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起航 逐梦九天——写在第六个中国航天
4月24,是第六个中国航天。
探月、高分、北斗等航天领域国家重大专项收官,火星探测、小行星探测、探月工程四期、空间站建设等任务扬帆起航……中国航天梦想的种子不断播撒,航天精神接续传承,未来还有更多进展值得期待。
逐梦不停:中国航天梦想的种子不断播撒nsp;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建成并开通,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火星捕获、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环绕火星成功……飞天揽月、遨游太空,过去一年,中国航天事业再次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航天发展备受关注。
随着每一年中国航天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国航天梦想的种子不断播撒。中国航天不仅成为航天人的节,更是公众每年一次与航天近距离接触、互动式交流的嘉年华。
今年航天,一大批航天展馆、航天设施、实验室、车间等集中向公众和大中小学生开放;一批院士专家走进校园,为青少年进行科普宣讲;以“新起点、新征程、新愿景”为主题的2021年中国航天大会精彩纷呈……
在今年的中国航天主场活动举办地江苏省南京市,中国航天科普宣传周暨“航天放飞中国梦”科普活动火热开展,特别是月球样品实物及嫦娥五号返回舱、降落伞等实物首次在京外展出,吸引着广大航天爱好者的目光。
国家航天局系工程司副司长吕波表示,中国航天已成为普及航天知识、激励科学探索、培植创新文化的重要平台,成为传承航天精神、凝聚强大力量的重要纽带,成为公众和世界了解中国航天的一个窗口。
自强不息:一部科技自立自强创新史nsp;
苍松翠柏,绿树成荫。在航天二院老图书馆前,一座特别的雕像在第六个中国航天来临之际正式落成,这是航天二院第一任院长王诤的雕像。
雕像栩栩如生、平视远方,体现了这位航天事业重要开拓者的精神和气质,表达了对老一代航天人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王诤着“一部半”电台,开辟了我国无线电和技侦事业。航天事业初创时,王诤任第五研究院副院长兼二分院院长,为航天事业发展呕心沥血。他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科研生产上,坚持精打细算、自主;他废寝忘食,不辞劳苦地一次次下基层调查研究,现场解决问题。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史。”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组副陈国瑛表示,我们缅怀王诤同志就是要继承和弘扬老一辈航天人的崇高精神,从史、航天史中汲取精神滋养,为推进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汇聚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
65年来,一代代航天人自强不息、接续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航天发展道路,建立了航天科研生产体系和系工程管理体制,造就了一支素质优良技术精湛的人才队伍,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和文化。
“回望奋斗历程,中国航天发展其实没有奥秘,就是一个‘干’字。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怀揣‘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航天报国坚定信念,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来自航天二院二十五所的青年设计师周宇旋说。
“2021年,中国航天将实施多项重大工程任务,创新探索前所未有,风险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将弘扬践行‘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探月精神,继续追天揽月的梦想征程,携手共筑和平美好太空。”吕波说。
探索不止:中国航天还有更多期待nsp;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年之际,我国航天器将首次飞抵距地100个天文单位,也就是抵达150亿公里左右的太阳系边际开展科学探测和在轨试验。”
不久前,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科学家正在论证2049年飞抵距地球100个天文单位的工程实施方案,也就是第一种定义下的太阳系边际,到150亿公里左右的太阳风和宇宙风交汇平衡点,开展空间科学探测和有关科学试验。
“这将是人类首次进行这种探测,如果成功实施,将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也是对人类的贡献。”吴伟仁表示:“中国航天有实力实现这一目标。”
航天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航天局发布的信息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大力推进航天产业发展,制定航天发展规划,发布新版中国航天,将继续实施重点科技项目。
今年春节期间,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现了火星环绕探测,五月将择机实施火星着陆探测。后续,我国还将继续论证实施探月工程四期、小行星巡视等星际探测,重型运载火箭和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等。
“我们还将继续完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体系,为和平利用太空、探索宇宙奥秘、增进人类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吕波说。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