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已“成年” 踏入要过消费体验关

  连续7年被提及,今年工作报告找不到“新能源汽车”了,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前端的引导和扶持基本已达预定目标,新能源汽车发展将从“造车”的初级阶段进入市场锤炼的新层面。

  就像人成年后总要踏入,在不少于10年的政策扶持与呵护下,各路造车势力将一辆辆一代代新车推向市场,中国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最高的国家,新能源汽车也已成年。

  汽车行业新时代前景愈发清晰,新能源汽车消费趋势不可逆转。如果说,我们用政策补贴出了一个消费者买得起的新能源汽车良好开局,让消费者用得放心的问题还摆在那里等待解决。

  如,好用且密集的充电桩。这个问题已经喋喋不休了很多年。

  欧洲市场去年纯电车销量140万,超过中国,其密集的充电桩功不可没。

  不可否认,除了政策的扶持,欧洲市场国土面积小,通行半径短,充电桩部署难度低。同时,纯电车的续航里程普遍不高,不像中国,车辆续航里程不够500公里都不好意思拿出来见人。

  不能否认,过去几年我国在充电桩建设数量、选址优化、充电功率有效提升等方面成效显著,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新能源汽车行驶里程不足、充电难、充电慢等“卡脖子”问题。但是,充电桩使用程度低的问题到了引起重视的时候了。

  举个小例子,虽然众多公司积极部署充电桩,但不仅缴费方式不同,使用方式也有差异,消费者如果看到一个充电桩就能充电,可能要下载十多个App。

  因此,在继续“加密”充电桩的同时,重建不重养护、服务差等现象更有待改。

  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就是配套设施不完,充电桩不足首当其冲,虽然“换电模式”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消费者的里程焦虑,但标准不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高导致盈利困难等也是问题一堆。

  当“造车”已不成问题,消费短板越发明显,使用痛点不缓解,释放消费潜力便无从谈起。

  “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取消对二手车交易不合理,增加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今年工作报告中短短一句话,指向了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息息相关的纵深结构,传达出疏通汽车消费后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瓶颈,提升消费者选购新能源车信心的关键信息。

  新能源汽车私人购置重上升,意味着消费者上场。优化使用环境的考验不“造车”难度低。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