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这样教人体解剖学的老师,有时候是涕泪交加,斯文扫地

  上课时,老师流着眼泪鼻涕教,学生也是流着眼泪学。

  棕熊背部能看到非常厚的一块脂肪,很多观众看到这块脂肪都会“哇”地一声——我们把这叫做“掉下巴效应”。

  2020年10月24,“我是科学家”第27期演讲现场,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生命奥秘博物馆创始人隋鸿锦,带来演讲《人体标本旁,有人签下了人生第一份不吸烟合同》。

  以下为隋鸿锦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是隋鸿锦,来自大连医科大学。

  今天之后,大家恐怕很难记住我的名字,但是一定会记住我的职业——因为我是一个人体解剖学老师。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大家觉得人体解剖学有一种神秘感,很多人对这个行业非常好奇,所以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人体解剖学。

  我经常说:从事人体解剖学的老师,有的时候是斯文扫地。

  为什么?

  因为我们工作时的形象,的有点一言难尽:上课时,老师时常要流着眼泪鼻涕教,学生也是流着眼泪学。如果手上戴着手套,不方便擤鼻涕,那叫鼻涕一把眼泪一把。

  像我这样教人体解剖学的老师,有时候是涕泪交加,斯文扫地

  为什么流这么多泪?是从事人体解剖学的人都感情丰富吗?

  答案是——绝不是因为我们情感太丰富,而是因为工作环境太恶劣,充斥着福尔马林()的味道。大家在博物馆中,看到过很多瓶瓶罐罐里被药水浸泡的标本,这药水就是。同样的,解剖学用到的体,也用浸泡过。

  的刺激性很大。装修时的油漆中就有,所以房屋装修好后要空置一段时间。而我们的工作环境中,浓度要高于装修时的几百倍,所以解剖学教学的条件非常艰苦。

  1992年,我第一次接触到生物塑化技术,当时我就意识到,这项技术对解剖学的教学非常有价值——因为它可以改解剖学的工作环境。

  不同于传手段,生物塑化技术不采用作为防腐剂,而是用一种高分子材料,替代标本中易的物质,如水、脂肪等等,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

  像我这样教人体解剖学的老师,有时候是涕泪交加,斯文扫地

  生物塑化剂标本是干性的,没有刺激性气味,而且可以用一种非常优美的形式展现出来,保存期还很长,可以长达上千年。所以它可以很好地改解剖学的教学环境,同时也让人体标本能走出学校,走入公众的视野,如——人体展览

  实际上,几百年以来,很多解剖学家都希望能举办人体展览,让公众了解更多解剖学知识。

  1543年,人体解剖学的鼻祖维萨里,发表了一篇著作叫《人体构造》,第一次从科学角度阐释人体结构。

  他邀请了当时一个著名艺术家,提香氏的卡尔卡,画书中的插图。插图中,他画出很多惟妙惟肖的、具有生活场景的解剖标本。

  当时维萨里希望通过这些图,减少大众对人体标本的恐惧感,使这些标本能够走近大众,但是由于当时的条件,他只能把这个愿望留在书中。

  塑化技术出现之后,在设计标本时,我就专门设计了这样一个标本,给它起名叫农夫。这个造型包括这铁锨,是模仿卡尔卡插图的状态做的。

  像我这样教人体解剖学的老师,有时候是涕泪交加,斯文扫地

  这个标本,一方面体现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我也通过这个造型,向我们的祖师维萨里致敬。

  后来,随着标本的逐渐积累,2004年的4月8号,我们在北京甘家口的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举办了国内第一次塑化标本展览。

  像我这样教人体解剖学的老师,有时候是涕泪交加,斯文扫地

  出乎意料,当时有200多家媒体不请自到,长枪短炮的,我们一天之内举办了三次新闻发布会。

  像我这样教人体解剖学的老师,有时候是涕泪交加,斯文扫地

  然而,绝大多数媒体的态度是质疑、批评、甚至谩骂。

  这让我非常吃惊,因为在我看来,人体标本的展览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

  早在时期的上海,1936年同济大学庆祝29周年时,就已经有了人体标本的展览。而在时期,所有的都是赞同的。

  像我这样教人体解剖学的老师,有时候是涕泪交加,斯文扫地

  不止如此,二十世纪80年代,刚刚改革开放时,很多医学院校也把瓶装标本拿来展出。效果很不错,评价也很不错。

  但在二十一世纪,我们举办这个展览却受到很多批评。当时我也仔细思考过为什么会这样?

  后来我想,这是因为——我们使用的是一项全新的技术。一个全新的事物,推向之后,了解它、认识它、到最后接受它,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那么我们从业者,要坚定自己的信心,坚持把这个展览做下去。

  当时,让我非常受鼓舞的是观众留言。跟媒体的报道意见截然相反,观众留言绝大多数是正面的,其中一个老红军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像我这样教人体解剖学的老师,有时候是涕泪交加,斯文扫地

  老红军年纪很大,手已经颤抖了,留言写了半个小时,很多人劝他不要写了。因为老先生在那写了很长时间,引起我注意,我就去看老先生,发现他其实只写了简单的一句话——这个展览很好,我们支持。

  当时这个情景让我非常感动,老先生年纪已经很大了,说看到了媒体报道,就想来看看。结果发现媒体报道的不对,他就想表达出自己的心声,要支持这个展览。

  除了观众留言,一些专业性的报纸也给了我们非常大的支持,如《科学时报》、《健康报》、《大众科技报》等等。它们发表了一些评论,呼吁给人体标本一些宽容。

  像我这样教人体解剖学的老师,有时候是涕泪交加,斯文扫地

  2004年年底,《科学时报》把我评为当年“科普十大公众人物”之一,而且把我评为“最大胆的科普公众人物”。

  坦率说,当时对“最大胆”这三个字我不是太喜欢,因为我没感觉自己大胆,我只是尽了一个解剖老师应尽的责任。

  但是多年后,我逐渐理解了“最大胆”这个词。确实,当一个新事物出现的时候,突破世俗观念需要很大勇气。

  在展出过程中,我们每去一地都非常受欢迎,包括国内、国外,很多的观众排着队门票。

  我们也在分析为什么公众会喜欢我们的展览,我想有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受众群体大。

  我们每个人都有身体,每个人都想了解自己的身体、关心自己的身体。但在生物塑化技术之前,大部分人没有机会看到人体标本,只能通过书籍、图像、视频来了解,很难得到直观的感受。

  因此,人体标本的展览为公众,提供了一个直观了解自身的机会。

  像我这样教人体解剖学的老师,有时候是涕泪交加,斯文扫地

  第二个原因,在于展出的内容和大众的主观印象不同。

  提到人体展览,许多人想到的词是:恶心。然后是恐怖、、血腥。没有一个褒义词,全是贬义词。

  但当观众正看到这些标本时,发现它是有美感的、有动感的,同时还有教育性。所以当头脑中的想象和现实有巨大反差时,观众的精神会得到冲击。这种冲击会让观众带有情绪地跟别人转述,形成非常好的口耳相传的效应。

  像我这样教人体解剖学的老师,有时候是涕泪交加,斯文扫地

  第三点原因在于内容与观众的关联度。展览不能冷冰冰的,而是要能打动观众内心当中最温柔的部分。

  如说,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有一个小的人体展馆,只有300多平方米,但这个展览却很丰富,因为他们发掘出很多遗体捐赠者的故事。

  其中一个叫徐益勤的捐赠者,就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1948年,徐益勤38岁,了解到医学院缺少遗体,当时就表态要把遗体捐赠,把体赠供解剖教材。

  他思想很开明,在1948年就提出遗体捐赠。但较特殊的是,他很长寿,去世的时候106岁。这距离他决定捐献遗体,跨度近70年,最终在2016年实现了捐赠。

  像我这样教人体解剖学的老师,有时候是涕泪交加,斯文扫地

  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人体科学馆的馆长,把这些故事发掘出来,把徐益勤的女儿请来,给观众讲她父亲的故事,讲她父亲为什么要捐赠遗体。

  通过这些具体的事例,观众了解到每一件人体标本,不是简单的物品,而是曾经和我们一样有呼吸、有心跳、有情感的人——这对每一个观众是一种心灵的冲击。

  对医学生来讲也是一个很好的医德教育,因为遗体捐赠者是各种捐赠中最无私的。他个人不受益,他的家属不受益,受益的是全。这会让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他们意识到:学医和学学科不一样,学医必须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像我这样教人体解剖学的老师,有时候是涕泪交加,斯文扫地

  这是我看过的一个展览,介绍的是泰坦尼克。它航的时候遇难了,沉在大西洋底3400多米深的水底。后来人在大西洋组织探险活动时,把泰坦尼克上的一些物品打捞上来,做成了这次展览。

  坦率说打捞上来这些物品价值不大,一些穿过的鞋、衣服,用过的盘子、餐具等等,从角度上来说都不贵。

  但是他展览设计得很巧妙。门票设计是一张船票,每张船票上都有具体乘客的名字。观众会了解这个人的过去。

  像我这样教人体解剖学的老师,有时候是涕泪交加,斯文扫地

  我拿到了一个叫Adolf 的人的船票,他是一个香水公司的董事长,准备去纽约去开展新业务,所以我就带着香水商的物品登船。

  在展览的最后,有一个全体乘客的名单,观众可以对照手里的船票,看看他的名字到底是在幸存者行列,还在遇难者行列。

  这是非常令人震撼的一个过程,通过船票把观众和泰坦尼克上乘客联系到一起。你可以想象当灾难发生时,每一个人的感受。这让观众更加地清晰地意识到灾难的可怕。

  在我们的展览中,也有一些设计,将观众和展览联系到一起。如,我们有一组展品:一个是没有吸烟人的肺,一个是吸烟人的肺。

  像我这样教人体解剖学的老师,有时候是涕泪交加,斯文扫地

  这种颜色的对让大家非常震惊,所以看过这个展览之后,有很多人当场就表示我再不吸烟了。我的亲戚朋友中已经有十几个,看完这个展览不再吸烟了。

  我们还在展品旁边摆上一个弃烟箱,让大家把烟扔掉。同时我们搞了一个活动——签订人生中的第一份合同。让来参观的孩子和自己的父母签合同,保证以后不吸烟。

  通过这种具体的活动、事例,孩子们了解到吸烟的危害,同时也向父母做出承诺,这对年轻人是一种很好的教育。

  像我这样教人体解剖学的老师,有时候是涕泪交加,斯文扫地

  科学传播一定要注意准确性,要保证我们说的话科学性没有问题,不能传播错误的消息。

  第二就是要以内容为核心,一定要把故事讲好。

  以往经常遇到好多领导说:隋教授,你帮我们出出主意,我们要建个博物馆。

  我问:要建什么样的博物馆?

  很多人回答:要建一个30年、50年不落后的博物馆。

  说的人铿锵有力,听的人热血沸腾——但大家没去思考,如何建一个很多年不落后的博物馆。

  往往一提到建多少年不落后的博物馆,就想到:花钱买最先进的技术。

  但我们忘了,选择了一项技术后,落实到场地还需要一段时间,而我们技术进步又非常快,所以很可能等技术好不容易装到场地,就已经有更新的技术出现了。

  所以,如果想只技术实现很多年不落后,这很难。最关键的还是内容,但恰恰提炼内容又最不容易,所以的需要策展人花心思。

  其实,不止人体展览能讲故事,动物展览内容挖掘好了,一样能讲很动人的科学故事。

  像我这样教人体解剖学的老师,有时候是涕泪交加,斯文扫地

  如说这是一匹塑化标本,它的大脑周围,可以看到有一些骨是含气的。实际在人类鼻腔周围,也有这些含气骨,就是鼻窦。

  它起什么作用?共鸣。

  高音歌唱家往往有非常优良的鼻窦,这就是他们的音箱,起到共鸣作用。所以当我们看到马有这么大的音箱时,就能理解马嘶长鸣的原理。

  像我这样教人体解剖学的老师,有时候是涕泪交加,斯文扫地

  还有这个棕熊标本,从前面可以看到它的肌肉。它的胸大肌人类的要大出几倍来,所以就能更好地理解熊的强壮,知道肯定打不过它,也跑不过。

  而且,棕熊背部能看到非常厚的一块脂肪,很多观众看到这块脂肪都会“哇”地一声——我们把这叫做“掉下巴效应”。

  这“哇”的这一瞬间,我想观众就会找到两个问题的答案。

  像我这样教人体解剖学的老师,有时候是涕泪交加,斯文扫地

  第一,熊为什么不怕冷,我们穿上这么厚的皮大衣也不怕冷;第二,熊冬眠的时候营养从哪来,它可以几个月不吃东西,甚至母熊还可以生小熊、哺。它营养就从这些脂肪里来。

  通过动物标本,观众能更好地理解大自然,理解每一种生物的优势,还能更好地进行环保教育。

  像我这样教人体解剖学的老师,有时候是涕泪交加,斯文扫地

  如这个海龟展品,它的食管黏膜上有很多倒生的刺,也就意味着当它吃食物时,食物只能按照这个方向流动而不会逆流。

  如果乱扔塑料到水里,一旦海龟把塑料袋误认为是水母,吃下去后消化不良,也吐不出来,在胃里积存就会对海龟造成伤害。

  有的孩子听说这个故事之后,甚至眼泪都流下来了,这就是最好的环保教育。

  还有一个展品是鲨鱼的切片,在它肚子里可以看到一些小鱼。

  像我这样教人体解剖学的老师,有时候是涕泪交加,斯文扫地

  这些小鱼是怎么回事,是被吃掉的吗?

  不是,这其实是它没有出生的孩子。我们吃鱼的时候吃过鱼子,所以大家知道鱼是生的,那么为什么在鲨鱼腹部出现这种小鱼?

  这其实叫做胎生。一般来说,一条鱼的鱼子数量很大,因为它通过大量繁殖来保证有后代存活下来。而胎生就是在肚子里孵化,这样生存率就会提高,不需要产那么多的了。

  而更神奇的是这件展品上,小鱼前方还有一些没有受精的。

  为什么腹腔中有这些没有受精的?这其实是给小鱼准备的营养。

  一般来说,哺动物胚胎的营养,要通过胎盘从母体当中获得;而胎生胚胎它的营养,来自于黄,但当黄中的营养消耗干净时,鱼就会排给小鱼——这是鱼为它的孩子准备了它鱼生的第一顿饭。

  大自然非常神奇,这一切是偶然性进化来的。很多人看到这个展品,会感慨时间和生命是太深奥了。

  这种对内容的提升、提炼,不仅能激发观众对科学的兴趣,也有利于科学传播。

  最近我们正在做一个《巨鲸传奇》展览。2016年2月14,正好情人节那天,这条鲸在江苏如东搁浅了。经过4年多的时间,我们把它做成了标本。

  像我这样教人体解剖学的老师,有时候是涕泪交加,斯文扫地

  它的长度接近15米,重量40吨。这个展品达到了两个世界纪录:第一,它是世界上第一只被塑化保存的抹香鲸;第二,它是目前来讲世界上最大的塑化标本。

  为了这个展览,我们也准备了很多鲸的故事。如,第一个展厅就讲鲸不是鱼。所以我们在这个展厅当中摆了两个庞然大物,一个是鲸鲨,一个是小须鲸,通过这两者的对,让观众感受到鲸鱼跟鱼的区别。

  2020年3月30号,我在《人民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科普是科学家的时代使命》。我希望能把内容做好,更有趣味地进行科普工作。

  谢谢大家。

  像我这样教人体解剖学的老师,有时候是涕泪交加,斯文扫地

  演讲嘉宾隋鸿锦:《人体标本旁,有人签下了人生第一份不吸烟合同》| 摄影:VPhoto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