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击,这类药是“协警”而非“帮凶”

  阻击,这类药是“协警”而非“帮凶”

  服用普利类/沙坦类降压药高血压患者死亡率为3.7%,没有服用的为9.8%。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团队供图

  截至4月23,Altmetric(论文的化影响力指标,追踪包括微博、Twitter或者Faceook等在内的社交媒体对某课题的影响力)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学者关于降压药与高血压患者死亡率关系的研究,已经成为最具影响力前5%的研究之一。

  上述研究发表在4月18的国际心血管领域杂志《循环研究(Circulation Research)》上。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团队经数月繁琐调查和严谨计学研究的论文,对来自湖北省9家医院的3430例确诊住院患者,其中包括1128例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进行了系研究,论文揭示了在实世界中“普利类/沙坦类”降压药与高血压患者死亡率的关系。

  有专家评论说:这些回顾性的数据研究,确实为目前正在进行的药物对疗效的进一步试验提供了支持。

  通过对于武汉一线临床数据的回顾性研究,正在加深人类对于新冠病感染疾病的认识,使得人类逐渐揭开新冠病致病机理的“面纱”。

  是敌是友?曾产生截然不同的两种判断

  新冠病攻击人体细胞的“门”是一种被称为ACE的蛋白(ACE2)。凑巧的是,高血压患者降压用药的“门”也是这类蛋白(ACE1)。虽有微小差别,但都是ACE蛋白,靶点高度重合,使得它们就像一根绳上的“蚂蚱”,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但彼此的关系是“此消彼长”还是“协同推进”,一时之间难下定论。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团队的研究发表前,关于“普利类/沙坦类”降压药对于患者的影响曾产生截然不同的两种判断。

  而这两种判断让很多高血压患者“抓狂”。有人认为,“普利类”降压药能降低新冠病的感染,是捉拿新冠病的“协警”。新冠病入侵人体,引起了ACE2活性水平的明显下降,人体细胞内的通路明显被推到了不利的“一端”,会引发组织损伤和疾病进展,而吃降压药会使得ACE2蛋白增加,让细胞内的通路恢复平衡,甚至可以抵抗炎症和组织损伤。

  但也有人认为,高血压患者的这类降压药该换了、该停了,因为“普利类”降压药可能是新冠病的“帮凶”,吃了降压药,ACE2蛋白增加,从而使得新冠病危害增大,助力新冠病攻击人体。

  由于全球高血压患者已经超过11亿,因此,《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医学会杂志》等多个国际顶尖医学杂志连续发文,呼吁广大研究人员提供确切的临床证据来解决高血压合并患者的临床用药问题。

  缺乏临床研究,全球大流行亟须一手数据研究

  “到目前为止,国际上缺乏大样本的临床分析和严谨的临床研究来回答上述问题。”论文通讯作者、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李红良认为,一些带有偏向性的报道使得部分高血压患者因缺乏正确全面的认识,开始私自停药,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亟须大样本临床研究提供正确的用药指导,以消除这些患者不必要的担忧。

  很多重症患者并发高血压、糖尿病等复杂基础性疾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曾表示,这些基础疾病是导致恶化的因素,因此基础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关键。

  有数据计表明,纽约州5700个病人中55.7%是高血压病人,33.8%是糖尿病病人,如果能解决这两个合并症,就基本能够对症治疗90%的病人。全球大流行亟须一手临床数据的回顾性研究,用于形成不同人群的治疗临床指南,尤其对于易成为重症患者的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尤其紧迫。

  李红良表示,从患者生命安全的角度,亟须大样本临床研究提供正确的用药指导,以消除他们不必要的担忧。

  不会增加死亡风险,相反还可能降低风险

  论文第一作者、武汉大学张鹏博士介绍,观察研究发现,上述1128例高血压和患者中有99例死亡病例,非高血压患者的死亡率高。

  但是这些高血压患者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服用普利类/沙坦类降压药,甚至其中一些高血压患者并不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

  需要在高血压患者中进一步分析,进而发现此类降压药是“帮凶”还是“协警”。

  张鹏说,他们的结果表明,服用普利类/沙坦类降压药的患者死亡率为3.7%,没有服用的死亡率是9.8%。研究团队还对不服用降压药的人群进行了计,发现在高血压患者中,使用降压药物组的死亡风险,使用普利类/沙坦类降压药组的人高出3.3倍。

  “我们发现服用普利类/沙坦类降压药与患者死亡风险的降低密切相关。”张鹏说,我们认为在高血压合并患者中,继续使用普利类/沙坦类类药物,不仅不会增加高血压合并患者的死亡风险,相反还可能降低此类患者的死亡风险。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