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寒门再难出贵子?上层不玩中国高考

底层人民对着邻里乡亲高喊读书无用时,一场人工智能的正悄无声息地到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换人是必然的趋势,当一批又一批ldquo;自动XX机rdquo;进入各行各业之后,对蓝领的需求将大幅降低。到那一天,那些放弃教育的底层人民,他们的出路又在哪里?下面为什么网小编和大家来看看为什么寒门再难出贵子。

为什么寒门再难出贵子?上层不玩中国高考

为什么寒门再难出贵子?上层不玩中国高考

1980年,一个农民家的孩子踏进了北大的校门,邻里乡亲都以他为荣。可他到了北京之后才发现:

1.自己没读过课外书,跟不上同学的聊天话题;

2.穿衣搭配非常土,女生找他扛包打水,理由居然是为了让自己的男朋友休息一下;

3.做个自我介绍,也被当众嘲笑,说他普通话讲得像语;

4.除了插秧是能手,他一样都拿不出手。

就是这样一名农家子弟,他创办了第一家在上市的中国教育机构,他入选了ldquo;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业领袖rdquo;,他的名字叫俞敏洪。寒门出贵子,逆境出英才,俞敏洪的人生经历书写了读书改变命运的传奇。

为什么寒门再难出贵子?上层不玩中国高考

(俞敏洪照片对)

如果俞敏洪再晚生几年会怎样?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刘云杉计1978年~2005年北大学生的家庭出身发现:

1. 80年代中后期是农家子弟用知识改变命运的黄金时代,三成以上的北大学子出自寒门;

2.90年代中期农家子弟的例开始下滑;

3.2000年之后,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仅占一成多。寒门子弟进名校的通道正变得越来越窄。

农家子弟的名额都被谁占了?

权威期刊《中国科学》于2012年刊登了一篇研究报告《无声的:北京大学与苏州大学学生来源研究(1952-2002)》。报告通过研究50年数据,得出了一个让全哗然的结论:90年代后,考上北大的精英子弟例快速攀升,这些精英只占全人口的1.7%,却有40%的北大学生诞生于这样的精英家庭。

寒门再难出贵子,精英扎堆进名校,这是马太效应的又一次胜利。为什么80年代是农家子弟的黄金年代?因为高考是1977年才恢复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太效应趋明显。

绝望的底层,高喊读书无用

前几天,有读者转给我一篇ldquo;半城rdquo;的文章,标题是《底层放弃教育,中产过度焦虑,上层不玩中国高考》。

在此之前,我早已在朋友圈刷到了这篇文章,因为标题实在太刺眼,而刺心的是,它反映的难道不就是现实吗?

作者余秀兰借中科院学博士后的一项调查得出结论:越贫穷越认同ldquo;读书无用rdquo;。

村庄贫困层认同度62.32%、农村中间层37.24%,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认同例最高,于是作者用了这样的小标题来描述底层人民对待教育的态度mdash;mdash;绝望的底层人民:干脆放弃高等教育。作者的结论对吗?

对,虽然情理难容,但却在意料之中,不信我论证给你看:

为什么寒门再难出贵子?上层不玩中国高考

论据之一:家里越穷,读书的代价越高。

2014年《经济学人》的一项报告指出:包括书本费用在内,高中三年的学费动辄数千美元mdash;mdash;这往往超过了贫困农村家庭一年的收入。

论据之二: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

2014年,瑞典隆德大学的薄家珉(Benjamin Lillerohus)的一项计报告显示:

2012年复旦大学新招收的农村学生占为10.36%,同济大学占18.98%,天津大学28.14%,吉林大学32.27%,西北师范大学59.85%,南昌大学43.68%,喀什大学(原喀什师范学院)56.98%。

就像《南方周末》2011年的一篇报道中提到的那样:ldquo;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rdquo;,这一趋势难以被逆转。

论据之三:学校越差,越难找到好工作。

当的教育起点越来越高,应届毕业生越来越多时,好工作的门槛也必然越来越高。

毕业生要面对的竞争对手,是人才市场中所有竞争同一岗位的人,所以对于三流大学的毕业生,ldquo;毕业即失业rdquo;已不再是笑话。

另一方面,无论寒门学子为上大学背了多少债,付出了多少代价,企业顶多只会表示遗憾,仅此而已。

对于底层人民而言,教育的高成本,低收益,导致了他们对教育的绝望。

海淀拼娃是怎么拼的?

为什么寒门再难出贵子?上层不玩中国高考

当ldquo;读书无用rdquo;的声音在底层益高涨时,中上层却在教育的投入上更加疯狂。

今年上半年,一篇名为《北京的无奈:海淀拼娃是怎么拼的》的文章在各路家长的朋友圈疯狂转发。

当主流媒体炮轰课外班是培养应试教育的机器时,作者透露了他孩子在辅导班的课程:

语文由北大的老师上课,孩子读的是《大学》和《春秋》,但很多内容讲的其实是历史,而且是把中国历史发生的事情与外国历史横向对,带有文化和哲学的启蒙。

英语则是新东方的名师上课,孩子从自然拼读开始,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讲英语故事。

数学则是国内985名校的毕业生授课,小学低年级的奥数就足以让文科生缴枪,但孩子学会了就会有乐趣。

作者称每天早上七点半起床,晚上八点课外班下课,赶回家还要写作业,做完作业还要看课外书,一般是儿童读物,一周读完一本,一个月读完一套,内容包括科技、历史、地理等等。

或许你会觉得这样的家长很残酷,居然把孩子逼得那么苦,说好的快乐教育呢?可更残酷的是,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孩子自己要求的。

一般控制他晚上十点要睡觉,但他经常会这个睡得晚,孩子才七岁啊!的很担心,每次都对他说你不想学了课外班就不要上了,但他总是不愿意,他有一个目标,就是能够赢了老,要有他会他老不会的内容。

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耐人寻味:成功的不是一代的积累。

更耐人寻味的是:龟兔赛跑,如果兔子拼命向前跑,会怎么样?

答案依然是马太效应。

越发达,阶层越固化

为什么寒门再难出贵子?上层不玩中国高考

《人生七年》是BBC的一部纪录片,它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英国孩子,记录了他们的人生轨迹。从7岁开始,每七年记录一次,一直到他们的56岁。

这项历时49年的研究揭露了一个残酷的事实: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阶层在代际间得到了传承。

7岁本该是个天烂漫的年纪,但不同阶层孩子已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

上流:John和Andrew就已经养成了阅读《金融时报》、《观察家》的习惯,他们明确地知道自己会上的私立高中,然后读牛津大学,再然后进入政坛。

中产阶层:男孩会拥有自己的理念,如反对种族歧视,帮助有色人种;女孩则想着长大嫁人生子。

底层:有人希望当驯马师赚钱,有人希望能有机会见到自己的,而贫民窟出生的Paul,甚至把ldquo;吃饱饭、少罚站、少被打rdquo;当成了自己的人生愿望。

49年之后,他们已是56岁。

上流:John成为了企业家并致力于慈事业,Andrew成为了律所合伙人,他们的孩子继续接受着精英教育。

中产阶层: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依然是中产,也会有个别滑落到了的底层。

底层:Paul成为了泥瓦工,Symon则成为了司机,他们生了一大堆儿女,儿女中的大部分人继续在底层出卖劳动力为生。

在一个百废待兴的,弯道超车,一夜暴富都成为可能,但一旦进入到发达又稳定的阶段,阶层的分化和固化将变得趋明显。

哈佛公开课《公平的起点是什么》中指出:ldquo;即使是努力本身,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幸运的家庭环境。rdquo;

两位罗斯福总都毕业于哈佛,ldquo;家族rdquo;四代都是耶鲁校友,小在竞选的时候甚至开玩笑说:ldquo;我继承了我父亲一半的朋友。rdquo;

上层的人脉、财富、精英意识、教育资源等等,父传子,子传孙。

而中下层的孩子,在公立学校接受了所谓的ldquo;快乐教育rdquo;后,构成了新一代的中下层。但不管怎样,发达至少能为他们提供可的生活保障。

这是稳定的另一种形态。

即将分层,你将会在第几层?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荣获2016年的雨果奖。

雨果奖是世界科幻小说的最高奖项,堪称科幻界的ldquo;诺贝尔文学奖rdquo;,可《北京折叠》与其说是科幻,不如说是披着科幻外衣的隐喻:

顶层控规则,中层高节奏工作,而底层的穷人,将连被剥削的价值都不再会有。

当底层人民对着邻里乡亲高喊读书无用时,阿尔法狗已经战胜了李世石,一场ldquo;人工智能rdquo;的正悄无声息地到来。

可以预见,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ldquo;机器换人rdquo;是必然的趋势,当一批又一批ldquo;自动XX机rdquo;进入各行各业之后,对蓝领的需求将大幅降低。到了那一天,那些放弃教育的底层人民,他们的出路又在哪里?

这是要考虑的问题。

而对于我们自己而言,更关心的问题是:这个还有打破阶层的可能吗?

有,当然有!

即便是在阶层高度固化的英国,在纪录片《人生七年》中,依然出现了一个人,他打破了阶层的天花板成功晋升精英,他就是Nicolas mdash;mdash;一个农夫的,他考上了牛津大学,然后成为了名校的教授。

十四分之一,从概率上来算,约为7%。

无有偶,全球复杂研究权威、物理学会院士巴拉巴西在《爆发》一书中提到了这样一个观点:人类行为的93%是可以预测的,而剩下的那7%无法预测的人则改变了世界。

书中没有给出7%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但至少他给了我们一个启示:

世界上永远存在这样一类人,他能够超越自己的家庭、血缘、环境,他能够挣脱时代对他的束缚,让世界另眼相看,这一类人被称为英雄。

那么问题来了:即将分层,阶层正在固化,而你,能成为英雄吗?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