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能源大数据中心:打造创新绿色发展生态圈

  在海拔3300米的海南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太阳能生态发电园区,密集的光伏板汇聚成一片浩瀚的蓝色“光伏海”,向外界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清洁电能。

  为这片“海洋”赋能的是由青海绿能数据公司建设的青海省能源大数据中心。该中心能够让远在千里之外的能源数据发挥出巨大能量,形成推动能源转型升级的全新动能,全面支撑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

  数字化助力清洁能源发展

  “只需轻轻一点,电站逆变器汇流箱内各条支路的电压及电流信息就可以全部清晰显示出来,大数据的快捷高效让人惊叹。”在青海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创新园区,青海水利水电集团集控中心负责人介绍,他们正在利用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的集中监控业务开展光伏电站巡视,远程监视控制电站具体设备。在大数据创新平台的支撑下,目前该集团已实现8座新能源电站的“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进入集团化无人值班模式。

  “入驻大数据中心并接入平台后,省内光伏发电企业每座电站每年可节约基建运维成本80.8万元,减少人员成本约40%,这为新能源企业降本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青海绿能数据公司市场运营中心经理王有虎说。

  截至目前,该平台累计接入我省13家发电企业、177座清洁能源电站,装机容量达5111.4兆瓦。隶属于大唐、三峡、鲁能、绿电等6家新能源企业的31座电站实现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运行模式。与此同时,平台以源网规划、网源协调等新技术,推动新能源电站调度模式转变,在规划建设、交易计划等环节全方位促进新能源并网及消纳,全方位促进新能源发展。

  构建能源全产业生态圈

  不久前,青海绿能数据公司技术人员组织金风科技、国能新等4家集率预测服务提供企业,开展每月一次的预测准确度对分析,力争通过良性竞争机制提升服务水平。

  “平台制定了一的数据通道、数据标准和服务标准,通过市场化机制引入多家功率预测服务提供商,面向用户提供高精准预测服务。此举打破了传功率预测单一、固定的服务模式,新能源场站可自由选择、灵活定制适合自己的功率预测服务。”青海绿能数据公司产品研发中心副经理金金说,平台秉承“开放共享nsp;共生共赢”的理念,以开放的态度吸引各大服务商,营造了良性竞争、相互激励的生态模式,在促进整个功率预测服务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为新能源消纳能力提供精准评估,全面促进新能源消纳。

  这是青海绿能数据公司积极构建能源新生态的重要举措之一。目前,该公司通过市场化手段,已经吸引了国内外13个研发团队,有39家企业入驻平台。平台汇集能源生产、传输、转换、消费等各类数据,通过打造开放的平台能力,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服务、应用服务,吸引、培育、支撑第三方研发团队挖掘数据价值,构建创新的应用和服务模式。

  同时,平台还发挥各方优势,通过数据的流动和循环推动价值的传递和创造,催生新业务、新业态、新模式,为包括、发电企业、电网公司、能源企业、装备制造企业、金融服务企业等在内的能源产业链上各方提供25类、47项应用服务,实现新能源电站集控监控、集率预测、生产管理、电站设备健康管理、清洁供暖、工业设备故障诊断等业务,初步构建起能源互联网生态圈,让产业链各方共享发展成果,形成相互促进、双向迭代的良性生态。

  推动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

  海东市互助县金圆水泥厂负责人演示了这样一幕。他通过手机接收到一条水泥厂设备运行工况信息,随后轻轻一点屏幕,便开始详细查看水泥厂旋转设备的在线状态监测和健康度分析。

  这一功能的实现得益于青海绿能数据公司面向工业企业开发的生产线设备故障诊断业务。在使用该业务的一年时间里,金圆水泥厂节约了近120万元的设备维修成本,还避免了因设备故障造成的连带损失约140万元。

  为充分释放大数据价值,近年来,绿能数据公司围绕工业企业提质增效、节能降耗,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推动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他们建成了青海省内首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技术,释放数据价值,打造全息感知、开放共享、融合创新的工业生态体系;在电源侧实现新能源电站智能维修和集团化运行管理,降低企业投资、运维、建设专业门槛,促进新能源产业全面优化升级;在负荷侧细化优质服务“颗粒度”,提供更精准的增值服务,为企业生产与运营管理智能决策和深度优化奠定基础,推动传产业数字化、化、智能化转型,实现大数据应用服务从电力行业向能源全行业、全领域、全链条拓展,形成融合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生态。

  据《经济报》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