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乖责罚一顿就好?3个小方法疏情志
不知何时,原本温顺乖巧的天使宝宝,突然开始和你唱反调?家有闹腾的宝宝,看看下面这几个典型行为,不知多少家长会感同身受:别问,问就是“我不”,再问就是“我就不”;动不动就发脾气,经常打人、咬人;一言不合,当街倒地撒泼;经常抢玩具,拿到就不撒手;“强迫症”,玩具不能放错位置;不听话,跟家长对着干,叫TA往东非要往西;领地意识超级强烈,自己的玩具、食物都不能让别人碰。
带娃累,带自我意识觉醒的娃更累!多少宝宝崩溃,甚至说出“工作加班带娃轻松多了”的话。
到底是谁把原本的“天使宝宝”偷偷换成了调皮捣蛋的“小恶魔”?别急,我们今天从中医情志出发,聊聊孩子的轻质呵护、行为培养问题。
可怕的两岁,孩子为什么会变成“小恶魔”?
“明明一岁的时候还是小天使,怎么一过两岁的时候就变成了小恶魔?”国外给2岁左右的幼儿叛逆期起名叫“可怕的两岁”(terrile two)。
这个时期的宝宝,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开始闹了,什么都要自己来,什么都要听我的。一有不顺心的,就要大发脾气。宝宝想,但是TA的能力还没跟上,愿望满足不了,只能通过发脾气的方式来表达。如宝宝想要自己吃饭,可是动作协调性不够,全给衣服吃了。不让他跑,硬要跑,结果结结实实摔了一跤。想要自己做却做不了,最后自己受挫,沮丧,导致发脾气。
孩子太不听话了,可以打骂吗?
“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就好。”关于“该不该打孩子”的话题,若要家长辩论,大概正反双方都势均力敌。我个人坚决反对家长厉声呵责、打骂孩子。
首先要清楚,打孩子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让孩子听话,那打了孩子之后孩子就会听话了吗?宝宝和孩子斗智斗勇屡见不鲜,如有的反应立了很多次的规矩,孩子和不过脑似的听不进,每次都气得打他手心,打完看他哭得不行又心疼,但下次错误还照犯不误;有的说,早上送孩子上,刚穿好衣服就脱掉,刚穿好鞋子就蹬掉。其实就是不肯去,想在家里看动画片。孩子他打完一顿,哭完哄完,去又一次迟到了。可以看出来,即使“打了孩子很多次”,但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孩子被打的时候,怕的可能只是你手上的“藤条”,其实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更不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如果孩子只知道怕打怕疼,却不知道自己错在哪,这打不是白挨了吗?打孩子是一种最简单最懒惰的方式,但也是最没效、副作用最大的方式。
从中医的角度讲,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所以,在2~3岁这个关键的时间段,更要呵护好孩子的情志。该给孩子立规矩吗?要立,但不是通过让孩子恐惧、愤怒、伤心难过来立。
无规矩不成方圆,该怎么给孩子立规矩?
两岁的孩子虽然以自我为中心,但不代表家长一定要满足他们所有的需求,也不能放任孩子乱来。这时候制定规矩就很重要,让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帮助孩子建立秩序感。怎么立规矩孩子才会听呢?
1.规矩要简单、具体
回想一下我们小时候,父母讲的长篇大论,我们是不是一个字也没听进去?所以,给孩子立规矩,一定要简单、直接,否则说了一大堆,孩子也听不懂。
而且定的规矩一定要是孩子力所能及的,如每天都要刷牙洗澡;每天都要九点钟睡觉;每天都要乖乖吃饭等等。
让两岁的孩子学绑鞋带,ta不会绑,懊恼自责,再被大人责骂“蠢笨”,情志就是这样被损伤的。
3岁的孩子过早地接触识字、算数、英语等小学知识,过早地给ta太大压力,我个人也是不赞同的。
2.家长要以身作则
孩子潜意识里会有对父母的崇拜和模仿心理,父母给孩子制定了规矩,自己却不遵守,也会影响到孩子。
想要孩子守规矩,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如果家长不让孩子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自己又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孩子怎么会服气?怎么会遵守规矩呢?
3.奖励?有,但不一定是物质奖励
每当孩子做对了一件事,我都希望家长能不吝于奖励——尤其是语言和肢体动作的奖励。
如何夸奖孩子,也要讲究语言的艺术。空洞的夸奖,次数多了,孩子当然会听出端倪。
心的夸奖应该是:先描述孩子进步的、正确的行为,表示你的进步我都看在眼里;再大声地予以夸赞,并给出一个不超过孩子能力范围的期许。
我不建议给孩子物质奖励,激励ta去完成一些目标或规范行为。如果孩子主动提出要求,想要某样东西作为奖励,建议家长把握好满足愿望的频率,如,孩子提出3次要求,可以满足其中1次。
孩子如同初升的太阳,虽然娇弱,但生机勃勃,有着无限的可能。孩子如何茁壮成长,主要看家长的养育方法是否妥当。其实,养孩子不是一件容易事。光是情志呵护,就有那么多需要家长注意。
资料来源:许尤佳育儿堂微信公众号
本文由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许尤佳进行科学性把关。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