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 强筋壮骨
位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的展华电子自今年7月投产以来,一直满负荷生产。该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5G、数字电视、电动汽车、智能穿戴等产业,国内并远销海外市场。图为12月22,工作人员在生产车间忙碌。
许丛军摄(人民视觉)
前,河南洛阳中信重工出口欧洲塞尔维亚的矿物磨机、铜冶炼设备等特大型高端核心成套装备,进行试车并交付客户。此次交付装备将用于中国在塞尔维亚最大投资项目上,代表了目前国际高端矿业装备的先进水平。图为半自磨机试车现场。
黄政伟摄(人民视觉)
增强产业链链自主可控能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强国、数字中国……《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十四五”时期,如何确保产业链链安全稳定,建设制造强国和强国?在12月24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有关情况。
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指出,中国制造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能力不断增强,已成为世界上工业体系、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国家;但总体看,产业基础薄弱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面向“十四五”,怎样提升产业链、链现代化水平?工信部副部长王志军介绍,工信部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锻造长板。提升传产业链,加大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化发展。
补齐短板。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在重点领域布局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完国内链体系,推动产业链、链多元化。
发挥优质企业作用。落实好各项惠企、稳企政策;培养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在产业链的重要节点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在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工信部规划司司长卢山介绍,工信部将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做好外部政策和环境的培育。“预计在‘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将保持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在中国高质量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卢山说。
推动5G发展应用
一年来,工信部大力推动5G发展应用,加快5G建设,取得较好效果。
今年新增5G基站约58万个,推动共建共享5G基站33万个,全国5G终端连接数超2亿个……1-11月,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达1.44亿部,上市手机新机型累计199款,分别占所有手机的51.4%和47.7%。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介绍,工信部将进一步推动5G实现建设好、应用好、发展好的良好生态:
——建设好。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扎实推动5G建设,在5G达到一定规模的基础上,由规模建设、广泛覆盖向按需建设、深度覆盖推进,紧贴不同场景需求,打造高质量的5G。
——应用好。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行业应用企业、集成开发企业、解决方案提供商要深化协同,共同推动5G与制造、能源、交通、农业等实体经济各个领域的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传产业数字化、化、智能化转型。
——发展好。强化技术创新,持续推进5G技术研发试验,加快切片、边缘计算、芯片模组、仪器仪表等技术产品成熟,增强产业基础支撑能力;加大毫米波试验力度,促进毫米波产品成熟。加快R16标准的成熟应用。
“要结合地方经济和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对5G应用的总结、推广和探索创新,形成‘以建促用、以用促建’的良性发展模式。”闻库说。
构建新发展格局
王志军指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是供需矛盾的焦点所在,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工业和信息化系要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落实扩大内需战略。扩大信息消费和智能家电、智能终端等新型消费,大力发展适应消费升级的新型消费品,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扩大制造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加快推动制造业迈向价值链的中高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加共性技术的供给,推进产业基础再造,解决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加快传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提升产业链链的现代化水平。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吸引国内高端产业配套环节和先进要素在国内集聚发展,布局建设一批制造业高水平对外合作平台,抓好一批重大外资项目的落地。以“”为重点,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产业链互补合作,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链的合作体系。
“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系将深入开展产业链链强链补链行动,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工程,抓好优质企业的梯度培育,增强产业链链自主可控能力,加快推动数字化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工业和信息化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王志军说。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