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是怎样的女子?张爱玲的倾城往事
张爱玲是怎样的女子?张爱玲的倾城往事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mdash;mdash;题记
临水照花人
nsp;
nsp;
文字像一把华丽又寒冷的剑,她优雅地挥舞着,爱情像一场绚烂而冒险的旅程,她坚定地飞蛾扑火。她是中国文学史的奇葩,她是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在她极富传奇的一生中有绚丽惊世的成名过往,有痴心不悔的爱情经历,有十里洋场的上海故事,有华美悲凉的情缘,还有离群索居的人生迟暮,她就是张爱玲。mdash;mdash;白落梅
ldquo;张爱玲rdquo;三个字,当中粉红骇绿,影响大半个世纪,是一口任由各界人士四方君子尽情来掏的古井,大方得很,又放心得很mdash;mdash;再怎么掏也超越不了。mdash;mdash;李碧华
一直以来很多人对张爱玲的评价都是褒多贬少,似乎所有人都敬佩、欣赏这个女子。刚接触到ldquo;张爱玲rdquo;这个名字是在我念中学的时候,我的一个语文老师在我的周记评语上写到:我较喜欢张爱玲的书,丰富多彩,脱俗,温雅。然而这个名字悄悄地走进了我的脑海里,由模糊到清晰。不知道该用怎样华丽的词藻去形容她,良或聪慧都太浅显。说她是才女,似乎太俗气。世间没有一棵植物能形容得了她,包括那种叫活的药都不够准确。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相信,有一个女子着一袭华美的旗袍,昂着高贵的头,略带淡淡的笑容,娓娓向我们道来。
簪缨世族
nsp;
nsp;
,那是一个拥有古典气质,又携带现代风情的年代。而时的上海更是一座具风情的城市。有多少柔情女子,因上海而沉浮,也因为上海而重生。让我们穿越烟雨,去看一段倾城的海上风云。
在张爱玲还未叫张爱玲的时候,叫张英。小张英两岁那年,父亲张延重因为和二哥张志潜关系不和睦,举家从上海搬迁到天津。那段时光是张爱玲最美好最快乐的童年时光。弟弟张子静在晚年对天津那段生活有过包含感情的回忆:ldquo;那一年,我父母二十六岁,男才女貌,风华正茂,有钱有闲,有儿有女,有汽车、有司机;有好几个烧饭打杂的佣人,姊姊和我还有专属的保姆。那时的子,是何等风光啊!rdquo;大概那时父亲还没有吃,母亲还没有出国,那时候还是一个完整的家庭。张爱玲在《私语》中也描写了许多她在天津的童年趣事。童年,这段纯美好的时光,或许在张爱玲的人生中,算是一段最难忘最美好的回忆吧!
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在小时候张爱玲就喜欢读报,也对《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甚感兴趣,这些都是受她父亲的影响。那时候她父亲是张爱玲的榜样。ldquo;父亲坐在阴暗的书房,一坐便是一个下午rdquo;。而小小年纪的她也懂得父亲内心的寂寞。后来,张延重渐渐开始沉沦。因无法舒展平生抱负,染上了抽、纳小妾的嗜好,自甘堕落。
张延重其实是一个可悲的人物。张爱玲的祖母是晚清名人李鸿章的女儿,祖父张佩纶是个旧官场的清流人物,所以,张爱玲是簪缨世族,豪门之后。虽世族豪门,也不过是过眼云烟。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水师又遭败绩,大清国签下屈辱的《马关条约》,李鸿章因此也成了民族罪人,门庭冷落。此后,张延重背负着这个衰落的家族,处处碰壁,仕途失意,唯有堕落。
后来让张爱玲感到前所未有的悲痛是,父亲和后母每过着放纵奢靡的生活,却舍不得拿钱出来给她缴钢琴学费。眼前这个父亲使她觉得越来越陌生。
张爱玲的后母孙用蕃,原本也是豪门之家,后因家道中落才托媒嫁入张家。后母对张爱玲尖酸刻薄,张爱玲对她也是有恨无爱。张延重和孙用蕃两人臭味相投,自她嫁入张家后衣食无忧,两人经常抱吞云吐雾。后来战争频繁,上海滩陷入跟乱的硝烟战火中,两人生活不再阔达。而当时张爱玲正好考取了英国留学的名额,然而两人抽已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她连张爱玲学钢琴的钱都舍不得出,更何况供她去留学!
父亲的糜烂,继母的狠刻薄,令张爱玲觉得这个家变得越来越陌生。张爱玲记得她从母亲(当时父母已离异)家回来与后母发生争执后遭后母和父亲打,ldquo;我的父亲蹬着拖鞋,啪哒啪哒冲下楼,揪住我,拳加,吼道:lsquo;你还打人!你打人我就打你!今天非打死你不可!rsquo;我觉得我的头偏到这一边,又偏到那一边,无数次,耳朵也震聋了。我坐在地上,躺在地下他揪住我的头发一阵踢,终于被人拉开了hellip;hellip;rdquo;这是张爱玲在《私语》中对那段场景的描写。父亲拳脚相对彻底粉碎了她对这个家最后的一点儿不舍。让张延重丧失了作为一个父亲所有的爱和责任。他甚至把自己的女儿监禁起来。后来张爱玲因得到下人的帮助逃了出来,然而这一禁就是半年,在这半年的时光,让张爱玲受尽煎熬。无家可归的张爱玲只好去找母亲。
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黄素琼),亦是名门千金。她与张延重的婚姻是宗族之意,不是两厢情愿。她没有上过新学堂,甚至还缠过足,但仍然渴望新潮,也不愿依附张延重这样的男人。张爱玲也说过她母亲是ldquo;踏着这双三寸金莲横跨两个时代rdquo;。
黄逸梵濡染了五潮的新事物,成了初期一位新潮女性。她与张爱玲的姑姑张茂渊多次漂洋过海去英国寻找新潮的生活。
而张爱玲所说想去英国留学,大概也是因为受母亲的影响。母亲穿起时尚漂亮的洋装,弹着优美的钢琴曲,告诉她英国是个美丽的雾都,时常下着浪漫多情的烟雨。这样动人的场景在张爱玲小小的心窝里扎了根。如果您对张爱玲与她母亲之间的关系感兴趣,可以点击为什么网的另外一篇文章:张爱玲为什么没有孩子?母亲黄逸梵留下的阴影!
张爱玲的姑姑张茂渊也是个新派女性 ,她同样看不惯兄长张延重的陈腐,与嫂子黄逸梵意味相投。姑姑在张爱玲心中也有很重要的地位,母亲经常出国,张爱玲只能和姑姑一起生活。而张茂渊对张爱玲的感情也是十分浓厚。
当知出名要趁早
nsp;
nsp;
一九三一年,十一岁的张爱玲就读当地圣玛利亚女校。她有着很好的文学天分,其余各科成绩也十分优异。十二岁那年,张爱玲在圣玛利亚女校校刊《凤藻》上,刊发她的第一篇小说《不幸的她》。第二年,张爱玲又在圣玛利亚女校校刊《凤藻》上,刊载了第一篇散文《迟暮》。之后,张爱玲在学校的《国兴》刊物上,刊载小说《牛》、《霸王别姬》以及《读报告参册》、《若馨评》,在《凤藻》刊载《论画之前途》。就这样,小小年纪的张爱玲已成为校园里的风云人物。
一九三八年,一直成绩优异的张爱玲,毫无意外考取了英国伦敦大学。原以为多年以来的留学梦就如愿以偿,可好事多磨,战争激烈得不肯消停,令张爱玲无法前往英国,只好改去。
一九三九年,十九岁的张爱玲来到,她要到专攻文学。因为张爱玲从父亲家里逃了出来,所以张爱玲的学费是由母亲出的,母亲收入也不多,所以张爱玲在校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也从来不敢花钱去参加任何社交活动。她唯一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图书馆。那时候她觉得自己唯一要做的就是发奋读书,她觉得只有努力读书才能摆脱贫穷的命运。在这期间她努力地学习英文,以致最后可以背弥尔顿整本的《失乐园》。说到她的英文水平,不得不说她无疑是一个天才。《秧歌》,是张爱玲的第一篇英文小说,她也曾发表过《》、《星期天文学评论》《时代》周刊的英文书评。而且她的才华得到了美新处处长麦卡锡的认可,他说,张爱玲是文学天才,一个中国人可以将英文小说写到这样好的程度,几乎令人妒忌。
在大,张爱玲认识了她的至交好友炎樱。炎樱是个混血儿。父亲是裔锡兰人,母亲是天津人。炎樱为人爽朗,说话语束快,又十分野蛮有趣,正是这个热情如火的女同学,改变了张爱玲的冷淡和忧郁,让她在大的生活多了欢笑与趣味。张爱玲写过一篇《炎樱语录》讲述了这个乐观女孩的一些生活逸事,在后来,炎樱的名字多次出现在张爱玲的笔下,她成了张爱玲一生中最重要的知己。
在大期间,张爱玲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西风》杂志举行三周年纪念征文,张爱玲写了《我的天才梦》应征。《西风》月刊征文揭晓,张爱玲的《天才梦》本为首奖。
一九四一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次年,沦陷。在张爱玲大生涯的第三个年头,一场战火,将她天才梦想的校园,以及通往牛津大学之路全部粉碎。当命运的风雨再次来袭,她虽有抱怨之心,却有种司空见惯的平静。
因为战争学校停办,而张爱玲并没有就此回上海,而是报名做了一名临时防空团员。在战争结束后张爱玲才正结束在这段岁月。她与炎樱一起回到上海。那时张爱玲的母亲去了新加坡,张爱玲在上海的落脚处便是姑姑租住的赫德路爱丁顿公寓。张爱玲其实很喜欢公寓的生活,她说:ldquo;公寓是最理想的逃世地方。rdquo;
因为张爱玲在大还没有毕业,回到上海便与炎樱一同考入了圣约翰大学。
在圣约翰大学读书,张爱玲经常囊中羞涩,她不想给姑姑带来负担,更不愿意再向父亲乞讨。于是她萌发了卖文为生的念头。因为对戏剧、影视方面感兴趣,所以张爱玲在很短时间内就发表了诸多剧评、影评,《婆媳之间》、《战争》、《秋歌》、《万紫千红》、《借银灯》等。
用英文写作,以影剧评论为开端,让张爱玲正踏上文学之路。之后,张爱玲的佳作似枝头繁花,纷纷洒洒。她刊载了小说《倾城之恋》、《金锁记》、《琉璃瓦》、《封锁》、《红玫瑰与白玫瑰》等,散文有《散戏》、《记》、《烬余录》《炎樱语录》等。张爱玲竟能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内创作出如此多的妙文,已登上了上海滩的文坛巅峰。正如柯灵所言:ldquo;张爱玲在写作上很快登上了灿烂的高峰,同时转眼红遍上海。rdquo;如同在寂寥的银河里,张爱玲是那枚月亮,在丛林中孤傲又孤地闪耀。
ldquo;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lsquo;噢,你也在这里吗?rsquo;rdquo;
二十四岁,这一说早不早说晚不晚的年华,张爱玲穿过缘分的岔路口,邂逅了一段不平凡的爱情。张爱玲说:ldquo;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的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rdquo;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男子,让她心甘卑微于尘埃里开出花朵。
他叫胡兰成,是一个野心勃勃,不甘只作一辈子穷书生的而又风流多情喜好挟啸游的汉。这样一个男人,而向来孤傲的张爱玲会对他倾情?或许他就有这样的本事,或许是他那几分才华,又或许是他那几句信誓旦旦ldquo;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rdquo;的誓言吧!不管怎么样,他就是那个于千万人之中,她要遇见的人。
倾城之恋
nsp;
nsp;
一九四四年,24岁的张爱玲与胡兰成结婚。没有举行结婚仪式,只写婚书为定ldquo;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rdquo;旁有炎樱为媒证。
胡兰成虽与张爱玲结婚,但胡兰成曾有过妻室,而且他有着一段连绵不断的风流情史。
胡兰成的风流情史,可让看客眼花缭乱。胡兰成因第一任妻子玉凤病逝,胡兰成才放弃那段贫穷的教书生涯,后涉入道路,又娶妻全慧文。那时胡兰成幸遇汪精卫器重,时间久了,恃才傲物的胡兰成又被渐渐冷落,之后胡兰成因结识本使馆的馆员池田笃纪而被汪精卫下令追捕,后得本人干预才被释放,也就说,胡兰成从此走上汉道路。而胡兰成在南京休养期间,因读过张爱玲的书,很欣赏她的才情,才想方设法结识了张爱玲。在与张爱玲结婚前提到与英娣离异,这表明胡兰成与张爱玲结识前还有一个妻子叫英娣。他说与英娣离异,又不知那个全慧文又怎样安排。
胡兰成的风流情史并没有就这样结束,他不会因为一个张爱玲而改变他放逐的生活。而张爱玲也总是那么淡定从容,在胡兰成写信告知他与周训德相爱了的事,而张爱玲只是淡淡地回了句:ldquo;我是最妒忌女人的,但是当然高兴你在那里生活不会太孤寂。rdquo;她心里是妒忌的只是她做不到痛哭流涕。
胡兰成是耐不住寂寞的。他终不能过岁月静好、安之若素的生活,他那颗向往腾飞的心不曾泯灭。他要走,她自是不会留的。
胡兰成走后这期间,张爱玲自是专心忙于《倾城之恋》的改编、上演。终于,这部空前绝后的电影轰动了整个上海滩,而张爱玲的名字再次成为上海传奇。或许,文字才是她正的归宿。
胡兰成来到武汉,在汉阳医院结识了一位叫周训德的女。周训德是一个十六岁的花季少女,是的,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终究还是抵不住这般柔情。
一九四五年,除夕之夜,胡兰成与周训德成婚。胡兰成他忘记了那个远在上海夜思念他夜为他担忧的张爱玲,这个负心的男人,终究不值得为他付出。然而,他究竟有怎样的魅力,一个年过四十的中年男人竟能让一个十六岁花季少女为他倾倒!想来,这个周训德该是个爱情白痴,明知他有妻室,还甘愿落为人妾,这个女人在爱情面前就是失去了理智。
认识胡兰成是她的不幸,是她人生中一场不可避免的噩梦。很快胡兰成就要离开这里,他要回到上海去。
回到上海,胡兰成要找的自然是张爱玲,而周训德就这么一个转身成了旧人。
胡兰成回来,张爱玲依然表现得那么淡定从容,他深知这种男人是耐不住寂寞的。过了几天平静的子,转眼又要匆匆离散。
八月十五,本无条件投降。汉胡兰成遭通缉,化名张嘉仪潜逃,胡兰成为了躲避通缉,隐匿于杭州温州一带,又与村妇范秀美同居。这样的男子连逃亡也不忘风流,他可是一个ldquo;人物rdquo;!
张爱玲来到温州探望胡兰成,相见之时,他不但不惊喜反而生怒:ldquo;你来这里做什么?还不快回去!rdquo;世间竟有这样的男子,对自己毫不愧悔,辜负无数佳人亦觉得理所应当。当她再次受到伤害时,她无法再做到宠辱不惊。眼前这个负心的男人,根本不值得为他付出。张爱玲走时留了一句话:ldquo;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自寻短见,亦不能够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rdquo;
一九四六年,因兵查到家门,胡兰成不得不离开温州,离开范秀美,而范秀美偏巧怀孕,孩子自是不能要了,因而让她自去上海。范秀美带着胡兰成写的字条找到青芸(胡兰成的侄女),由她带范秀美到爱丁顿公寓,张爱玲看到字条,自是无言以说,转身回屋取出一只金镯子,递给青芸:ldquo;当掉吧,给范先生(范秀美)做手术。rdquo;
张爱玲对胡兰成已是仁至义尽了,不但将自己的稿费寄给他,就连范秀美的手术费,胡兰成居然还开得了口。
对胡兰成,张爱玲心已成灰,她再也无法受他一次又一次的背叛,纵使现在两人对膝坐在一起,也无了往的情深厚意。
不愧是胡兰成,回到温州后,他又设法结识了第一名耆刘景晨。这位刘先生介绍胡兰成进入温州中学教书,在这里,胡兰成总算逃过了劫难。在这期间他开始写《山河岁月》,又写信告知张爱玲关于《山河岁月》这本书,告知他已经脱离险境。胡兰成以为张爱玲对他还是百般宠爱,谁知张爱玲早已对他不屑了。张爱玲回了信,信是这么写的:ldquo;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hellip;hellip;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rdquo;信里张爱玲还附了三十万元给胡兰成,这是她新近写的电影剧本,一部《不了情》,一部《太太万岁》所得的稿费,全部给了胡兰成。胡兰成这几年逃亡,张爱玲未曾间断地给他寄钱,这一次,是最多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了。
一九四七年,张爱玲与胡兰成离婚。这段倾城之恋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告终了,城没有倾倒,城内的每个人都安然无恙。
繁华落尽
nsp;
nsp;
胡兰成走后,给张爱玲的伤害并没有减少。张爱玲作为无耻汉的妾,自是遭到万民谩骂,曾经风靡整个上海滩的张爱玲,顿时身败名。
在《倾城之恋》公演后,张爱玲认识了她生命里一个重要贵人,亦是她今生注定要错过的人mdash;mdash;导演桑弧。张爱玲的两部电影《不了情》、《太太万岁》就是桑弧作导演的。他们工作之余也经常来往,有人说他们俩应该在一起的,一个是大导演,一个是大作家,若两人在一起岂不是天作之合。但张爱玲拒绝了这段情缘。或许,他与他注定有缘无分,或许,是张爱玲没有勇气再爱。如果说她没有勇气再爱,那么又是什么令张爱玲有勇气跨越国界去爱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头?
这个年过花甲的老头叫赖雅,是张爱玲在认识的对于她为何要去?期间有一段缘故。
父亲张延重的生活今非昔。他和孙用蕃仍然每天抱吞云吐雾,留下一大笔债,只好变卖房地产来维持那份巨大的开销,于是,房子越住越小,子越过越穷困。繁华落尽,剩下的只有一抔尘土。 母亲黄逸梵从国外回来不到两年又要走了,她走前曾建议过张爱玲离开上海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一九四八年,张爱玲已笔名梁京在《亦报》连载《十八春》,后来被张爱玲改为《半生缘》。《十八春》,一经发表后,再次轰动上海滩。张爱玲认为人就是这样,当你穿上华丽妖娆的旗袍,看过的人都愿意做你裙裙下的木,当你脱下这身旗袍,换上素装,就没有人认识你了。,张爱玲看惯人情冷暖,她实在需要脱下这袭遮身的旗袍,离开这个熟悉的舞台。
红尘岁月里,你百转千回,最后依然转回到你熟悉的地方。张爱玲带着希望再次踏进这片土地。
她在待了三年,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她认识了宋淇夫妇。他们认识是因为《红楼梦》,张爱玲在八岁之前就读过《红楼梦》,那时是受父亲的影响,后来张爱玲在读书时代就开始写《摩登红楼梦》,张爱玲一生对《红楼梦》十分钟爱甚至痴迷。有人说她惊世的才情和她自小读《红楼梦》有莫大的关联。而宋淇也对《红楼梦》颇有研究,就因为红楼,他们便有相同的兴趣和默契。
张爱玲在停留了三年,她认为她只是这里的过客,这里终究不是她的归宿。张爱玲要离开,她要到国外去,她要完成她曾经未完成的梦。在她十八岁的那年,她考取了英国伦敦大学,却因为战争而未能如愿。
张爱玲带着曾经母亲令她留下温情而浪漫的记忆,她自一人漂洋过海,来到一个叫纽约的城市。
张爱玲在纽约这段时间,有两个人一直很照顾她。一个是她的好友炎樱,炎樱已经移居,在纽约做房地产生意,做得如火如茶。另一个是胡适,胡适脱离政坛,来到纽约,开始他简单闲逸的生活。而因为祖父张佩纶与胡家有过事业上的帮助,两家向来和睦,所以胡适对张爱玲格外关照。
再续情缘
nsp;
nsp;
后来张爱玲在纽约不久便去了波士顿的一个文艺营。在这里张爱玲遇见了她生命里的第三个男子,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赖雅。张爱玲注定无法平庸,这样的女子,又有一段怎样的爱情为她安排?
赖雅,德国移民后裔,年轻时有着很高的文学天分,他个性丰富多彩,知识包罗万象,处事豪放洒脱。结过一次婚,有一个女儿,但生性奔放自由的他不愿受婚姻束缚,之后离了婚。此后更加自由散漫,周游列国,卖字为生。
本来两人不打算结婚的,但赖雅得知张爱玲怀孕,他就立刻向张爱玲求婚。尽管他愿意负责任,只是这个责任他负得起吗?以他现在的处境,连自己都顾不上,以后又怎样养活一妻一儿?或许,这就是他在张爱玲面前求婚提出的要求:不要孩子。然而张爱玲并没有反对,她亦同意不要孩子,她甚至赖雅更坚定。也许很多人都想不明白,也许他们的是为了生活。
一九五六年,赖雅和张爱玲结婚。在他们结婚后的第二年,她的一生漂泊的母亲病逝于英国。
在他们结婚的两个月后,赖雅也频繁中风。张爱玲所有的时间除了写作挣钱,就是照顾赖雅的身体。他们常常为夜宿何处悲哀,甚至为一顿饭钱发愁。张爱玲早已想到会有这样的一,但她依然无悔自己的抉择。如果说胡兰成辜负了张爱玲一生,那么赖雅则拖累了张爱玲一生。
张爱玲奔赴,再次与宋淇邀请的电懋电影公司合作,宋淇请张爱玲写《红楼梦》电影剧本,稿酬两千美元。但张爱玲后来得不到一分稿酬,问宋淇夫妇借钱却又错怪他们。一九六二年,张爱玲带着愤慨与遗憾飞离,此后三十多年,她再也没有回到中国这片土地。
张爱玲回到赖雅身边,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张爱玲带着垂死的赖雅,为了生计到处奔波。她流的没一滴汗水都是为了维持这段情缘,而这段情缘就要即将结束了。
一九六七年,赖雅病逝,这一年,赖雅七十六岁,张爱玲四十七岁。这一段情缘,维持了十一年,十一年,说长不长说短亦不短,每一个子都是实刻骨,只是张爱玲从未得到过她要的现世安稳。
才女迟暮
张爱玲的命运可是曲折离奇,在赖雅病逝的前一年,因为一个叫平鑫涛的人,张爱玲的命运又被重新安排。这个人,她一生没有见过,却让她沉寂了多年的作品找到了舞台。平鑫涛,是《皇冠》杂志的负责人,也是著名作家琼瑶的丈夫。
张爱玲听到跟皇冠合作,甚为惊喜,但因为那时她的所有的时间都在照顾赖雅,连合同都由夏志清代签的。
在签约之后,张爱玲的《怨女》为皇冠出版的第一部作品,随后,不断接连出版《秧歌》、《张爱玲短篇小说集》、《流言》、《半生缘》等。连同在后的三十多年,张爱玲的大部分作品都由皇冠出版,她晚年的固定收入来源也只有皇冠。
赖雅离世后,张爱玲大量的时间都在翻译《海上花》和写作《红楼梦魇》。一九六九年,张爱玲转入学术研究,任职加州伯克莱大学ldquo;中国研究中心rdquo;。张爱玲在加州不足三年就移居洛杉矶。张爱玲是个孤僻、敏感、矜持的人,她容不得别人对她有半点虚伪或不理解,她也受不了半点屈辱,她离开对她来说,是解脱。况且皇冠给她的稿费足够她安享平静。
一九七三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租住好莱坞区的一所公寓。张爱玲说过公寓是最理想的逃世地方,所以张爱玲晚年逃世的地方就是在不同的公寓里。有了安定的住所,张爱玲可以彻底静下心来翻译《海上花》和研究《红楼梦》。
《海上花》全书的对白都用苏州话写成,不懂得方言的读者,简直像看天书。张爱玲要把它翻译成英文和国语。直至,一九七五年完成英译,一九八一年完成国语版本《海上花》由皇冠出版。
最艰难、最磨人的还是对《红楼梦》的考证。张爱玲说过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鲫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这个执着、孤傲的女子,她希望用自己的笔杆,完成那场未完成的梦。一九七七年,张爱玲对《红楼梦》的研究整整十年,她花了十年心血撰写了二十四万余字的红学专著《红楼梦魇》,终于由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版了。
大隐归世
一九八四年至一九八八年间,张爱玲一直在搬家。张爱玲频繁搬家的原因是为了躲避跳虱,她曾经写下生命是一袭华美的旗袍,爬满了虱子的惊艳句子居然应验在自己身上。到底是张爱玲在避世,还是的有虱子?一九八八年,张爱玲的皮肤病被一位名医看好了。虱子,确实是有,避世也是的,晚年的张爱玲就是喜欢把自己匿起来。随后,林式同帮她找固定住所。
林式同是一个建筑师,他是张爱玲的朋友托他帮助张爱玲寻找住所,因为晚年的张爱玲实在太喜欢搬家了。他对张爱玲一直都很热情,只要张爱玲需要帮忙,他毫不迟疑。
张爱玲太需要安静,然而她放下金钱、名利、地位,与世无争,还是被人打扰。一个来自台北的记者戴文采,她是张爱玲的崇拜者。然而她租住在张爱玲的隔壁那间房,试想追逐张爱玲的行踪。后来,张爱玲的朋友打电话给她告知这消息,张爱玲听了立刻挂断电话,用最快的速度搬家。就这样,张爱玲在戴文采眼皮底下,无声无息地搬走了。从此以后,张爱玲的住址除了林式同外,再也没有人知道了。
晚年的张爱玲像一只受过伤的鹿,把自己在云深不知处的地方,不受任何人惊扰。但她与三毛不同,她不像三毛那样轻生,尽管她悲观厌世,她依然让自己活到皮鹤发。
一九九一年,张爱玲的好友炎樱去世,同年六月,张爱玲的姑姑张茂渊在上海逝世。一个是陪伴了自己半个世纪的朋友,一个是自己最亲的亲人。如今她们远离了,她再也别无牵挂了。
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
一九九五年,九月八,七十五岁的张爱玲病逝在洛杉矶的一所公寓里,没有人知道,直到一个星期后才被人发现。
她安详地躺在大厅中的精美地毯上,穿着赭红色的旗袍,身体是那么的瘦弱。她的房舍很简单,很洁净。没有任何装饰品,地上有几张散落的稿纸,桌面上还有一部永远不能完成的手稿《小团圆》。
依照张爱玲的遗愿,将她的骨灰散向苍茫无边的太平洋中。若流水有情,将她送回上海故里。因为她是从上海那个地方来,她是在那个地方穿上人生第一件旗袍,她是在那个地方写下人生第一篇文章,她是在那个地方结下人生第一段情缘,亦是那个地方让她沉浮。
世间曾有张爱玲,世间曾有一个这样的女子,曾经那样来过,又那样走了。但我们从未遗忘过,这样风华绝代的女子,我们怎能遗忘!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