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我暴露,为什么越长大越孤单?

我们都会觉得,自己越长大越孤单。其实这个事情,是因为我们逐渐封闭了心门,不再愿意自我暴露。为什么网的小编给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自我暴露,自我暴露有哪些好处。

工作以后很多人都会感慨:ldquo;越来越难找到能随便说说话的人了rdquo;。那些与工作无关的、与自己有关的闲话,越来越少有机会说出口。至于那些负面的情绪、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或者关于人生的感悟mdash;mdash;小时候最喜欢倾诉的那些东西mdash;mdash;都似乎变得难以启齿。

一、什么是自我暴露?

什么是自我暴露,为什么越长大越孤单?

ldquo;自我暴露rdquo;的概念最早由Jourard于1958年提出,它指的是一个人告诉他人与自己有关的信息、让自己被他人了解的过程。它既存在于个人之间,也存在于组织之间,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一对多或者是多对多。这些信息可以是描述性的,或者是评估性的,也可以包括感受、想法、渴望、目标、成功、失败、恐惧、梦想、喜好和厌恶

自我暴露拥有两个基本维度,一个是广度,即谈论的话题范围有多广;另一个是深度:指暴露的内容有多私密和个人化。当一段关系刚刚建立的时候,自我暴露的广度是较容易拓展的;相较而言,深度的拓展更加困难,因为它往往包括一些负面的、创伤性的内容和痛苦的记忆,是我们更难以向他人开放的。

自我暴露的深度分为3个层次:①外围层,往往是一些个人信息,如年龄、体重等等;② 中间层,包括一些态度、价值观和观点;③核心层,包括私人的信念、需求、恐惧等等

二、自我暴露有哪些好处?

什么是自我暴露,为什么越长大越孤单?

适度的自我暴露可以减轻我们的孤感,增进信任感。不止一个研究得出了结论:孤感量表得分的下降,与自我暴露的程度成正向关系。特别是,当一个人的自我暴露得到了积极的响应和接受时,孤感的减轻会格外显著。Derlega(1984)认为,这是因为孤感的核心是一种ldquo;不被理解rdquo;和ldquo;不被接受rdquo;的感觉,因此当自我暴露得到积极的相应时,就能够让我们感受到自己是被理解、接受和关心的。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处于青春期的时候,自我暴露的需求会格外强烈mdash;mdash;因为那是一个格外孤的时期。

同时,自我暴露能够在人们第一次见面时就让彼此增进好感;是巩固人们的友情或者亲密关系的纽带。它还能够使人们获得群体身份和归属感,特别是关于负面经历的自我暴露,如在互助组里承认自己的酒瘾,如果你在一群人中暴露了自己的负面经历,同时被这个群体接纳,你就会对这个群体产生特的归属感。

自我暴露几乎是我们的一种本能动力,因为它能激发大脑的奖赏机制:核磁共振扫描显示,我们大脑中负责奖赏的中脑边缘多巴胺系,会在自我暴露的时候被激活,引发奖赏,获得当我们因为食物、性而得到奖赏时同样的反应mdash;mdash;也就是说,当你谈论自己的私事时,可能会获得类似高潮一般的体验。nsp;

但自我暴露也是有代价的。其中,最显而易见也最容易影响到我们的就是,它会使人感到脆弱。渗透理论认为,在个体之间从表面化的沟通到亲密的沟通的发展过程中,自我暴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交往的深度越大,人们越容易产生脆弱感和不受控制感。

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最经常感到脆弱的一刻,就是在主动做出了自我暴露,却没有得到回应的时刻。此时人们最容易感到ldquo;对方在这段关系中我有着更多的掌控权rdquo;。一些本身存在不安全依恋的人,在这一刻最容易被激发强烈的负面情绪,会想要回撤、逃跑、攻击、纵、甚至ldquo;报复rdquo;等。

三、哪些因素影响了自我暴露?

什么是自我暴露,为什么越长大越孤单?

1. 不同的人生阶段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自我暴露的程度和方式不同。当我们从童年进入青春期,一个标志就是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增加了,我们乐于和朋友吐露自己的私人信息,也在自我暴露的过程中建立起自我意识,寻找自己的身份认同。而在成年早期,我们自身的安全感会增强,价值观会逐渐固定,对私人信息的吐露减少,但更爱和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而当我们度过了三十岁,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都会降低,有限的时间、对边界的尊重、工作对自我形象经营的需要、注重礼貌等等都影响了我们的自我暴露(Beck, 2015)。

2. 性别nsp;

性别也是自我暴露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女性更多地使用自我暴露来增进或巩固一段关系,而男性则更多地会考虑脆弱和控制感。男性更倾向于在异性恋关系中自我暴露,而女性则会在同性的关系中有更多的自我暴露(Farer, 2006)。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认为这种差异更多受到期待和学习的影响。对于男性气概的刻板认识显然加重了男性自我暴露的困难。

3. 群体的大小

在群体中自我暴露的难度,与群体的大小成反。Solano(1985)的实验分别设定了2个人、3个人和4个人的群体,发现总体来说,在2个人的群体中,人们自我暴露的意愿最高;4个人的群体中,自我暴露意愿最低。但在这里也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在两个人的群体中会女觉更拘束;女性则在多人的群体中更拘束。

4. 依恋类型nsp;

依恋风格对于自我暴露程度的影响,发现总体来说,安全型、痴迷型的人回避型的人更容易自我暴露;而且,他们也更倾向于被高度自我暴露的伴侣所吸引、产生好感。而回避型的人不仅自身自我暴露的程度较低,他人的自我暴露程度也对他们来说没有影响。很多痴迷型在面对回避型的人会感到挫败感与这一点有关,他们既不喜欢谈论自己,也对你的自我暴露不感兴趣。

同时,安全型的人对于自我暴露的灵活性、互惠性的掌握都更好,他们往往会采取一种ldquo;响应式的自我暴露rdquo;,即不仅期待他人对自己的暴露产生响应,也能够响应他人的自我暴露。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安全型的人更能够给予和接收关心和注意,也具有较高的自尊水平,不会过度在意自身需求的满足,而是抱着更加无私的态度。

五、如何科学地进行自我暴露?

什么是自我暴露,为什么越长大越孤单?

前面已经说到,自我暴露能提高吸引力,增进关系,但前提是它是适度的。如果一个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进行过度的自我暴露,会对关系不利;而一个完全不自我暴露的、过度的自我保护者,也无法与人建立有意义的关系。nsp;

那么,如何能找到那个ldquo;刚刚好rdquo;的暴露程度呢? 适度的自我暴露需要具备两个特性:互惠性和渐进性。nsp;

1. 互惠性指的是:

自我暴露应该是相互的,是双方都不断响应的。一段长期单方面自我暴露的关系不太可能深度和持久。在自我暴露的过程中,双方都应该注意根据对方的回应来调整暴露的节奏。你在给出一定的自我暴露后,的确需要等待对方的回应。如果对方不给予你任何响应,那可能意味着你们之间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都无法得到提升。如果你单方面执意在更广泛和更深入的层面进行自我暴露,对方就很有可能感到不适。

2. 而渐进性则指的是:

通常不要在一开始就进行猛烈的、深刻的自我暴露,而是要循序渐进地完成。我们在遇到吸引自己的人的时候,容易有一种渴望,想把自己的一切都迅速掏出来给对方看mdash;mdash;尤其对于那些生活中较缺乏各种人际关系,相对自我封闭的人来说,这种渴望反而会更强烈mdash;mdash;这是因为,自我暴露是一种能够在瞬间拉近人际距离的武器,而且这份武器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我把我的一切都告诉你,那个时刻感觉很多隔阂都被强行突破了,至少在暴露的当时会给暴露者带来一些满足感和近感。只不过,这种不考虑互惠性和渐进性的暴露方式,可能会让对方感到压力、或者尚没有那么有兴趣,反而再暴露过后再次主动拉远与你之间的距离。不过,那些遵守了互惠和渐进原则的自我暴露,能够在短时间内把陌生人关系或者流于表面的ldquo;熟人rdquo;关系,变成一段更深度的关系。

如果你能够巧妙地在一次谈话中,让你们双方有这样互惠、渐进的自我暴露发生,双方的好感、亲密感、(他们主观感受中的)彼此相似度、对这段互动的享受程度都会在短时间内达到非常高的程度。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