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四句是哪四句 简单又让人深刻的四句话
说到,可能现在很多年轻人对他并不熟悉,他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军事家,也是在影响着很多人,他的心学也是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下面一起来看看王阳明心学四句。
四句话当然是他的四句教了:“无无恶心之体,有有恶意之动,知知恶是良知,为去恶是格物。”
这四句话很简单,又很深刻。有个故事完美的阐述了这四句话,有位老农穷的吃不上饭了,找到王阳明卖地,王阳明看他可怜,不心买他的地,就先借钱给他。后来王阳明游玩时,看到一块宝地,他说:“这块地的太了。”他的告诉他,本来老农要卖的就是这块地,王阳明后悔了,但他又说:“我怎么会生出‘后悔’的想法呢?”于是他闭目冥想,过了一会,睁开眼说:“刚才的私欲已经被我克掉,我的心情又回归愉悦了。”
当王阳明没有看到那块地时,他的心没有动,是“无无恶心之体”,看到地之后,生出了“宝地”的想法,这是“有有恶意之动”,当他发现自己有后悔的念头又感到羞愧时,是“知知恶是良知”,最后克服了私欲,心情复归于平静愉悦是“为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认为所谓的“格物致知”,不是朱熹所讲的格天下物,知天下理,而是格私欲,致良知。不管你学习什么,天文也,地理也罢,造,飞机大炮也无所谓,最重要的事情是“致良知”,如果你学习知识,是为了放火,那就是良知泯没,若是为了造福一方,那才是正的光明了良知。
有较的朋友可能会问,什么是“心”?什么是“意”?什么是“良知”?王阳明这一套理论是不是在玩概念?既然心无无恶,为何意又有有恶?1527年,王阳明的两位对此有过争辩,这次争辩也导致了阳明心学的分化。他的钱德洪认为四句教是绝对正确的,心就是无无恶,意就是有有恶,但王汝中认为意由心生,心无无恶,那么意理所应当无无恶,那么良知就无用武之地了,更不需要为去恶了啊,所以这四句话本来就是矛盾重重的混沌语。他们两人争执不下,找到王阳明评理,王阳明说:“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都偏于一端,对于资质高、悟性强的人,你只需告诉他‘无无恶心之体,知知恶是良知’就,对于脑子不那么灵光的人,你只需告诉他‘有有恶意之动,为去恶是格物’就。”这场争辩被称为“天泉证道”。
大家知道王阳明心学四句是哪四句了吧,王阳明的这四句话对后人的影响非常大,直到今天,还是有很多人在研究王阳明的心学,大家是不是觉得非常厉害呢?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待王阳明的这四句呢?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