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为什么不喜欢李义山?
• 生活
nsp; nsp; 《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nsp; nsp;nsp;黛玉为什么不喜欢李义山?
nsp;
nsp; nsp;nsp;黛玉诗情才情在众人之上,其诗quot;风流别致、诗新、立意新quot;(李纨评)。她的海棠诗、菊花诗,及至后来的《秋窗风雨夕》、《桃花行》。可谓字字珠玑,句句锦绣,读来都是情切切、意、满口余香的。李义山是晚唐最著名的诗人,他的诗缠绵妩媚、深刻隽永,细细地推敲起来,无不令人百般延伸、千般联想,拍手称妙。
nsp; nsp;《锦瑟》里的quot;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quot;。《乐游原》里的quot;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quot;。《无题》里的quot;身无彩凤双飞翼,心里灵犀一点通quot;。《无题》里的quot;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quot;无不是千古绝句,被世人反复咏叹。 然而,黛玉却quot;最不喜欢李义山quot;,为什么?
nsp; nsp;nsp;这些好句,黛玉都不喜欢,却喜那句quot;留得残荷听雨声quot;,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nsp;这quot;留得残荷听雨声quot;(quot;留得枯荷听雨声quot;)出自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全诗是这样的: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这是一个深秋之夜,旅宿在骆姓人家的园亭里,寂寥之中的怀人之作。正是夜凉如水、孤苦、彷徨、无依的时候,小雨却下了起来,雨点落在那满池的残荷败叶之上,滴滴。。。嗒嗒。。。淅淅。。。沥沥。。。怎不叫人触景生情、满目凄凉、黯然神伤?
nsp; nsp;nsp;这一段情景,正是合了黛玉的一惯行为和性情,所以她能够理解并喜欢,然她为什么不喜欢他的其它诗句呢?
nsp;
nsp; nsp;nsp;最初以为,黛玉说不喜欢李义山,一定是假话。李商隐是众多诗人中最直白表达爱情的人。他笔下的爱情缠绵悱恻、忠贞隽永。而象黛玉这样把爱情看得生命还要重要的人,怎么能够不喜欢李义山呢?黛玉说这句不喜欢李义山的话恰恰是她和宝玉、宝钗的对话,她在撇清什么、辩白什么吗?毕竟她所受的教育还是传的,她自身的教养告诉她:追求自由的爱情是quot;错quot;的,是一个淑女不应该做的事。所以,她尽管是那样爱宝玉,但她还是矛盾的、胆怯的。她不能让人知道她是一个自由爱情的崇尚者、追求者。所以我一度认为黛玉说不喜欢李商隐并不是心话。但后来仔细地想,黛玉并不是一个爱说假话的人。她宁可不说,也不说假话。黛玉正的美到底在哪里呢?不是她quot;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扶风quot;的姿态,也不是她quot;神仙quot;一样俊美的容貌,而是她的品格!黛玉品格高洁、性情率,不说假话、不阿谀奉承、不折腰屈尊!即使对贾府最权威的人――贾母,她也不会象薛宝钗那样度其意、讨其欢、刻意亲近巴结。她直率而坦诚。所以,她说不喜欢李义山应该是话。然而,她为什么不喜欢李义山呢?
nsp;
nsp; nsp;nsp;李商隐约出生于公元811年,是大唐盛世正在衰败的时候,他只活了48岁。而这48年的生命有多半都处在内心极度的矛盾、痛苦之中。在上,他长期处在牛李争的漩涡之中,长期受到抑制和排挤,郁郁不得志;在感情上,他曾遇到过三次爱情,但都不得结果。后来与妻王氏感情笃厚,但其妻早逝。李商隐一生的经历,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所以,他的诗大多隐僻甚至晦涩。想来想去,私下以为,黛玉不喜欢玉溪生大概就在那quot;隐僻quot;二字之上。(这二字也是薛宝钗对李商隐诗的评价。)
nsp;
nsp; nsp;nsp;黛玉不喜欢的正是他的quot;隐quot;和quot;僻quot;。
nsp; nsp;nsp;所有人都认为,李商隐是最敢于直接表达爱情的诗人,但李商隐的爱情表达给了谁?多是quot;无题quot;啊!他与谁quot;心有灵犀quot;呢?这触动了黛玉那根最敏感的神经,李义山,你为什么不指名道姓?你到底爱哪一个?你就那样懦弱胆怯吗?难道说你谁都爱吗?对李义山的诘问,正是黛玉对宝玉的诘问!李义山那些quot;无题quot;,那些令人费解的句子、那些把自己的思想、喜怒和爱隐起来的句子,黛玉是不喜欢的!她喜欢的是更豪迈、更坦诚、更自由抒发胸意的诗句!黛玉对香菱说:quot;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quot;不以词害意quot;......可见,黛玉认为,一首诗,词句的优美是其次的,重要的是情感和思想性,是不是抒发出了自己正的思想和情感这很重要。多数人都认为黛玉小性儿、刁钻、孤僻,可那只是黛玉的一方面,她只在宝玉面前才那样,因为她把宝玉当成了自己唯一的亲人和知己,在自己最亲近的人面前,使点小性儿难道不行么?我倒认为更可爱呢!
nsp; nsp; 黛玉是豁达的甚至是豪迈的!从她给香菱讲诗的那一节完全可以看出,黛玉的审美情趣绝不是偏狭、小性儿的!她对香菱说: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这浅近的就爱,......你若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
nsp; nsp; 黛玉首推王维五言,然后推杜甫的七言,再推李白绝句。大家都知道,王维杜甫的诗都是直白朴素而又不失浑厚苍劲的!李白的诗是瑰丽、爽朗而豪放的!读过这些,才去读陶渊明、应锡、谢、阮、庚、鲍等。
nsp; nsp; 由此可见,黛玉的诗情首先是豪放的、朴素的、稳重的、深刻的,然后才是别致的、飘逸的、婉约的、凄清的。诗情通性情,她那干还要多一窍的心里,竟然着那样豪放、阔达的情怀呢!所以黛玉决不是那个只会哭哭啼啼、矫情小性儿的黛玉啊! 那有人就会说,黛玉有这样的气度和情怀,为什么还要表现得那样小性儿、孤僻呢?我想,这正是黛玉悲剧的根源吧。黛玉屋子里ldquo;磊着满满的书rdquo;、ldquo;那上等的书房还要好rdquo;,可见黛玉博览群书、是有见识和思想的。所以,她长期身处贾府简直无异于身在樊笼、囚室!她不仅向往自由的爱情,她还向往自由的生活,所以,她向往那些纵横在山水之间、得趣于自然之中的人生!可是,在当时那样的现实中,一个大家闺秀要想走出门去,那是决不可能的事啊!她性格的复杂性加上所处环境的复杂性,使得她终生不得不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锁起来。负着沉重精神桎梏的黛玉,怎么能够轻松、大度,不显得格外怪僻、刁钻呢?
nsp;
nsp; nsp;nsp;正如李义山,在那样的纷争和感情失落之中,怎么能够豪迈、洒脱呢?黛玉从李义山身上也看到了这种彷徨、压抑和深深地悲凉、无奈,她能够理解他,但她不喜欢他和他的诗。这样想来,黛玉不喜欢李义山,大概也是实的了吧。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