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秋梅:雪域高原上的“牦牛博士”
在雪域高原,有这样一位女性科技工作者,30多年与牦牛为伍,研究牦牛的生存、繁育、遗传多样性等,在牦牛胚胎移植、牦牛遗传多样性等多个领域取得创新性突破,不仅填补了一项项空白,而且部分研究成果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牦牛科技和“三农”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她就是被称为“牦牛博士”的族女科学家姬秋梅。
“痴心一片”为牦牛
1964年出生在市当雄县一个牧民家庭的姬秋梅,放过牛、喝过牦牛也穿过牛皮袍。“原以为牦牛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不承想,竟成了我研究中最重要的部分。”说起当初为何选择这一专业,姬秋梅笑着说是命运使然,“因为在牧区生活过,自然知道其中的苦,没想到考完大学最终等到的却是一份畜牧兽医专业的录取通知书。”1988年,姬秋梅从民族大学毕业,分配到自治区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工作。
青高原牦牛数量占全世界牦牛总量的90%,但在姬秋梅刚参加工作时,牦牛生产研究领域还是一片空白。为开展牦牛资源现状调查,了解第一手资料,她主动要求到条件极为艰苦的羊八井切玛乡畜牧原综合实验点,担任农科院在该乡实施的“场、畜医综合服务项目”执行人。当时,她是实验点唯一的女性。
那时,她经常骑着自行车走村串户,实地了解原生态和畜牧业生产,并写下了几十万字的调研笔记。“牦牛很通人性,接触多了,每次去农户家里,都对我哞哞大叫,像是在欢迎我。”此时,姬秋梅已对牦牛“痴心一片”,她从最初的遗传资源调研开始做起,开始了全新的牦牛科研工作。
“刀尖”上的责任与担当
2002年,姬秋梅出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2004年,“牦牛研究与发展中心”成立,她担任研究中心主任,这是全国唯一的牦牛研究机构,标志着牦牛研究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2006年,在海拔4200多米的当雄县,通过胚胎移植的3头牦牛顺利产崽,这标志着开展数十年的牦牛胚胎移植研究项目获得成功。姬秋梅说:“这一技术就是,培育优秀的牦牛品种。”该技术填补了国内研究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效解决了牦牛品种退化、提高牦牛生产性能、缩短牦牛生产周期。
有人说“牦牛研究,是刀尖上的科研”,姬秋梅深有同感。多年来,她和科研团队正是克服了高寒、缺氧和下乡路途中的种种困难艰险,躲过了锋利的牛角一次次的致命攻击,最终在牦牛基因组学、遗传育种、繁殖技术以及放牧系等国家重点研究项目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在姬秋梅牦牛科研团队孜孜不倦的研究探索下,部分科研成果已经应用于生产实践,为农牧民增收和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据计,仅牦牛育肥一项,2008年至2009年,选育牦牛1000多头,农牧民实现增加产值1200多万元。
“应该有一股子牦牛倔强坚韧的精神”
从23岁起从事有关牦牛的科学研究,姬秋梅如今已是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牦牛产业技术首席专家。
30余载的辛勤耕耘,姬秋梅收获了“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2019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许多荣誉和奖项。在这些荣誉的背后,却是常人无法承受的付出。
在高原从事牦牛研究,必须面对高寒缺氧、工作环境恶劣、科研条件有限等实际困难。由于长期超负荷在高寒缺氧环境下进行实地研究,姬秋梅心脏严重受损,她前后共做了三次心脏手术。
最让姬秋梅担心的不是自己的健康,而是“科研人才匮乏”。“因为条件艰苦周期长,不容易出成果,很多科技工作者不会选择把这个领域作为研究方向,即便是实习生,通常都不会来第二次。”她表示,“我们赶上了国家科研发展的黄金期,科研经费有了充足保障,希望有更多的人才投入到牦牛等科研领域。”
回顾30余年牦牛科研工作取得的成果,她说:“作为科技工作者,就应该有一股子牦牛倔强坚韧的精神,在科研上多出成果,为畜牧业科技和经济发展、农牧民增收服好务。”
(本报记者 尕玛多吉)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