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文王如此逼死商鞅 为什么还说他的功劳大于过错呢
还不知道:秦惠文王为人的网友们,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即位。秦惠文王在位期间,逼死商鞅,错失苏秦。虽然犯了一些错误,但是他对秦国的贡献大于犯下的错误。
秦惠文王在位期间,传承父志,为秦国的一打下坚实基础。公元前325年,自称秦王,成为秦国第一位君王。秦惠文王从此开始开创属于自己的丰功伟业。
第一点,鞅不废法,一箭换三雕。虽然秦惠文王逼死了商鞅,但是商鞅死却换来三大好处。好处一;掌握兵权。商鞅通过变法,封侯封地,手握重权,功高震主。商鞅死了可以让自己手握兵权震慑群臣。好处二;稳定朝政。商鞅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商鞅死了可以缓解旧贵族和王权的矛盾。好处三;传承变法。商鞅变法很适合秦国的国情,是秦国强大的根本。商鞅死了可以用商鞅之法掉反对变法的旧贵族代表,以此扫除秦国内部动荡不安的局势,巩固了秦国的政权。
商鞅死后不久苏秦西行至秦国,并游说秦惠文王兼并列国,称帝而治。秦惠文王认为时机不成熟,且秦国刚处死商鞅,讨厌说客,未采纳他的建议。苏秦离开秦国后促成了著名的合纵盟约。
第二点,果断用张仪,连横破合纵。当合纵盟约成立的消息传入秦惠文王耳中,他为自己的无知而感到后悔不已。于是,秦惠文王果断任用张仪,采用张仪的连横政策。张仪主张秦国参与各诸侯复杂的斗争,秦国在参与过程中,进行谋利。在扩张上,秦国先对东边的魏国下手,魏国抵挡不住来势汹汹的秦兵,随后便败下阵来。为了保全国家政权,魏国只好割让15座城邑给秦国,使得秦国领土进一步得到增加。
秦惠文王重用张仪连横破合纵,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亮点。对张仪,秦惠文王求之,试之,任之,信之。在秦与列国间复杂的邦交斗争中,多次逆转危势,击溃五国灭秦之兵。继孝公用商鞅之后谱写了又一页君臣合璧华彩篇章。自此,直到秦始皇一中国,秦国用士“不唯秦人”成为不变的路线。
第三点,不采张仪策,司马错平蜀。当张仪与司马错对是否平蜀发生激烈辩论时,秦惠文王毅然任司马错领军平蜀,展现了秦惠文王审时度势,高屋建瓴的王者风范。
攻占巴蜀!采用司马错的战略攻占南方的巴蜀,使秦国拥有一个稳定的后方,而且获得巴蜀的产粮地区,确保了秦国的粮食产量——这一当时重要的战略资源!
年轻的秦惠文王,对内鼓励耕战,对外突破交困,交攻互用。虽时有险局,但交战布局错落有致。东出函谷,南下商於,西征巴蜀,北服义渠。使秦国的领土快速扩大居高临下以虎狼之势威慑诸侯国。由此可见秦惠文王的功劳大于过错。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