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娃娃”事件再次发生,国产粉背了污名?

  “大头娃娃”事件再次发生,国产粉背了污名?

  “固体饮料”碰瓷“特医食品”,这锅婴儿粉不背 | 图虫创意

  作者 | 夏至 (本大阪大学免疫前沿中心 研究员)

  编辑 | 张昊

  近,湖南省郴州市“大头娃娃”事件引发关注。据媒体报道,该市永兴县爱婴坊母婴店将一款名为“倍氨敏”的固体饮料,冒充特医食品销售给牛过敏儿童,导致多个宝宝在食用后出现湿疹、体重严重下降、头骨前额膨出等异常症状,被确诊为“佝偻病”。

  这不是该市第一次出现“大头娃娃”事件。在此之前,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刚刚对一款名为“舒儿呔”的类似固体饮料生产厂商下达关于其涉嫌虚假宣传的处罚决定。针对“舒儿呔”,郴州市场监管局、卫健于5月13公布处理进展,将其定性为虚假宣传,已对涉事企业下达处罚决定书;企业将联合医院按退一赔三的方式向受害者家属赔偿,已安排患儿进行体检,涉事医生停职一年。

  但受害儿童家长段女士于14表示,她没有接受相关部门给出的“退一赔三”方案,因为无法解决孩子发育健康受损问题。“退一赔三”在上亦引发热议,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显然与事件后果不匹配,虽然这未必是最后赔偿结果,但很多网友担心这就是“最终版本”,并担忧“倍氨敏”事件步其后尘。

  5月13,国家市场监管发出指示,要求湖南省市场监管部门对涉事商家进行彻查,依法从严从重处罚,并及时向公布调查结果。目前,郴州市正对“倍氨敏”事件开展全面调查,并安排患儿进行免费体检。

  “大头娃娃”事件再次发生,国产粉背了污名?

  郴州市对“倍氨敏”等蛋白固体饮料开展为期3个月的全面排查 | 新京报

  其实,无论是“舒儿呔”还是“倍氨敏”,背后反映的不仅仅是个体问题,而是折包括消费者、生产者、销售者、监管者在内的一系列市场行为主体所存在的长期问题。

  固体饮料不是特医食品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次事件中所涉产品“倍氨敏”并非粉,而是一种蛋白固体饮料,其与婴幼儿脱敏配方粉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各自执行完全不同的制造、检验标准。

  蛋白质固体饮料是固体饮料的一种,是指以糖、和制品、蛋或蛋制品、果汁或食用植物提取物等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辅料或食品添加剂制成的每100克成品水分不高于5克的固体制品,呈粉末状、颗粒状或块状。固体饮料本质上是一种软饮料,一般由液体除去水分制成。常见的固体饮料包括豆晶粉、麦精、菊花晶以及速溶咖啡等。

  因此,蛋白固体饮料只能作为一种饮料看待,不能依赖其提供婴儿所需要的全面营养,如将之作为婴儿的营养来源会导致婴儿营养不良,从而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如果婴儿维生素D摄入量严重不足,则会影响骨骼发育,出现“佝偻病”症状。

  缺乏维D诱发“大头”症状

  佝偻病是一种通常发生于婴幼儿时期的疾病,好发于穷困地区。直接致病原因是维生素D摄取不足,多由营养不良所引发。维生素D是生产促进钙质吸收酶的必需原料,因此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成长中的骨骼钙质沉积不足,骨密度低下,从而容易发生长骨生长障碍与骨骼软化变形。

  骨骼生长畸形将让佝偻病患儿在体貌上表现出一系列明显特征:例如头部前额突出,即所谓的“大头婴儿”症状;下肢的骨骼随着体重增加,也会弯曲变形,形成“罗圈腿”体态;胸骨和肋骨交接部分向前异常突出,造成所谓“胸”;此外,还会有驼背及骨盆变形等症状。

  多食用鱼类、牛等含有维生素D的食物,接受充足的阳光照射等都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D,从而避免婴儿出现佝偻病。发现轻微佝偻病症状后,只要立即补充维生素D,症状就能很快得到缓解,变形的骨骼会随着婴幼儿的成长逐渐恢复,不至于延续至成年期。但变形严重的情况下,很可能需要动手术才能获得矫正。

  成年人如果缺乏维生素D,也会出现类似的症状,表现为骨软化病和骨质疏松病等。患者骨内矿物质含量明显变低,骨脆性很高,稍有跌打损伤就可能造成骨折。此外,肌肉抽搐、疼痛与肌无力也是缺乏维生素D后的常见身体表现。与儿童不同,的骨骼生长趋于定型,因此不太可能发生所谓的颅骨变形,即“大头”症状。

  “大头娃娃”事件再次发生,国产粉背了污名?

  “舒儿呔”涉事家长接受采访 | 新浪微博

  不可缺少的抗过敏配方粉

  牛蛋白过敏是婴儿期常见的食物过敏之一,这是因为婴儿未成熟的免疫系会将牛中的蛋白质误认为是有害物质,从而引发身体的过敏反应。婴儿牛蛋白过敏的发病率大约在2%到7%左右,不过进入儿童期后症状可能逐渐消失。

  牛蛋白过敏的可能症状包括:腹泻、呕吐一类肠道反应;嘴唇肿胀、湿疹、瘙痒及结膜充血一类皮肤或粘膜反应;气喘、呼吸急促等呼吸道反应。以上症状可能在婴儿喝后2小时发作,也可能延迟至48小时后才发作。牛蛋白过敏对婴儿的健康存在很大危害,其可能产生的呼吸道症状尤其危险,需要及时送医。因此,家长在刚开始喂食牛或者牛制品时应注意观察婴儿有无异常症状。

  确定存在牛蛋白过敏的婴儿,常生活中不适宜食用各种牛制品,且母亲在授期间自身也应避免摄入类似食物。此外除了牛,蛋和大豆一类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也可能诱发婴儿过敏反应。婴儿三岁后可逐渐尝试类似食品,但初期要注意控制好食用量,以免发生危险。

  如果没有母喂养的条件,低敏配方粉几乎就是过敏婴儿的唯一选择。一般的低敏配方粉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利用酶将清蛋白质水解,变成不容易诱发过敏反应的肽链或者氨基酸一类小分子。此外,由于完全基于清蛋白原料,牛中容易引发部分婴儿胃肠胀气、稀便等症状的糖也被完全消除,因此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婴儿食用后发生身体不适的概率。当然,作为婴儿粉,婴儿成长所必须的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也需要适量添加。

  李逵还是李鬼,消费者要擦亮眼睛

  蛋白质固体饮料的生产准入门槛显著低于婴幼儿配方粉,且前者的生产厂商通常都必须在其产品包装上明确标注“固体饮料”。然而,厂家为了让产品有更好的销路,往往会在标签和宣传上下足功夫,有些手段甚至可以说是相当恶劣。例如,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倍氨敏”产品外包装与宣传海报中都标明“深度水解蛋白amp;无糖配方粉”,更称“本品适宜蛋白质、糖不耐受的特殊体质宝宝”。

  “大头娃娃”事件再次发生,国产粉背了污名?

  “倍氨敏”宣传单 | 新浪微博

  可以看出,该产品在宣传过程中始终暗示其用户人群为对牛蛋白过敏的婴儿。如此明显的诱导行为很容易让消费者将其误认为是“低敏配方粉”。而销售商家受到利益驱使,同样有可能向一些不明就里的消费者隐瞒产品的本质,引导消费者做出错误选择。据报道,很多涉事家庭都在长达数个月内向婴儿喂食“倍氨敏”产品,而在此期间实际上婴儿一直处于营养摄入严重不足的状态。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目前湖南郴州永兴县市场监管局已就相关事件作出决定,要求立即成立调查专班,并立案进行调查,同时安排对媒体报道的5名“大头”儿童进行全面检查。

  该县县宣传部5月12亦回应媒体,涉事母婴门店从湖南唯乐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购进的47件“倍氨敏”固体饮料已全部售出”。但是面对记者采访,该生产厂商却企图将责任全部推给门店,他们辩称:“该款产品本身属于固体饮料,公司只是根据国家法律生产产品,而对于门店的售卖方式并不知情。”

  与发生于2008年的“三鹿粉”事件不同,按照固体饮料标准生产的“倍氨敏”可能并不存在质量上的问题,但其针对产品功效的迷惑性宣传最终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并且,这款产品从最初进入市场,就很可能试图冒充“特医粉”的初衷,这从它的命名就能看出端倪。个别固体饮料厂商和经销商的出格行为,却让与其几无瓜葛的品行业成为替罪羊,实在令人遗憾。

  国产粉去污名,还需多方长期努力

  “三鹿粉事件”造成恶劣影响之后,我国粉行业经过深刻反思和整顿,整体上呈现安全健康发展的势头。近年来国产粉抽检合格率已经高达99.5%,位居全球最高水平。然而,在特殊配方食品,特别是婴幼儿特殊配方食品领域,我国消费者、生产经营者和立法、监管部门仍然存在着各自的“提升空间”。

  对消费者而言,全面了解与婴幼儿营养、健康相关的各种常识,避免成为“擦边球”式宣传的受害者,是很有必要的。对于生产经营者而言,则应严格行业自律,诚实生产经营,不应游走在监管的灰色地带,蚕食行业口碑。而对监管部门来说,切实制定好相关产品规范,堵上法律和制度的“空子”,发挥好督查、惩治作用,才能赢得公众信任。

  希望此次发生的“倍氨敏”事件,能让市场行为的各参与主体都获得相应的经验和教训。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