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秦兵不穿铠甲也敢上阵敌?长平之战于此有何联系?
众所周知,秦军除了强弩之外,其它的兵器都算是非常一般,甚至是落后于当时的时代潮流的,因为在战国时代,好多国家已经开始把铁器用于战争,而秦军还在用青铜兵器。但从秦军的战绩来看,秦军的战斗力,特别是单兵作战能力在当时是最强的。特别是秦军中的一支轻兵,特别亮眼,他们让秦军的避实袭弱,闪电突袭战术屡试不爽,最有名的战役就是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中,赵国专门设置了三道防线抵御秦军,这三道防线在初期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三年内秦赵都在进行无聊的拉锯战。自从赵括被换上场之后,白起也上场了。白起再次用到他的老战术,诱敌深入,轻兵绕道奇袭。专门派出了一支00人的轻兵,从侧面直接奔袭到赵军后方的第三道防线mdash;mdash;百里石长城。再通过层层分割包围赵军,最终赵军打败,40万俘虏被坑。大家应该注意的是,赵军士兵的战斗力并不弱,他们可是继承了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的优良传的,轻装上阵、于在马背上准确射击,胡服骑射让赵国成为一方霸主。
但是不幸的是,赵军遇到的是秦军,而秦军则是敢于拼命,把敌军人头看得什么都重要的部队。史书上是这样描述秦兵的勇敢赴死的战斗形象的:每到打仗的时候,秦兵掀掉铠甲,露出臂膀,迎着敌方白刃勇往直前,即使战友血溅当场,他们仍然冲锋不止。而山东的将士都穿着重甲,秦兵甚至打得兴起,直接扔了铠甲,光着身子冲锋。有的战士非常勇猛,左手提着人头,右手抓着俘虏去追逃跑的敌人。当时的秦兵和山东的鲁国兵起来,简直是天差地别,一个是猛将,一个是懦夫,战争的结果不言而喻。 秦兵为什么可以这么不怕死呢?最终原因应该归结到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对秦兵最大的作用就表现在严格的赏罚制度上,这个赏罚制度在秦军中贯穿始终,从新兵训练到战场表现,都有明确的规定。这些规定,为秦军培养了一支超级敢死队式的魔鬼兵团。《秦律杂抄middot; 除吏律》记载:ldquo;除士吏、发弩啬夫不如律,及发弩射不中,尉赀二甲。发弩啬夫射不中, 赀二甲,免,啬夫任之rdquo;。又云:ldquo;驾驺除四岁,不能驾御,赀教者一盾;免,赏(偿)四岁繇(徭)戍rdquo;。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秦兵在训练过程中,如果射箭或者射弩,只要不命中就要受到惩罚,一次性罚两张牛皮,牛皮在当时是非常珍贵的物品。对于不会骑士兵,则要延长他们的服役时间。而这些则只是在新兵训练方面的赏罚制度。
战场赏罚更严格,行赏的标准按照人头数来算,所以,秦兵作战,经常在战场上出现抢人头的现象,好多勇敢的人,腰上挎着许多人头,身上沾满鲜血,勇敢冲锋。一场战役结束后,战场上满是无头体,因为头都被斩了,拿去领战功去了。秦兵的加官进爵,获封土地,都是按人头数严格计算的。所以,当时在战场上,战友之间经常为了抢人头,和自己人打起来了,出现人命案的还不在少数,这和我们现在的年轻人玩游戏,经常有队友抢人头,就有人开始喷人、甚至挂机的性质差不多。由于人头太重要,好多人甚至砍下战友的人头去冒功。 因为人头携带不方便,而且影响士兵战斗力,后来改成用耳朵领战功的方法,士兵们都准备一个口袋,专门装耳朵。人头还能辨认敌我,但是耳朵就不好辨认了,所以,后来秦朝的法律在打击冒功方面非常严厉。一经发现,必处极刑。上面说的是行赏,但是对于那些违反军纪,作战怠慢的将士,秦军的惩罚也非常严酷。车、杖毙、断足、断手、割鼻等酷刑让秦兵很少去触碰法律的底线。这些能从一定程度上保证秦兵把主要精力放在死敌人方面。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