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流变暖,海洋底栖生物“迷路”了
• 科普
据《科学》近报道,来自加拿大罗格斯大学的海蒂·福克斯,对海洋底栖生物产及其幼体在大西洋随洋流沿岸漂流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洋流变暖正导致底栖生物向不适于生存的地方分布。福克斯表示,“它们明显去了错误的方向”。
底栖生物,即栖息于海洋或内陆水域底部的生物,是水生生物中的一个重要生态类型。几年前,福克斯注意到一种海螺的数量在几十年里大幅减少,另一种则在外架消失。在同片海域的底栖生物中,她也发现了类似的奇怪现象:一些寒冷水域的物种正往南,从深水区向浅水区转移,整体来看分布范围正在缩小,且新栖息地较之前温度更高、更危险。
深入探究之后,她发现底栖生物通常在海水达到一定温度时排,在大西洋中部,这个时间段通常为晚春到初夏。而近几十年里,海水温度平均升高2℃,使得海洋更早达到温度阈值,底栖生物排的时间也因此提前约一个月。沿架洋流流速在早春时期加快,随后又有所放缓,如果底栖生物排时间过早,其幼体则可能沿岸漂移过远。
随后,科学家扩大研究的物种范围,从公共数据库中收集了50个物种的数据并绘制出它们排时间、地点的分布图,补充添加了几十年来不同地区温度变化的信息,并最终根据排时间对幼体转移的影响,得出物种分布的长期变化。(实习生高行健)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