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病鏖战到底

  4月的武汉,春风吹开片片樱花。楼宇间人们行色匆匆,街道上飘荡着烟火气。

  去年4月8,武汉宣告“解封”,这座城市也随即按下了“启动键”。一年后的这一天,曾经奔赴武汉抗疫一线的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专家组抗疫英雄们却依然奋战在与病较量的战位上。

  那么,整整一年时间过去了,这支团队又拿出了哪些新的成果和做法?科技报记者近来到陈薇院士担任所长的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某所一探究竟。

  科研路上,脚步不停歇

  “从抗疫一线回来后,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的陈薇院士及其团队始终牢记领袖嘱托,继续全力投入科研攻关,拿出了一个又一个抗疫硬核成果。”该所大楼外的宣传栏旁,协理员张政胜向记者介绍,今年2月25,陈薇团队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疫苗(腺病载体)获得附条件批准上市;3月23,该团队研发的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疫苗(腺病载体)获得国家药监局药物临床试验批件……

  什么是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疫苗?它有哪些新特点?

  面对记者提问,主持该型疫苗研发工作的该研究所某室主任侯利华研究员解答说:“雾化吸入免疫方法,是采用雾化器将疫苗雾化成微小颗粒,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提供黏膜免疫、细胞免疫和抗体三重保护,预防新冠病感染。与传的肌肉接种途径不同的是,使用雾化吸入方式,无须,很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未来疫苗的安全性和可及性。”

  如今,新冠疫苗迎来全民免费接种。作为疫苗研制工作的重要参与者与见证者,侯利华既感动又欣慰。

  “科研路上,脚步不能停歇。一个山头走过,还有下一个山头,必须一鼓作气!”侯利华说,“我们对现行疫苗接种者血清针对部分种类突变株和变异株的中和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我们的疫苗依然具有保护作用。”

  开展相关科研实验,实验师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该所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细胞培养间里,记者见到了高级实验师付玲。此时,她身穿白大褂,正用移液器将制备好的细胞悬液分装到一块块细胞培养板的孔内。

  助理研究员张哲告诉记者,在这里,付玲实验师和张军副研究员的主要任务是检测疫苗诱导的抗体反应水平。

  去年疫情吃紧时,年近60岁的付玲曾连续100多天坚守在P3实验室,每天都要身穿防护服进行10多个小时的活病检测任务。

  副所长徐俊杰研究员在介绍付玲时竖起了大拇指:“她参加过边境自卫反击作战,虽然到了退休年龄,但敢啃硬骨头的战斗作风丝毫未减。”

  与病鏖战,需要更多的勇士

  “注射高效抗体是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在与埃博拉等病的较量中,我们已经搭建了抗体快速发现平台。”高级实验师房婷说起来一脸骄傲,“得益于多年的抗体研究,去年6月22,陈院士领衔的团队率先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该项研究成果。”

  “从未知中寻找答案,在危险中捍卫生命。”这是研究员张晓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去年大年初二逆行武汉,张晓鹏担任核酸检测组副组长,承担核酸检测、抗体筛查、多重病原判定等任务,搭建基于化学发光法的全自动抗体检测平台和多重病原检测平台,到“红区”进行气溶胶检测……因为表现突出,去年,张晓鹏被授予“最美新时代军人”称号。

  但采访中,张晓鹏并没有过多介绍他参与的抗疫工作。

  “与病鏖战,需要更多的勇士。加强目前已有的技术平台,研究更新、更快速、更高通量的药物靶点发现和药物筛选平台,培养更多科研人才,这些是我现在的努力方向。”张晓鹏说。目前,张晓鹏和战友一直在推进某个已做了18年的科研项目。

  记者了解到,仅在2020年,该所全力推进新药创制、传染病防控等20多项国家和军队重大课题立项,重点围绕新型冠状病致病机制、疫苗及抗体药物研发、干扰素应用以及疫情趋势研判等开展应急科研攻关,并取得重大战略性成果。同时,在前沿基础研究、候选药物发现、新药品种临床前及临床研究等领域也获得了重大突破。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