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阖闾和燕昭王为什么没能攻下楚国齐国?败在哪里?

  吴王阖闾和燕昭王为何没能攻下楚国齐国?败在哪里?为什么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亲自担任帅,率领吴军和唐、蔡两个诸侯国的联军讨伐楚国(吴国第一谋臣伍子胥和兵圣孙武俱在军中),吴军从淮水流域西攻到汉水,五战五胜,攻克楚国都城郢都,楚昭王仓皇出逃,楚国境内没有了成建制大规模的军队抵抗,于是吴军分兵掠地,准备长期占领并进而将楚国吞并。

  然而,楚国臣子申包胥入秦乞师,在秦廷哭了七天七夜,终于感动秦国出兵助楚复国,击败吴军,此时,阖闾的弟弟夫概见吴军新败,而阖闾滞留楚国,乘机率部回吴国而自立为吴王。阖闾闻知此事,当即便率军返回吴国,攻击夫概——阖闾伐楚,又回到了原点。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命名将乐毅为上将军,率燕、秦、赵、韩、魏五国联军攻打齐国,首先在济西之战中大败齐军主力,接着顺利攻克齐国王都临淄,齐王出逃,燕军分兵五路,以期彻底消灭齐军,占领齐国全境。燕军仅在六个月的时间,就攻取了齐国七十余城,只剩下莒和即墨两城未被攻克。

  可惜的是,燕军止步于即墨城下五年之久,最终被田单反击挫败,齐军乘胜大举。由于齐国民众痛恨燕军的暴行,纷纷响应,帮助齐军打击燕军,很快将燕军逐出国境,收复沦陷的70余城——燕、齐两国的态势,同样又回到了战事爆发前的起点。

  吴王阖闾和燕昭王,分别是两国国君中出类拔萃的人物,指挥吴军和燕军的伍子胥、孙武和乐毅都是战国名将,战争发起之时又都联合了诸侯,声势浩大,可谓风头一时无两,为何最终都功败垂成呢?

  笔者以为,最关键的因素有两个:第一,没有从争霸天下的大局来看待两国之间的战争,从而没有认权衡诸侯国的态度;第二,采取了错误的策略。

  其实,从战国中后期各国间的态势已经非常明显了:秦、齐、楚三国既是疆域大国,也是人口大国,处在第一阶层,具备争夺天下的实力(阖闾伐楚之时,春秋最强的晋国权力已经落入公卿之手,陷入分崩离析的边缘)。而在三国之中,秦国属于深谋远虑的典型,采取的策略是远交近攻,同时尽量削弱潜在的竞争对手,绝对不允许其做大,故而派兵帮助楚国复国,和后来参加攻齐联盟,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假如吴国吞并和楚国,燕国吞并了齐国,那么吴国和燕国将原来的楚国和吴国更加强大,并且都跟秦国接壤,这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

  联军攻齐,楚国假借救援为名,死齐王,还顺势夺回此前被齐国夺去的国土,陈兵边境,虎视眈眈,同样是不想燕国坐大。而秦、魏、赵早早撤军,既有相互提防的考虑,也有让燕国火中取栗的意思。

  吴国和燕国,都属于疆域和人口上的双料小国,并且都地处边陲,虽然暂时在军事上获得了暂时的优势,但资源了这种优势难以持久的,想采取鲸吞的策略,一口吃个胖子,是非常困难的。此外,楚国和齐国,都是西周最初获封的诸侯国,历史悠久,已经形成自己特的风俗和文化,百姓对强加的外来征服在内心是抵触的——乐毅任上将军期间,对占领的齐地采取怀柔的措施,但等到骑劫在即墨城下失败之后,齐国各地立刻群起响应田单,便足以说明问题。

  故而,两国正确的策略应该采取逐步蚕食,先借助军事上的优势,将接壤地区,民俗相近的地方吞并过来,完全同化之后再继续扩张。其实,纵观整个秦国的扩张历史,基本上就是上述步骤的反复,从而经过漫长的时间积累,在诸侯眼皮底下,具备了鲸吞的实力。

  既不能看清大势,又不具备鲸吞的实力,把战争旷持久地拖下去,最终当然是自己先崩溃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