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化的珊瑚有望在温暖水域中“康复”
• 科普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前发表的一项最新生态学研究称,珊瑚与共生藻类的关系可以帮助白化珊瑚在持续温暖的水域中恢复过来,但只有在当地没有强烈的人类干扰的情况下才可以实现。该研究可能对管理珊瑚和预测它们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反应产生影响。
气候变化造成的海洋热浪越来越频繁,对世界上的珊瑚礁构成了严重威胁。气候变暖会使珊瑚将生活在其组织内提供营养的共生藻类排出,这将导致珊瑚白化,使珊瑚更容易受到饥饿、疾病和死亡的影响。虽然有些藻类能让珊瑚更耐高温,但有一些研究表明,白化珊瑚需要水温恢复正常后,才能重新获得藻类并恢复。
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研究人员朱里亚·鲍姆及其同事,在2015—2016年海洋热浪期间研究了太平洋基里蒂马蒂环礁的珊瑚。该环礁受到的人类干扰呈现出一定的梯度:一端是村庄和基础设施,另一端则几乎没有人类干扰。热浪来临前,环礁“受干扰”一端的珊瑚寄居着耐高温的藻类,而受干扰较少地区的珊瑚则含有对热敏感的共生藻类。
研究团队发现,热浪持续两个月后,以耐热藻类为主的珊瑚如预期的那样,白化的可能性较小;一些含有对热敏感藻类的珊瑚白化了,但在海水仍然温暖的时候又意外地恢复了。这种效果以前未曾有记录,而且只在没有强烈本地干扰的地区才能观察到,这似乎是因为珊瑚将热敏藻类排出,以更耐高温的物种取而代之。
该研究表明,珊瑚可能有多种途径在长期热浪中生存下来,它们有可能抵御白化或从白化中恢复过来,这些途径受其共生关系的影响。测试这些途径如何受到珊瑚—共生体组合和人类干扰模式的影响,有助于在未来的长期热浪中管理珊瑚礁。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