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强筋健骨",物联网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与5G融合,将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的力量。
12月10,在2020全国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大会中,物联网和通信行业多名院士、专家及企业代表,共同探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以及如何利用物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传产业的数字化、化、智能化发展。
需从碎片化跨越为集成创新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截至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市场规模已达到35.8万亿。作为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整合大数据、云计算等基础算力,加速落地应用场景,从而实现从万物互联迈向万物智联。与大数据融合发展的物联网,已经成为经济发展、进步和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基础设施。
“我国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数已超过10亿,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量已突破75亿,物联网正在步入加速发展期。”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延川表示。
据了解,碎片化一直是物联网的鲜明特点。从通信协议角度来看,目前没有一家公司能够揽整个市场,芯片厂商、系厂商、云服务商等,每家公司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做硬件和平台,对一个制造型企业来说,要把不同商提供的设备全部在一个联网环境下管理起来,无论时间还是成本都要进行大量投入。
对此,中国通信学会物联网员会主任员、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主任员朱洪波认为:“发展到现在,已经基本能满足人们无处不在的信息传输和交互的需求,但当连接到万物的时候,如何按需互联,还要进一步探索。”
“目前来看,物联网发展的关键是要将应用覆盖到非智能终端,让终端能够进行交互,但现在很多技术还存在碎片化的特征,未来要解决系集成的问题,连接的系和环境必须智能化。”朱洪波表示,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物联网所蕴含的正战略意图,目前业内可能更加集中于支离破碎的技术研发,如传感器、大数据、安全、人工智能等技术,“这些技术当然也很重要,但这只是整个物联网和工业4.0时代的一个局部。我们需要有一个顶层的系性战略设计和规划。”朱洪波说。
需打破多云壁垒云网融合
“预计2025年,全球物联网总人均数超过240亿,智慧健康、智能车联、智能家居、智能环保等,将会推动物联网应用爆发式增长,大量的新产品、新业态、服务新模式将蓬勃涌现,深刻改变传产业形态和生产生活方式,引发产业、经济和发展的新浪潮,引领我们迈入万物互联的智能。”张延川说。
在5G加持下,物联网正在向智联网过渡,在这个过程中,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无缝融合,提升了物联网的作用和价值,开拓了各类新的应用场景。此外,物联网也正在成为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如何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成为众多专家学者关心的焦点。
“目前我们国家企业上云的例并不高,只有40%左右,而欧洲是70%多,则是80%。如果这个情况不能很好地解决,就会影响我们工业物联网的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认为,目前我国上云的环境尚需优化,不同公司各朵云之间还相互割,难以实现数据共享,未来要探索多云互连、云网一体。
在刘韵洁看来,企业内网是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创新的基础保证。目前我国企业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如何在不同技术层面上解决定制化问题,仍有待深入研究。
“很多企业已经能实现完全自动化生产,但企业的内部网架构却是较隔离的网,应用没有一标准。”刘韵洁认为,这需要采用新型技术优化现有生产系,实现工厂管理控制系扁平化,支持柔性灵活调整。例如利用工业无线、5G等技术建设工厂内无线,实现生产环节全覆盖。支持更灵活的生产线动态重构。实现工厂内人员、设备、物料、产品各生产要素的互联,为工厂实现个性化生产、柔性制造、协同制造以及安全巡检、设备监测、等业务应用提供基础支撑。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