想跳起来时,又被踢中肋部。焦挺祖传三代相扑为生,他对付李逵所用的招数,正是武式相扑。
至于女子相扑,水浒中也有。
王庆刺配后,在段家庄遇到段三娘,两人较量过相扑。王庆技高一筹,几下打败段三娘,赢得段三赏识,两人也因此相识,并最终喜结良缘。
不过,央视水浒、新版水浒等影视剧中,对摔跤式相扑没有表现出来,都是和擂台武一样。不过,有些连环画复原得不错,燕青的确是把任原扛起来扔到台下。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