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经典都讲什么?
• 生活
nsp; nsp; 唐僧去西天取经未来解救世人,求大慈大悲的给佛经以供世人研读,那么佛经中到底是讲得什么?为什么佛经可以普众生?
nsp; nsp; 简单的说,所讲的不外乎告诉我们作人作事的道理,和了脱生死的方法。
nsp; nsp; 简单的说,所讲的不外乎告诉我们作人作事的道理,和了脱生死的方法。
nsp;
nsp; nsp; 根据解密深经说,佛所说的教言,分为三个时期,当佛成道初期,一切外道凡夫,认为lsquo;我rsquo;是实有的,因此而起惑造业,轮回生死,佛为了破除外凡的妄执,即说阿含经的教理,使其了解lsquo;我rsquo;是五蕴(色、受、想、行、识)和合缘生的假相,是空的,而存在的是五蕴。这是属于第一期的小乘有教,亦即所谓我空法有教。
nsp; nsp; 但二乘行人,虽了解我空,却又妄执诸法实有,因此佛又说般若经,以缘生性空之理,破其法执,是为lsquo;我法二空论rsquo;,属第二期的万法皆空教。但佛说空教,是为了破法执,如果执空,岂不是无烦恼可断,无佛道可成,落入断灭的顽空吗?执有是病,执空(顽空)也是病,所以佛又说解深密经,阐明心(心)有境空的中道义理,是为第三期的中道了义教。
nsp;
nsp; nsp; 我们读经也不能执著,固然空教、有教都是佛说的,但是执空、执有,也并不是不对,而是不究竟。因为说空说有,都是方便,中道才是究竟的佛法。譬如说,婴儿吃(我执),做父母的为了要使他断(破执),就买饼干给他吃(空教),但是长期的吃饼干(法执)也不好,必须慢慢的训练他吃饭(中道),才是正常的生活方式。
nsp;
nsp; nsp; 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中道,所谓中道,是不住空有,离较量,绝分别的理中,否则,就不是中道了。金刚经云:lsquo;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rsquo;因此也可以说lsquo;说中道,则非中道,是名中道。rsquo;这是我对中道肤浅的认识。
nsp;
nsp; nsp; 因为我最喜欢lsquo;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rsquo;这三句,所以就把它列为公式:lsquo;所谓什么则非什么,是名什么。rsquo;好说,所谓女孩,则非女孩,是名女孩。因为长大后,要做家庭主妇,因此改为所谓主妇,则非主妇,是名主妇。到了老年时,就说所谓老人,则非老人,是名老人。最后死了,又可以说,所谓死人,则非死人,是名死人。四大分离,它又随业受报去了。我认为每个人若是能利用这个公式去认识宇宙万有,只要能行得彻底,就不会做万有的奴隶。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