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我国“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迈上新台阶

  记者4月17获悉,南开大学院士领衔完成的“钠离子电池关键电极材料与反应机制”项目,获得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一等奖。钠离子电池被科学界普遍认为极具发展前景,然而能量密度较低,循环寿命较短、倍率性能欠佳等问题,制约着钠离子电池的转化应用。院士团队十余年潜心研究,一举突破了钠离子电池关键电极材料和反应调控机制等关键核心难题,为发展高性能钠离子电池开辟了道路。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随着现代的不断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提出,调整能源结构迫在眉睫,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必然选择。

  在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过程中,电化学储能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众多的电化学储能技术中,锂离子电池已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和新能源汽车中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锂丰度低,资源分布不均匀,约70%集中在南美洲,我国80%的锂资源依赖进口,引发了人们对锂储量的普遍担忧。另外,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隐患也难以满足大规模储能的应用需求。”说。

  鉴于对原材料储量以及电池安全性、稳定性的担忧,人们努力寻找能够替代锂离子电池,可大规模应用且环境友好的下一代电化学储能技术。

  钠与锂位于同一主族,具有很多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且钠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成本低廉,另外钠离子电池快速充放电时负极不易析钠,安全性高。钠离子电池工艺、技术各方面也与锂离子电池相近,可以借鉴使用。因此,钠离子电池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下一代电化学储能技术。

  “不过,由于钠离子半径大,储钠过程材料结构变化复杂,导致钠离子传输扩散速率慢,电极材料储钠活性位点及利用率不足,电极/电解质表界面稳定性差。”介绍,这些问题造成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循环寿命与倍率性能欠佳。”

  针对上述科学难题,院士团队十余年潜心研究,提出了钠离子电池中关键电极材料的微纳结构结构设计原则,以及电压/电解液协同诱导下电化学反应机制的调控方法,构筑了超高能量锰基氧化物正极和超快钠离子输运能力的多孔微纳碳包覆聚阴离子型正极,高容量金属硫族化合物负极及原位预钠化快速可逆脱嵌钠硬碳负极,研获了基于无机-有机杂化钠盐的新型对称有机钠离子电池。这些创新工作为发展高性能钠离子电池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和实验支撑,促使钠离子电池储能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深耕基础研究的同时,院士团队积极推动科研成果向应用技术转化的进度,相关成果获多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并与天津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深圳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理士国际技术有限公司等知名电池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同时,与河北省沧州市共建南开大学-沧州渤海新区绿色化工研究院,部分钠电池关键电极材料正在进行中试放大与应用转化,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