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榻是怎么发展的?

nsp; nsp; 床榻是古典家具中的一种,在现代上备受人们的推崇与热爱。床与榻算是较相近,甚至容易混淆的,而床与榻概念分明,是元以后的事。从习惯上讲,床长且宽,主要是卧具,榻身窄而长,可坐可卧,所以习惯上总是床榻并称。直到六朝以后的床榻,开始打破了传习惯,出现了高足坐卧具,此时的床榻,形体都较宽大。
nsp;
nsp; nsp; 何时有床榻?现已无法确切考实,但有关床榻的文献记载却很早,如《广博物志》中就有神农氏发明床,少昊始作篑床,吕望作榻的说法。由此,也可见床与榻自从问世时就是不同的家具。《说文》曰:ldquo;床,身之安也。rdquo;《 诗middot; 小雅middot; 斯干》有ldquo;载寝之床。rdquo;很明白,床是睡觉用的,是卧具。但汉代刘熙《释名middot;床篇》云:ldquo;人所坐卧曰床。rdquo;《商君书》载:ldquo;人君处匡床之上,而天下治。rdquo;这里所说的ldquo;床rdquo;,除卧具外,还兼有坐具功能。所谓ldquo;匡床rdquo;,据说是一种仅供一人坐用的方形小床。究其功能,ldquo;匡床rdquo;应该是一种古代的榻,故《淮南子middot;栓言》言:ldquo;必有犹者,匡床社庆,弗能安也。rdquo;使用ldquo;匡床rdquo;一词的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由此推断,当时的床榻是不分的。
床榻是怎么发展的?
nsp;
nsp; nsp; 西汉后期,又出现了ldquo;榻rdquo;这个名称,是专指坐具的。《释名》说:ldquo;长狭而卑者曰榻,言其鹌榻然近地也,小者坐,主人无二,所坐也。rdquo;除古籍文字记载外,1949 年以后的考古也为我们提供了不少资料依据,例如五十年代发现的徐州矛村汉墓画像上的坐榻与辽阳棒台子汉魏墓壁画上的坐小榻等。又例如七十年代南京象山七号晋墓出土的陶榻等。它们的造型是一种低足的平台,有的还带有高围屏风,有的在屏风上还带有帐饰,且大多是供一个人坐的。榻是床的一种,除了一般的卧具矮小外,无大的差别,所以习惯上总是床榻并称三六朝以后的床榻,开始打破了传缈靦足坐卧具。此时的床榻形体都较宽大。唐宋时期的床榻大多无围子,所以又有ldquo;四面床rdquo;的说法。使用这种无围栏的床榻,一般须使用凭几或直几作为辅助家具。辽、金、元时期,多面或四面围栏床榻开始出现,做工及用材都较前代更好。到了明代、清代,这种床榻已盛行,其结构更加合理,装饰手法达到了很高的工艺水平。
nsp;
nsp; nsp; nsp;汉代以前人们是席地而坐的,并无椅凳家具,鉴于此,人们以床作坐具,并由此将ldquo;床rdquo;字延伸为椅凳的代用词。ldquo;胡床rdquo;,是汉代时从北方少数民族传入汉民族的一种折凳坐具。《稗史类编》说:ldquo;胡床,合交椅是。rdquo;《风俗通》 也云:ldquo;汉灵帝好胡服,景师作胡床,此盖其始也。rdquo;胡床虽与榻同为坐具,但已发生了本质的区别。榻源于床,人坐其上为盘足坐,或跪足坐,而胡床却是重足坐,因而在后来的岁月中,胡床便成为中国椅凳的鼻祖。另外,ldquo;床rdquo;字在汉代的指义,除卧具与坐具外,包含性很大,用具也有称床的,例如居床、欹床、册床、梳洗床、火炉床等。
床榻是怎么发展的?
nsp; nsp; nsp;床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珍贵硬质木材所制。如黄花梨、紫檀;另一类为白木材质,此类床榻或髹漆、或贴金、或镶嵌。前一类因其固有的珍稀性,在市场上动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是国际艺术品投资市场的宠物,非寻常家所能问津;而后一类则在民间流传不少,雅俗共赏。亦越来越多得到收家的青睐。
nsp;
nsp; nsp; nsp;清代床榻在康熙以前大体保留了明代的风格和特点,乾隆以后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特的清代风格。其特点是用材厚重、装饰华丽。
nsp;
nsp; nsp; nsp;作为古典中式家具,床榻非常稀缺,因此具有极高的收价值。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