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高是佛经汉译的创始人,他的身世是怎样的?

  安世高,小乘佛经的首译者

image.png

  印度传入中国,在中国发展,最终形成中国,大致经历译经、形成学派、创立宗派三阶段。印度在中国最初的传播,是与译经相联系的,最早的一批译经者,不是中国本土人士,而是西域来华僧人。安世高可以说是佛经汉译的创始人,他首先译介了印度小乘禅类的经典。

  安世高(约二世纪),本名为清,字世高,是西域安息国的王太子,因为这一王族地位,所以西域来华的人都称他为“安侯”,他译的一部《十二因缘经》,被称为《安侯口解》。安世高小时候就因为其孝行而著名,而且他聪慧好学,知识面很宽广,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甚至鸟兽之声,都无所不通,康僧会在其《安般守意经序》中这样描绘安清:“其为人也,博学多识,贯综神摸,七正盈缩,风气吉凶,山崩地勋(疑为动字误),针脉诸术,睹色知病,鸟兽鸣啼,无音不照。”(《出三记集》卷六)可以说,安世高是个神异之人,在西域地区,也早就传扬着他的“俊异”之名。

image.png

  父王死后,安世高继承王位,但一年之后,就把王位让给了叔叔,出家为僧。究其原因,除了因父王去世而感悟到人生之无常和空幻之外,可能还有方面的因素,康僧会说他是“驰避本土”(同上),正能说明这一点。安世高在国内的佛学造诣以禅学和阿毗昙学见长,学成后,他曾遍游西域诸国,弘传佛法,后来又来到中国。

  安世高来华的时间,大致在汉桓帝(147—167)前后,《梁高僧传》记为“汉桓之初,始到中夏”(《安世高传》)。汉桓帝的第一个年号是“建和”(147—149),安世高在这一时期到达中土洛阳。

  来华不久,安世高就掌握了汉语。这时候在中国已有一些影响,不论在王室还是在上都有了信奉者,安世高根据信徒的需求和自己的学问所长,译出了早期的一批汉译佛经。安译之数,道安记为三十四部,四十卷,其中有些是否为安译,道安还有疑问,所以确切数字已难以详知,后来的《大唐内典录》收安译一百七十六部,一百九十七卷,增加的部分大多不很可,后来《开元释教录》又减为九十五部,一百一十五卷。现存安译佛典二十二部,二十六卷。

  在洛阳的译经活动结束后,为了躲避祸乱,安世高离开洛阳,到南方各地游历。由于他通异术,所以每到一地,就会流传出他的种种神奇故事。在江西境内,安世高曾预言要超度一位过去的同学,后在一庙中遇到一条蟒蛇,这蟒蛇原来是安世高的同学,同在西域学法,只因生性好嗔怒,所以遭报应,转为蛇身。安世高将它超度,脱蛇身,化为少年。这一传说体现出因果报应的思想及学佛者所应去除的障碍。在广州,据说安世高被一少年所,又死而复生。由此可知安世高的活动范围,最远已达广州。后来又北上,在浙江会稽的街市上被斗殴者误伤身亡。安世高两次遭祸,也可能与他表现异术而引起乱有关。至于他确切的具体事迹,已难以详考,他在华的生活时间,大约为三十多年。

  安世高的专长是禅数之学,所以译经也侧重于这两个方面,“其所出经,禅数最悉。”(道安《安般注序》,《出三记集》卷六)禅数之学是印度小乘上座部系中说一切有部所持的学说,内容所指,为戒定慧三学中的定慧两学,或止观之学。禅,是指其中的定;数,是指其中的慧。禅是修行的部分,数是理论的部分。数学,又称阿毗昙、毗昙或阿毗达磨,也译为“对法”。称之为数或数法,出自阿毗昙体系的“增一分别法门”,阿毗昙体系中的概念,按照其意义而分类,依次排列为一法、二法、三法之数,称增一分别,由此而得名为数法。禅数,或定慧,在安译中被突出并结合起来,可以看出印度一传入中国,就有定慧双修,止观双修的某种倾向,显示出中国与印度的不同意趣。

  安译禅法类经典,影响最大的是《安般守意经》。禅在印度中的意义是“静虑”、“思惟修”。定的意义是“等持”,是心专一境而不乱。禅实际上是定的修行方法中最基本的一部分,中国喜欢禅定合称。禅法种类很多,其目的都在于对治心的种种污染。安译《安般守意经》是专讲五停心禅法(不净观、慈悯观、因缘观、数息观和界分别观)中的数息观。

  “安般守意”中的“安般”,是“安那般那”的略称,“安名为出息,般名为入息。念息不离,是名为安般”(《安般守意经》卷上)。意守出呼入吸之气,称为安般。“守意”实际上是对“安般”一词的意译,也指呼吸出入,数息,因此也可以称之为“数息观”。数息观主要对治严重散乱的心,被称作“多念之要药”(《出三记集》卷五)。其具体内容,经中列为十个方面,“谓数息、相随、止、观、还、净、四禅”(《安般守意经》卷上)。康僧会在其经序中将之概括为六事四禅。四禅是安般守意的四个不同阶段,分别指六事中前四事。第一禅是数息阶段,数息的要求,在坐禅时专心计数呼吸的次数,从一数到十,使散乱的心安定下来。第二禅是相随阶段,意念转向一呼一吸的运行,不用再数到十,只要一呼一吸之二数就行,三禅是止的阶段,意念从一呼一吸之二数转向鼻尖一点,意于鼻端,杂念除尽后,内观自身,从头到脚,反复省察,只见自身不净。再观天地万物,也是生灭无常,因此发心信奉佛、法、僧三宝。在此基础上,心中不起恶念,摄心归向于,是“还”的阶段。以其心,去除各种食欲,使心至净无想,是“净”的阶段。至此,就无所不能,得大神通。这种修行方法与当时中国流行的道家的“守一”、“食气”、“导气”等很有相似之外,也使中土人士很容易接受。而且,安世高也主动以道家概念来类经中概念,“安般守意,名为御意至得无为也。安为清,般为净,守为无,意名为”(《安般守意经》卷上)。可见安世高非常注意寻找印度和中国本土文化的结合点。

  安译数法或阿毗昙经典,以《阴持入经》为代表。阴、持、入为的三科。“阴”,即后来的“蕴”。阴分为五种,安译称为色、痛、想、行、识。其中的痛后人改译为“受”,更抽象。五阴指人的和精神两重要素。“持”,后人译为“界”,有十八要素,安译称为“十八本持”,即一眼二色三识,四耳五声六识,七鼻八香九识,十舌十一味十二识,十三身十四更十五识,十六意十七法十八识。其中的“更”即后人译的“触”。这十八本持分为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境(色声香味触法)和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识)。“入”,后人译为“处”,指六根和六境。

  该经以阴、持、入为组织,阐述小乘的基本教义:苦谛四行相,即非常(后译“无常”)、苦、空、非身(后译“无我”);十二因缘,即痴(后译“无明”)、行、识、名字(后译“名色”)、六入(后译“六处”)、致(后译“触”)、痛痒(后译“受”)、爱、受(后译“取”)、有、生、老死忧悲苦(后简为“老死”),依次因缘生起,而有人的生死轮回;三十七道品,即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八正道。安译经典,偏重于直译,尚质,而且译中带注释。随安世高受学的门徒很多,南阳韩林、颍川皮业、会稽陈慧等都直接从师安世高。安译佛典在当时有很大影响,直到晋世的道安都对安世高的译事非常赞赏,称《安般守意经》中的六事四禅(道安称为六阶四级)为趋向“本无”的要门。晋世又有毗昙学派的复兴,形成毗昙学派,而首译毗昙者,乃是安世高。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