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出现一个同治中兴 晚清为什么还很快的灭亡了

  还不知道:晚清中兴的网友们,

  晚清的时候,从1862年到1874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十多年的“同治中兴”。

  我们知道,中国古时候出现了“中兴”,必然会带来盛世,整个王朝将会由此往前延续很多年,但是,清朝晚期的时候出现了这样一个“同治中兴”,国家却很快就灭亡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晚清时期出现一个同治中兴 晚清为什么还很快的灭亡了

  (慈禧听政)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在“同治中兴”中,有什么变化。

  其一,慈禧确立了领导权。由于同治是小皇帝,又由于慈安皇后不太管事。因此,在这个阶段,基本确立了慈禧的领导权,慈禧太后逐渐成为清朝的最高治者,国家做到了政令一。

  其二,官员逐渐走上最高舞台。由于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捻军及叛乱中的优异表现,包括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在内的一大批官员走上了清朝最高的舞台,和满人官员分庭抗礼。改变了满人官员在朝廷中一枝大的局面。

  其三,洋务运动在中国兴起。由于在对外国列强的战争中,清看到了自己武器的落后,因此以奕訢、李鸿章、左宗棠等人为代表,大力展开“洋务运动”,让中国的近代工业兴盛起来。并且因此收留了不少流民,解决了很多人的吃饭问题。

  其四,加大科举力度吸纳了不少民间有才之人。由于洪秀全因为科举失败,揭竿而起的事实,因此,清在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以后,加大了科举考试的力度,把更多的人吸纳进来,让整个的怨气得到了较好的疏解。

  因为有以上一些措施和做法,因此使得清在那一段出现了短暂的和谐安宁,似乎出现了复兴的景象。

晚清时期出现一个同治中兴 晚清为什么还很快的灭亡了

  (中兴大臣)

  但是,“中兴”以后,清朝却不断受挫,一泻千里。因此,让人产生怀疑,这个“中兴”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中兴”以后,清朝反而更衰了呢?

  有人说,所谓“中兴”,其实是虚构的。是慈禧太后以及李鸿章之类的大臣为了笼络人心,哄骗全国人民的。

  诚然,慈禧太后与李鸿章等大臣,确实会大肆宣扬这个“中兴”。因为对于慈禧来说,那是她“垂帘听政”的政绩。为了她能够继续“垂帘听政”,确实需要这样做。对于李鸿章等大臣来说,也是需要大肆宣传的,因此这是整个清朝时期,大臣第一次主宰朝廷。他们需要表达很厉害,很管用,满人大臣管用,这也符合他们的心理。

  不过,这个说法却抹不掉,在那一段时期,清朝确实出现了一段短暂的和谐蓬勃。虽然较微弱,但至少是一个反弹。那么,既然那时候已经出现了好的局面,后来清朝为何恶化得那么快呢?

  我认为,恰恰是这一个“中兴”的状况,加速了清朝的灭亡。为什么说呢?

  首先,我们要看看,这个“中兴”,究竟“中兴”了什么?

晚清时期出现一个同治中兴 晚清为什么还很快的灭亡了

  (洋务运动)

  从上面的列举,我们大致可以发现,“中兴”实际上包括了、经济、文化三方面。

  在层面上,就是造成了慈禧的一家大。而且这种一家大,还在往极端方向发展。特别是同治皇帝早死,以及慈安太后越来越边缘化,以至于后来莫名去世以后,整个朝廷,就完全到了慈禧的手里。一家大,确实可以保障政令畅通。但是却也因此造成断专行,造成思想僵化和武断。在西方逐渐走向的同时,中国走向,方向是相反的。

  曾国藩、李鸿章等的上台,确实是一个新变化。但是这个新变化,只是满汉之间的人员变化,并没有带来思想变化。尤其是曾国藩,大力提倡在当时来说,较为封闭落后的儒家文化,他也成为儒家的“圣人”。这对当时的中国,不是好事,反而是坏事。

  在经济层面,清朝实施“洋务运动”。但是这个“洋务运动”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连李鸿章都说,中国与西方人,就是武器落后,其它方面都西方人先进。这个认识显然是极为狭隘和落后的。在这种思想指引下,洋务运动最终只是小敲小打,并没有引起经济上性的变化。而且由于制度的,大量财物流入贪腐者的腰包,并没有给国家带来什么帮助。

  在文化层面上,当时在科举制度上的加大力度,虽然说搜罗了不少人才,但这些人才,并不是对发展有帮助的“英才”,反而是在科举杠杆的指导,搜罗了一些维护旧制度旧秩序的腐朽之才。这样一些人,怎么能够推行往前发展呢?

  所以,短暂的“中兴”,其实是把清朝往更加相反的方向推动了。清朝后期怎么能不急速往后下滑呢?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