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为什么被称为“鼻祖”?
• 生活
nsp; nsp;要解释ldquo;鼻祖rdquo;的来历,首先还得从ldquo;鼻rdquo;字说起。ldquo;鼻rdquo;的本字是ldquo;自rdquo;。在上古时代,ldquo;自rdquo;就是鼻子的意思。在甲骨文和金文中,ldquo;自rdquo;的写法都很像人的鼻子的模样,那时候,ldquo;自rdquo;的读音和ldquo;鼻rdquo;的读音是一样的,所以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ldquo;自,读若鼻。rdquo;
nsp; nsp;应该说,ldquo;自rdquo;的本义就是鼻子,人们在说到自己的时候常常指着自己的鼻子,因此ldquo;自rdquo;又有了ldquo;自己rdquo; 的意思,成了第一人称代词。ldquo;自rdquo;的这个意思后来被广泛运用,结果反而不方便指它的本义mdash;mdash;鼻子了。因此人们另外造了一个形声字:在ldquo;自rdquo;之下加了一个声符ldquo;畀rdquo;,形成了一个新字ldquo;鼻rdquo;,从此,ldquo;自rdquo;和ldquo;鼻rdquo;就有了分工,各指各的意思。因为ldquo;自rdquo;的引申义有ldquo;从rdquo;的意思,再引申为ldquo;开始rdquo;的意思,所以ldquo;鼻 rdquo;也继承了创始、开始的意思。《汉制考middot;说文》里有ldquo;今以始生子为鼻子rdquo;的说法,意思是把第一个出生的称为ldquo;鼻子rdquo;,用的就是ldquo;初始rdquo;的意思。因此,最早的祖先、创始人就被称为ldquo;鼻祖rdquo;。
nsp;
nsp; nsp;为了宣泄对某人的愤怒不满之情,常会骂ldquo;不要脸rdquo;,意思是说这人不顾颜面,不知羞耻。但却不会骂ldquo;不要面rdquo;,这是为什么呢?这主要是因为书面语和口语的不同。ldquo;面rdquo;属于书面用语,多用于文学作品之中,相对而言,ldquo;脸rdquo;是口语,时常出现在口头对话之中。如我们在常对话中会说洗脸、擦脸,却很少说洗面、擦面。俗语说某人脸城墙还厚,如果说成面城墙还厚,便失去了口语生动活泼的效果。口语所要表达的意思,也可在书面中采用文学化的语言表达:如不要脸在文学作品中,可以说成不顾颜面;洗脸亦可说成净面等等。另外,ldquo;不要脸rdquo;在发音上掷地有声,铿锵有力,ldquo;不要面rdquo;硬朗得多。
nsp; nsp;其实,脸最早并不完全是口头用语。明代之前的ldquo;脸rdquo;和ldquo;面rdquo;都是书面用语,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如唐代诗人岑参有诗:ldquo;岸花仍自羞红脸rdquo;,李清照词云:ldquo;香脸半开娇旖旎rdquo;,白居易ldquo;犹抱琵琶半遮面rdquo;以及崔护ldquo;人面桃花相映红rdquo;都将脸、面用进了文学词句。后世才逐渐有了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
nsp; nsp;脸和面现在的意思差不多,但在以前的意思却是有差异的。脸是晚出的字,大约是魏晋以后才产生的,最初的意思就是颊,常常指妇女目下颊上可以施粉的部位。如白居易的《昭君怨》ldquo;眉销残黛脸销红rdquo;,指的就是这个部位。除此之外,ldquo;脸rdquo;在古代还有ldquo;睑rdquo;的意思,也就是眼皮。南朝梁武帝《代苏属国妇》诗:ldquo;帛上看未终,脸下泪如丝。rdquo;这里的ldquo;脸rdquo;就指眼皮。而面的范围要脸大,包括整个头的前部,脸只是面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演进,脸的语义逐渐扩大,跟面的意思基本一致了。
nsp; nsp;小孩子喜欢钩手指发誓,他们常常钩着手指,同时一本正经地念道:ldquo;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rdquo;郑重其事地表示信守诺言,说话算数。情侣间耳鬓厮磨,浪漫之余,也喜欢钩着手指说一番山盟海誓,以见证忠贞不渝的感情。
nsp; nsp;这种钩手指发誓的来历并没有确切可信的资料,以至有人以为,钩手指是从西方引进的,源于西方一个男女双方钩手指所引发的爱情传说。这个说法看似确凿,却因为缺少事实依据而很难使人完全信服。
nsp; nsp;推敲钩手指的来历,可能与手指的作用有关。指,具有ldquo;旨rdquo;的含义,代表着个人的内心想法和意旨,手指相钩就有交流内心想法的意味。再加上国人有指天为誓的发誓形式,所以ldquo;指rdquo;便在盟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盟誓中,手指既要郑重其事地签名画押,有时还要割破手指,歃血为盟。有鉴于此,人们便简单地以钩手指表示约誓,同时借手指沟通表达互相心意的认可,有时还将两人的大拇指相摩击当作盖章签名并以此为证。
nsp;
nsp; nsp;大家都知道手的第二个指头叫ldquo;食指rdquo;,这和拇指、小指、中指的命名似乎有些区别,与食指的大小、位置无关,却从字面上看来与食物有关,这是为什么呢?
nsp; nsp;其实,食指最早还的和吃有关,但可不是吃手指的意思。古人习惯用这个指头试探汤水、食物的冷热、味道,然后放到嘴里吮一下,古人这样做并不奇怪,因为上古时代的人们可是用手直接抓起东西来吃的,因此,古人专门将这个手指称作食指。之所以选择食指来做这个工作,也许是因为相对于手指来说,食指较为灵活,尝起食物来非常方便的缘故吧。
nsp; nsp;说起食指,还有段有趣的故事。春秋时期,郑国贵戚子公(公子宋的字)的食指每次若有跳动,第二天必尝异味。他出使晋国,食指大动,便吃到了石花鱼;出使楚国,食指大动,就吃到了天鹅肉;后来吃到合欢橘之前,也是食指大动,屡试不爽。依此看来,食指与食物之间还是有着深厚的渊源。
nsp; nsp;常说某人荷包鼓了,是指钱袋满了(发财)的意思,荷包的这种意思与其功能有关。
nsp; nsp;荷包,是指佩于腰间的一些囊、带或装饰小品,原来是宫廷贵族佩戴的饰物。因其色泽艳丽,加上刺绣精致美丽,博得了人们的喜爱。一件精美的荷包,从形式、纹样、绣工到配线、布色,都经过了精心构思、精心施艺,倾注了制作者的情感和心血。后来荷包还成为身份、荣耀的标志,清代皇帝曾以绣荷包为奖品颁赐群臣、侍从,以示恩宠。
nsp; nsp;随着民间刺绣艺术的发展,荷包逐步向民间普及,主要功能是在喜庆之时作为礼品馈赠亲朋好友,或是男女之间的定情信物,再者就是敬献以表虔诚之心。
nsp; nsp;荷包不仅是艺术品,还具有实用功能。主要是盛储随身使用的小物件和香料。根据内盛物的不同,演变出了很多种荷包,如钱荷包、香荷包(又称香囊或香筒子)、针线荷包、烟荷包、扇袋、眼镜袋、扳指儿袋、钥匙袋、手帕袋及刺绣佩饰等。钱荷包的功能跟现在的钱包很类似,因此用荷包很鼓来喻有钱是很贴切的。
nsp; nsp;《楚辞middot;招魂》有句云:ldquo;菎蔽(用于六簙棋的竹制)象棋,有六簙些。rdquo;这大概是ldquo;象棋rdquo;一语最早的记载。但这里的象棋是指用象牙做的六簙棋棋子,与现在所说的象棋并不是一回事。
nsp; nsp;象棋的发明,可能是在南北朝。北周武帝宇文邕著有《象经》一书。他很得意自己的这部著作,因此招来百官,亲自给他们讲解,并命人作注。可惜这部书早已失传。从时人和后人的记述中,我们可以约略窥知它是一部讲棋道的书,《隋书middot;经籍志》中将它列于兵书类,和《棋势》、《杂博戏》等书并列,也可以证明这点。明朝正德、嘉靖年间的学者杨慎在《丹铅总录》中说:ldquo;周武帝《象经》有月星辰之象。rdquo;也就是说,ldquo;象戏rdquo;是取象于月星辰的。那么,它是如何演化成后世的象棋的呢?
nsp; nsp;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这是印度人加工的结果。他认为,北朝象戏有象征月的棋子,也有类似中国象棋ldquo; 将rdquo;、ldquo;帅rdquo;的棋子;五代、北宋出现的ldquo;炮rdquo;,他认为最初是表示飘忽不定的彗星的棋子。这种棋戏传入印度后,在约7世纪时(中国初唐时期)演变成战争游戏;ldquo;象rdquo;、ldquo;马rdquo;、ldquo;车rdquo;、ldquo;兵rdquo;四种棋子,是当时印度军队的组成部分。经过印度人改造的象棋一面传回中国,一面经波斯、传入欧洲,衍生出中国和西方两大象棋体系。
nsp; nsp;唐代象棋,已经接近现代象棋的形态;到了北宋,规制多变;南宋以后,逐渐定型,此时的象棋已离最初的月星辰之象越来越远。但是,印度、和欧洲人似乎没有忘记它的天文学含义,都把象棋用于占星术。13世纪的一首拉丁诗,曾把星相符号赋予国际象棋的每一个子。虽然两个象棋体系在后世的发展中有了很多差异,但其同出一源的标志还是很明显的:兵进不退、马走、象斜行、将帅或王一步一格等等都是它们的共同点。可以说,国际象棋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它凝聚了人类共同的智慧。
nsp; nsp;一双筷子妙用无,很能表现中国文化以简御繁、以少御多的个性。但上古时人并不用它吃饭。《礼记middot;曲礼上》讲到请客吃饭时,说:ldquo;共饭不泽手。rdquo;ldquo;泽手rdquo;,就是双手摩擦发热而出汗的意思。这怎么讲呢?唐代经学孔颖达的注解是:ldquo;古之礼,饭不用箸(筷子),但(只)用手,既与人共饭,手宜絜(洁)净,不得临时始捼莎(两手相搓)手乃食,恐为人秽也。rdquo;原来上古时的中国人和现代的人一样,是吃ldquo;手抓饭rdquo;的,并不是使用筷子作为餐具的。吃手抓饭,使古人养成了饭前洗手的习惯。《管子middot;职》说:ldquo;先生将食,馔馈,摄衽(衣袖)盥(洗手)漱,跪坐而馈。rdquo;意思是:先生要吃饭了,要准备好食物,然后洗手漱口,跪坐着吃。《左传middot;昭公二十年》也记载说:ldquo;华亥(宋国大夫)与其妻,必盥而食。rdquo;
nsp; nsp;生活中,我们常常把某人对他人谄媚奉承的行为称为ldquo;拍马屁rdquo;。关于ldquo;拍马屁rdquo;的来历,还有几种有趣的说法,都与蒙古人的习俗有关。一是说蒙古人有个习惯,当两人牵马相遇时,应该在对方屁股上轻拍一下,以表示尊敬。二是当蒙古族好骑手遇到难以驯服的烈性马时,就会拍拍屁股,这样会使马感到舒服,骑手即可乘机跃身上马。三是蒙古人爱马。如果马肥壮结实,两股必然隆起,所以见到骏马,蒙古人总喜欢拍着马屁股称赞一番。由此可见,这个词语本来并无贬义。然而,这些礼节和习俗成了趋炎附势者谄媚奉承的方式。当他们看到权贵策马而来时,不管其马优劣如何,都会争着拍马屁股恭维一番。因此后世就视ldquo;拍马屁rdquo;为巴结讨好、阿谀奉承的同义词,贬义色彩甚浓。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