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婴幼儿容易中耳炎?中耳炎症状有哪些?如何治疗婴幼儿中耳炎
很多孩子在婴幼儿时期的时候容易得中耳炎,家长们会十分着急,害怕中耳炎影响孩子的听力,下面为什么小编科普下为什么为什么婴幼儿容易中耳炎?中耳炎症状有哪些?如何治疗婴幼儿中耳炎?频繁的中耳炎怎么办?如何预防中耳炎?中耳炎症状有哪些?家长们认学习哦。
为什么婴幼儿容易中耳炎?中耳炎症状有哪些?如何治疗婴幼儿中耳炎?
一说到中耳炎,就激活了我童年的痛苦记忆,我小时候就是一个特别容易得中耳炎的孩子,一感冒就中耳炎,而且缠绵不去,整天整夜的疼,严重到流脓,耳膜穿孔,最后因为发炎次数过多,导致听力有一点永久性的损失,虽然不影响生活,但是确实正常人耳背一点。所以我一直特别害怕孩子会和我一样容易中耳炎,还好,毛头没得过,果果也过了3岁之前的高危期,刚放下心,居然就来了。然后我就赶紧带果果去看医生,医生用耳朵的窥镜看了一下,告诉我,你判断的没错,果果的两只耳朵确实都有感染。我还以为她下一步就会开处方了,没想到她说:回去给孩子吃布洛芬或者泰诺林,退烧止痛,观察一下她的反应,然后明天再过来让我检查。
我内心是有点崩溃的mdash;mdash;明明知道是感染,为啥不给开药?于是弱弱的问了一句:难道她可以自己好起来吗?医生很笃定的说:很多孩子是可以自己好起来的,如果没有必要我不想给她抗生素。然后就把我打发回家了~耳朵感染的不用吃药吗?昨天晚上,我内心极度疑惑的翻了很多关于中耳炎的资料,也别浪费了,大家也来了解一下。
中耳炎是什么?什么引起的中耳炎?
我们的耳朵里面,有一根管子,叫做ldquo;耳管rdquo;,是和鼻子连在一起的,所以耳鼻喉都是相通的,当鼻子里的鼻涕太多,没地方去,就很容易顺着耳管漫上来,一直往里面淹,但是耳管是一条死胡同,鼻涕没跑多远就被鼓膜给截住了。
鼓膜是一个重要的听力器官,就是因为鼓膜的震动,我们才会听到声音,它是薄薄的一层膜,把耳道完全封住,鼻涕从内耳管流到这里出不去,就只好停留在这个叫做ldquo;中耳rdquo;的地方一阵,等鼻涕量较少了,又会顺着内耳管像退潮一样退回去,当然,如果鼻涕能退回去,那也没什么问题了。
问题是有时候这些鼻涕退不回去,感冒、鼻窦炎、甚至过敏的时候,耳管就容易发炎红肿,会导致耳道变狭窄甚至封死,鼻涕就停留在中耳的区域进退无门了。
要知道鼻涕不是省油灯,里面可是有大量的病菌的,这些病菌来到了这么温暖潮湿黑暗的地方,那就撒了欢的可劲儿繁殖了,当然人体的免疫系也不是吃素的,中耳区域会分泌出很多富含白细胞的粘液去死病菌,中耳里面就开战了,白细胞和病菌横遍地的结果就是脓液越来越多,还出不去,就对鼓膜形成了很大的压力,这个时候就会觉得耳朵痛了。
这是一个对图,左面是鼓膜的正常情况,右面是中耳炎发炎的样子,明显充血,而且可以看得出里面堆满了积液。
当脓液造成的压力太大,还会将鼓膜挤破,从耳朵里面流出来。
下一页:为什么婴幼儿特别容易得中耳炎?
为什么婴幼儿特别容易得中耳炎?
因为婴儿和的内耳形状是不一样的,还是看图。
左边是婴幼儿,右边是
你会发现,婴幼儿的耳管较短,而且呈水平状,有一点鼻涕就特别容易淹过来,也很容易停留。
而的耳管较长,而且是斜的,鼻涕不容易ldquo;爬rdquo;上去,即便是漫上去了,也很容易退下来,所以是不太容易得中耳炎的。
因为这种构造,中耳炎是3岁以下儿童最容易得的第二大疾病(排第一的是感冒),的计是这样的:一岁以下的婴儿有一半都得过中耳炎,3岁以下的孩子,有六分之五都得过中耳炎。像我家毛头和果果这样3岁之前没得过的都是中奖的。
三岁之后,随着耳管构造开始化,孩子就不太容易得中耳炎了。
中耳炎症状有哪些?如何判断宝宝得了中耳炎?
以下三点,是中耳炎的主要特点
1、耳朵痛
如果是孩子会说话了,他会明确的告诉大人,他的耳朵痛,如果宝宝很小,还不会表达自己,他一定会因为疼痛而大哭大闹,平时哭得多得多,而且可能会伴随着揪耳朵的动作。(当然,如果宝宝在精神状态很好情况下的揪耳朵,麻麻们可以放心,不会是中耳炎,中耳炎是会很痛的,很多宝宝只是爱抠耳朵揪耳朵玩。)
2、发烧
升高体温也是一种对抗病菌的免疫反应,所以中耳炎较严重的时候会导致发烧,但是和痛感不一定同步,有可能发烧之前就开始疼了,也可能暂时没有痛感,却已经开始发烧。
3、经常在感冒或者鼻窦炎之后发病
因为感冒和鼻炎才会产生鼻涕过多流入耳管的情况,所以感冒中后阶段是中耳炎高发期,如果宝宝感冒了一周左右之后,突然表现异常,哭闹严重,要记得检查耳朵。
还有一些中耳炎导致的症状,有可能有,也有可能没有~
食欲减退:耳朵感染会让宝宝在咀嚼和吞咽的时候感到很痛
睡眠困难:平躺会加重耳朵的疼痛
腹泻或呕吐:导致耳朵感染的病菌也可能会影响肠胃
脓液流出:脓液流出说明鼓膜已经破,只有极少数宝宝在鼓膜破的时候不感觉疼痛
气味:耳朵会飘出非常难闻的恶臭
听力障碍:中耳的积液会影响听觉的敏感
平衡感变差:耳朵也是人体的平衡器官,如果出了毛病,平衡感也会出问题
如何治疗婴幼儿中耳炎?北美的医生会如何治疗婴幼儿中耳炎?
大多数的中耳炎其实是可以自愈的mdash;mdash;发现这件事的时候我自己也很震惊mdash;mdash;只要免疫系胜了病菌,耳管解除了堵塞,中耳的粘液回流到鼻子或者喉咙,中耳炎就不药而愈了。
鉴于北美医生对于抗生素的谨慎态度,符合以下情况的孩子,很可能得到和我们果果一样的待遇mdash;mdash;回家吃退热止痛药继续观察48-72个小时。
6-24个月之间,只有一只耳朵轻微疼痛,并且发烧39度以下
2岁以上,有两只耳朵轻微疼痛,并且发烧39度以下
儿医学会(AAP)对于下面三种情况的中耳炎小患者,才会考虑用抗生素。
小于6个月的婴儿,因为免疫系还较弱
症状较严重的孩子,如高烧(39度以上),出汗,萎靡,心跳加快等
2岁以下,两只耳朵都有感染的孩子
之所以对抗生素这么谨慎,有3个原因
容易让致病菌产生抗药性
抗生素会死肠道里的好细菌,导致宝宝拉肚子
引起中耳炎的可能是细菌也可能是病,而抗生素对病是无效的
如果宝宝因为中耳炎用了抗生素,一定确保用满一个疗程(大都是7天),哪怕宝宝已经明显好了,也要继续服用直到疗程结束,这样才能确保致细菌全部死。少量的抗生素只会筛选出有抗药性的细菌,下一次再用这种抗生素就不太灵了。
如果宝宝用了抗生素,病情依然没有在48-72个小时内好转,医生会考虑换一种抗生素。
外用滴剂谱吗?
搜了以下国内的网页,发现很多文章都提到治疗中耳炎要用外用滴剂,一般是抗生素+类固醇药物的混合。这种疗法是要分情况的,大多数中耳炎只是中耳积液导致了疼痛,鼓膜还没有破,这个时候往耳朵里灌药是没有用的,还有鼓膜挡着呢,药物是进不去中耳的。只有当那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也就是鼓膜破,脓液流出的时候,才会用到这种疗法,也需要把耳朵里的脓液全都清洗掉并且吸出来,再滴药,药物到达中耳,才有效果。所以孩子吵耳朵疼,还是先到大医院看看到底是到什么程度,别着急往耳朵里灌药。
如何缓解耳朵疼痛?
1、止痛退热药物
泰诺林和美林(布洛芬),这哥儿俩应该是婴幼儿疾病的万金油了,注意,6个月之前只能服用泰诺林,美林要6个月之后才能服用。注意按指定剂量服用。可以只服用一种,也可以两种药物交替服用。
2、鼓励孩子多喝液体
因为吞咽的动作有助于中耳的液体排出,减轻对鼓膜的压力。
频繁的中耳炎怎么办?
因为先天构造的原因,有一部分孩子格外容易中耳炎,一旦感冒必定中耳炎。频繁的中耳炎不仅非常痛苦,而且可能会影响听力,所以有必要考虑一种叫做ldquo;耳朵插管rdquo;的手术,需要在全身的情况下进行。
具体做法就是在鼓膜上切一个缝,放一个小管子进去,中耳和外面就通气了。脓液再不会积压在中耳,而且通风也不利于耳内的细菌滋生,就不会总严重发炎了,是一种预防频繁中耳炎的好办法。
如何预防中耳炎?
中耳炎发病较高,偶尔得一两次也没什么,但是如果你的宝宝特别容易中耳炎,得了又很不容易好,那就要多做些什么预防一下了。
1、尽量防止感冒
感冒可以说是中耳炎的诱因,尽量避免感冒同样也会避免得中耳炎。除了注意勤洗手,讲卫生,空气经常流通,家人有感冒的要尽量隔离。另外要注意接种疫苗,譬如Hi疫苗和球菌疫苗,都可以有效的预防儿童中耳炎。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也很有必要。
2、母喂养
据计,母喂养的婴儿,在6个月以前,几乎不会得中耳炎,粉喂养的婴儿母婴儿中耳炎的风险高出70%,母中的抗体会帮助婴儿有效抵抗病菌侵袭。
3、尽量不让宝宝躺着吃
理论上,平躺着吃,水到了咽喉会容易横流到耳管里,容易引起中耳炎。
其实关于这件事,母躺着亲喂问题不是很大,因为母的方式是不在嘴里堆积,直接咽下去了,而且母里有抗体,不太容易滋生细菌。
但是吃瓶就不一样了,配方容易停留在咽喉部,没有抗体,还特有营养,从耳管里过一遍,就变成细菌培养基了,所以还是不要让宝宝躺着吃瓶,尽量斜着喂。
当然,不是躺着吃的宝宝就一定会中耳炎,只是风险更大一些,有些宝宝天生就不太容易得中耳炎,也可以不那么讲究。
4、远离二手烟
这个应该是众所周知了吧,如果家中有人吸烟,那么儿童中耳炎发生的概率会增加37%。如果母亲吸烟的话,儿童中耳炎概率更高,会增加62%。
二手烟雾好像会抑制宝宝的免疫系,使中耳炎风险大大增加,即便让宝宝只是一两天处于烟雾缭绕的地方,也会造成很大影响,所以让宝宝尽量远离二手烟吧。
5、防止耳朵进水
其实这个严格来说算不上需要预防的事情,耳朵就算是进点水也无妨,因为有鼓膜拦着呢,只有鼓膜破了,才会因为进水导致中耳炎。
而且,如果不潜水的话,水是不可能被闷在耳朵里的。平时洗澡洗头什么的,进去一两滴水很快就风干了,也不用过于敏感。
关于中耳炎,差不多就这些内容,较轻微的要沉住气多观察,要严重的还是要及时就医。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