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于孩子叛逆该怎么做

nsp; nsp; nsp;最近几年,经常跟一些家长朋友交流,我发现,对孩子的教育,有好大一部分家长,都是烦恼、焦虑、无奈、无助、无所适从hellip;hellip; nsp; nsp;家长们反映孩子的主要问题有:学习不努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书写不认、作业拖拉、成绩不好、学习没动力、懒惰、叫不听、顶嘴、叛逆、只顾玩游戏、看电视、不尊重长辈hellip;hellip;等等。 nsp; nsp;回想起来,对孩子的评价,不管是对两三岁的幼儿,还是十来岁的儿童,或者十二三岁、十五六岁的少年,不管是对学习成绩暂时较落后的孩子,还是对那些成绩还算不错的ldquo;准优秀生rdquo;,家长们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ldquo;叛逆rdquo;。 nsp; nsp;

nsp; nsp; nsp;为什么会这样?交流过程中,我越来越发现,会出现这些现象,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是来自家长的一些想法、说法、做法。主要表现在: nsp; nsp;1、很多家长总是对孩子的现状不满意,喜欢死死盯住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对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往往看不到,就算看到了,也不愿说出哪怕是一句肯定、赞美的话,认为这是孩子应该的。而对于孩子的缺点和不足,总喜欢不断地唠叨,也不管效果如何,不管孩子的缺点是严重,还是不严重,是需要马上改,还是可以慢慢改。这类家长有严重的ldquo;负面思维rdquo;,他们看到孩子的大多是负面的东西。孩子对于滔滔不绝、没完没了的唠叨、指责,已经听厌了。听厌了就不想听了,这就导致孩子越来越不听话。 nsp;

父母对于孩子叛逆该怎么做
nsp; nsp; nsp;nsp;2、很多家长总认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喜欢否定孩子,对孩子的意见、建议、想法、做法,不能看到其合理的、好的一面,总是用自己的想法去否定孩子,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一定的伤害。 nsp; nsp;这类父母具有严重的ldquo;否定思维rdquo;,他们很少甚至从来就没有肯定过孩子。 随着被否定次数的增加,孩子的表现可能有两个走向: nsp; nsp;第一个走向,少部分孩子,既然他的想法、做法得不到肯定,那他以后就不说话、不做事了,或者少说话、少做事了,于是在父母眼中变成了ldquo;内向rdquo;、ldquo;懒惰rdquo;;第二个走向,多数孩子,他觉得自己说的或做的没错。孩子看到他对的部分,父母看到他错的部分。事实上很多事情本来是很难区分对和错的,站在这个角度看是错的,站在另一个角度看则是对的。 nsp; nsp;由于两个视角、两种观点无法聚焦,最后孩子就跟父母ldquo;对着干rdquo;了,这就导致了孩子ldquo;叛逆rdquo;。 nsp; nsp;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父母的ldquo;否定思维rdquo;有两个来源:一是来源于上面说到的ldquo;负面思维rdquo;(只看到不好的一面),二是来源于下面要说到的ldquo;自恋情结rdquo;(总认为只有自己是对的)。 nsp;

nsp; nsp; nsp;nsp;3、很多家长总想给孩子安排好一切,并认为这是爱孩子,希望孩子什么都听父母的,也不管孩子愿意还是不愿意,还要找出一大堆ldquo;为孩子好rdquo;的理由来说服孩子。 nsp; nsp;这类家长对孩子有很强的ldquo;控制欲rdquo;,导致孩子不管学习还是做事,都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于是父母又口口声声ldquo;教育rdquo;孩子要积极、主动,却又不给孩子积极主动的机会(很多父母心目中的积极主动,就是要孩子在父母安排的框架下积极主动,这就很矛盾了:什么叫积极?什么叫主动?),孩子继续不积极、不主动,于是在父母眼中又成了ldquo;叛逆rdquo;。 nsp; nsp;从上面的分析还可以看出:父母的ldquo;控制欲rdquo;也是来自下面说到的ldquo;自恋情结rdquo;。 nsp; nsp;
nsp; nsp; nsp;4、很多家长总认为孩子还小,这也不会,那也不会,对很多本该由孩子自己来完成的事,也不愿放手,似乎什么都只有自己才会。这类家长具有严重的ldquo;自恋情结rdquo;。 nsp; nsp;孩子由于缺乏必要的锻炼,导致无能。孩子无能了,父母又口口声声ldquo;教育rdquo;孩子要上进,最后上进不了,没达到父母要求,又成了ldquo;叛逆rdquo;。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