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康熙遗诏中已经确立继承人 为什么他还是饱受争议呢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清圣祖康熙皇帝在北京畅春园驾崩,终年69岁。之后,步军领隆科多宣布康熙遗诏,其中最关键的一句就是:“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于是,皇四子胤禛即位称帝,史称雍正皇帝。
不过,雍正即位的消息却在朝野上下引起了轩然,很多人都受到此事的波及。如雍正的亲弟弟十四阿哥胤禵,原本是皇位的最有力争夺者。结果雍正登基后,将他圈禁了起来,直到后来乾隆皇帝即位后,才重获自由。雍正的母亲德妃乌雅氏则认为的皇位是从自己亲弟弟手中夺走的,所以处处没给雍正好脸色看。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心情抑郁的乌雅氏病逝于永和宫。
雍正为了稳固自己的皇位,还对当年跟他争夺过皇位的兄弟们痛下手。大哥胤禔、二哥胤礽(废太子)、三哥胤祉被圈禁至死;八弟胤禩、九弟胤禟被削除宗籍,在狱中折磨致死;十弟胤珴和上面提到过的十四弟胤禵被长期圈禁,后来雍正去世,乾隆皇帝即位后,才将自己的这两位叔叔给放了出来。
雍正之所以对兄弟们毫不留情,主要就是因为他在位期间,关于他的皇位来路不正的说法就一直不绝于耳。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雍正皇帝是奉诏即位,为什么各方还有那么大的争议呢?
其实,关键问题就出在当时隆科多宣布的那份《康熙遗诏》上面。有一种说法在民间流传的很广泛,说是遗诏中原本是写着将皇位传给十四子,但“十”字被人改成了“第”字,结果就成了皇位传给第四子了。这个说法其实经不起推敲,因为《康熙遗诏》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满文中的“十”字和“第”字完全不一样,根本没法做手脚。
《康熙遗诏》中最根本的问题并不是遗诏中的文字被人做了什么花样,而是这份遗诏并非康熙迹!也就是说不是康熙皇帝自己书写的!虽然古时候皇帝有时候在处理公文的时候,也会让人代笔,但像遗诏这样关乎国本的文件,是绝对不可能让的。
既然《康熙遗诏》不是出自康熙皇帝的迹,那么隆科多宣读的这份遗诏是哪来的呢?作为遗诏的受益人,雍正皇帝自然是最大的嫌疑对象。而隆科多既是雍正的心腹,又是雍正的舅舅,所以站在他的立场上来说,肯定支持雍正即位登基。
当然,《康熙遗诏》虽然并非康熙迹,但也不能因此就推断说雍正皇帝是篡位的。因为在康熙去世前,雍正已基本掌控了清朝的中枢系,甚至是远在西北打仗的十四阿哥手中的军队,其后勤保障也完全受制于雍正。因此,从政权平稳过渡的角度来看,让皇四子胤禛即位登基,似乎是康熙皇帝在临终前能做出的唯一选择。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