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为何又叫“孙卿”?

荀子被很多人成为超越孔子的第一人。一人而异名,是古代文献中的惯例,如曹沫与曹刿、陈完与田完,皆为同一人。荀卿孙卿也如此,是对战国大儒荀子的不同称谓。为什么网告诉大家荀子为何又叫ldquo;孙卿rdquo;?

荀子为何又叫“孙卿”?

普遍观点:称孙卿为避汉宣帝刘询的讳

今本《荀子》书中对荀子的称呼已有不同,《强国》一篇中,既称ldquo;荀卿子rdquo;,也称ldquo;孙卿子rdquo;;《议兵》《儒效》《尧问》等篇,都称ldquo;孙卿rdquo;。《韩非子middot;难三》称ldquo;孙卿rdquo;,《战国策middot;楚策》称ldquo;孙子rdquo;。《史记》中提到荀子,都称ldquo;荀卿rdquo;;到了《汉书》,则一律称ldquo;孙卿rdquo;。汉代文献如《韩诗外传》《盐铁论》等,也都称ldquo;孙卿rdquo;。读者或许不免心生疑惑:荀卿为何又名孙卿?且看前人对该问题如何解答。

普遍观点是,荀子称孙卿,是为了避汉宣帝刘询的讳。司马贞《史记索隐》曰:ldquo;后亦谓之孙卿子者,避汉宣帝讳改也。rdquo;颜师古注《汉书middot;艺文志》曰:ldquo;本名荀卿,避宣帝讳,故曰孙。rdquo;然而后人此说多有怀疑。清人谢墉《荀子笺释序》曰:ldquo;汉时尚不讳嫌名,且如后汉李恂与荀淑、荀爽、荀悦、荀彧俱书本字,讵反于周时人名见诸载籍者而改称之?若然,则《左传》自荀息至荀瑶者多矣,何不改耶?且即《前汉书》任敖、公孙敖俱不避元帝之名骜也。rdquo;

汉代避讳并不严格 有ldquo;临文不讳rdquo;的传

谢墉的辩驳是令人信服的,近人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也讨论过汉代的避讳问题,认为的著作中触讳之处很多,例如汉惠帝名盈,而贾谊《陈政事疏》、邹阳《上吴王书》、韦孟《在邹诗》等皆有ldquo;盈rdquo;字。可见汉代的避讳并不严格,有ldquo;临文不讳rdquo;的传。以ldquo;孙卿rdquo;出于避讳的说法,恐怕值得商榷。

ldquo;荀rdquo;ldquo;孙rdquo;古音相近 抑或是方言发音问题

那么,荀子究竟缘何称ldquo;孙卿rdquo;呢?谢墉说:ldquo;盖lsquo;荀rsquo;音同lsquo;孙rsquo;,语遂移易,如荆轲在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rdquo;意思是荀字和孙字古音相近,故二字可通用。顾炎武《知录》亦以为是ldquo;语音之转rdquo;,近人陈垣《史讳举例》、陈柱《诸子概论》、陈直《史记新证》等俱持此说。

近人杨筠如《荀子研究》亦从语音的角度予以考辨,不过与音近相转说不同的是,杨氏认为由ldquo;荀rdquo;到ldquo;孙rdquo;乃出于方言发音的差异。荀子为赵国人,依赵国当地的方言,当读曰ldquo;荀rdquo;;后来荀子的后人流寓于齐国,慢慢沾染了齐地方言的读音,遂读为ldquo;孙rdquo;。正如齐人呼陈完为田完,ldquo;田rdquo;即ldquo;陈rdquo;的齐音。

荀卿和孙卿是两氏并称

晚清胡元仪从姓氏的角度进行辩说,认为荀卿和孙卿是两氏并称。其《郇卿别传》称,荀字本作ldquo;郇rdquo;,郇卿为周郇伯之后裔,故以郇为氏;郇伯为黄帝公孙氏之后,故又以孙为氏。郇伯是周王朝的宗室,如此说来,则荀子应当姓姬,ldquo;荀rdquo;和ldquo;孙rdquo;都是他的氏。近人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曰:ldquo;荀书《议兵》篇称孙卿子,此自著其氏也。rdquo;亦以ldquo;孙rdquo;为荀子之氏。

从ldquo;避讳说rdquo;到ldquo;音近说rdquo;、ldquo;方音说rdquo;、ldquo;两氏说rdquo;,都能言之成理、各有依据,令这桩千古学术公案显得扑朔迷离。其实不管是ldquo;荀卿rdquo;还是ldquo;孙卿rdquo;,率皆无关大义。今备载众说,聊助谈资尔耳。

今天,我们很多人记住只是因为他的性恶论,其实荀子的生态与自然见解也非常到,前人的思想我们应该多学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