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奇点还是qí奇点,欢乐颂里的奇点到底怎么读?

《欢乐颂》里有个人物的网名是ldquo;奇点rdquo;。电视剧版里,片中人物念做qiacute; dian。哎等等,有网友要说了,这个字不是念 jī 吗?不是在说黑洞的核心,大爆炸的起源,或者科技发展到人类无法想象的那个场景吗?是,来源是那个来源。但这个字该念啥,还不是个很简单的事情。下面为什么就来为您解答到底是ji奇点还是qiacute;奇点?

ji奇点还是qí奇点,欢乐颂里的奇点到底怎么读?

一.在数学里奇点本来应该读qiacute;

《欢乐颂》里的ldquo;奇点rdquo;是一个网名,既然是名字嘛,主人说了算。不过一般人取网名的时候多半会有点儿考虑。原著没有说,但电视剧里给了个定义:ldquo;奇点是时空中的一点,是大爆炸宇宙论所追溯的宇宙演化的起点hellip;hellip;rdquo;如果照这么说,那就是用的引力奇点的概念了。奇点上,平常的物理定律不再管用的点,如大爆炸前的宇宙奇点。

正的引力奇点其实片子的那个定义更广。它指的是,某个天体在这个位置上的引力场似乎变得ldquo;无穷大rdquo;了。准确地说,是我们平常用来测量引力场所用的量变得无穷大,在这个点上平常的物理定律不管用了。目前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在描述宇宙大爆炸最初的瞬间时都会失效,因此那里有一个奇点。广义相对论还无法描述黑洞内部的一个位置,因此这也是一个奇点。

但这个概念也不是物理学的原创,它是从数学上的奇点引申来的。

在数学上,奇点(singularity)的是一个点。在这个点上,一个函数(或者别的数学对象)或者没有良好定义(如趋向于无限大),或者表现出了别的奇怪的属性(数学上称之为ldquo;病态rdquo;,和ldquo;良态rdquo;相对)。而在数学里,没有疑问,正确的念法是qiacute;,取ldquo;奇怪rdquo;的意思。因为 jī这个读音已经被占用了mdash;mdash;数学里有奇(jī)偶性的概念,jī指的是孤零零一个、不成对、不能被2整除的数字,如3或者1023这种的。奇偶性也可以引申用来指函数,因为对于f(x) = x^n 这样的幂函数而言,n是奇(jī)数时函数就是奇(jī)的,n是偶数时函数就是偶的。显然这和函数上的一个ldquo;奇(qiacute;)怪的点rdquo;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区分一下也是理所应当的。

ji奇点还是qí奇点,欢乐颂里的奇点到底怎么读?

二但常的奇点念啥?这其实是一个语言问题

虽说奇点来自数学的奇(qiacute;)点,但并没有哪条规定说它一定要保持念法不变。到底念什么,这是语言问题,不是数学问题。而这就涉及到语言领域的万年大坑:规定性语法 vs. 描述性语法。用人话说就是,当我们谈论一门语言的用法时,到底是语言ldquo;应该rdquo;怎么用,还是语言ldquo;事实上rdquo;怎么用?

显然,规定性语法是很有用的,因为它等于是在确立一种ldquo;标准语言rdquo;,为不同人之间的交流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且不说学校的语言课程,几乎所有学科在定义自己所使用的术语时,都在尽可能使用规定性语法mdash;mdash;毕竟学术交流里清晰是第一要求。也因此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说,数学里奇点就是qiacute; dian。

回到眼前的这个话题。黑洞这样的概念早已是科幻领域的家常便饭,身为科幻爱好者的奇点不能说是在讨论专业学术问题(要知道,虫洞的度规表达式很复杂的,不同虫洞的度规不同,掉进去的结果也不同,不带数学公式的讨论都只是文学创作和玩票),所以不能一口咬定规定性。但是我们随便写篇文章,这也不是做语言学研究,也没必要抱死描述性不放。所以hellip;hellip;本文并不能给出答案。毕竟已经有很多人在念 jī diǎn了。至于我自己嘛,我目前还是念qiacute;的。

ji奇点还是qí奇点,欢乐颂里的奇点到底怎么读?

三.常语言中还有一个奇点的概念mdash;mdash;科幻和未来学中的ldquo;技术奇点rdquo;一个AI

技术奇点这个词的创始人可能是波兰数学家斯塔尼斯拉夫middot;乌拉姆。1958年,他为冯middot;诺依曼所写的悼词中写道,两人曾经有过这样的讨论:ldquo;技术进步的不断加速和人类生活模式的改变,似乎在让我们物种的历史逼近某个至关重要的lsquo;奇点rsquo;,在那之后,我们所熟悉的人类事物将无法延续。rdquo;

这一想法被后来的弗诺middot;文奇、雷middot;库兹韦尔等人发扬光大,形成了今天的技术奇点概念:当通用人工智能发展到能够自己让自己变得更聪明的程度时,就会开始正反馈智能爆炸,技术的发展速度将超越人类想象,从而彻底改变我们的面貌,进入无法预知的领域。今天这个概念似乎已经不只是科幻了,许多实业家也开始对此热衷起来。

人工智能爆炸发展的奇点也被称为奇点。乌拉姆和冯诺依曼都是数学家,显然数学上的奇(qiacute;)点和他描述的概念非常贴合,借用这个名词也是顺理成章。
nsp;

部分内容来源于微信果壳网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