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的国歌史是怎样的?

nsp; nsp;中国的国歌最早可追溯到清末。具有深厚音乐素养的曾纪泽出任清驻英公使兼驻俄公使时,有鉴本国无国歌而ldquo;作乐章一首,兼排宫商,以为国调rdquo;,ldquo;名曰《华祝歌》rdquo;,以应外交礼仪。曾纪泽一度将《华祝歌》上报清作为国乐,未被采纳。1885年,曾离任回国,临时充作ldquo;国调rdquo;的《华祝歌》也就结束了其历史使命。
nsp; nsp;后来,一批爱国志士为激发国人的民族意识,抵御列强侵略,曾创作了一些类似国歌的爱国歌曲,如借用本歌曲《君之代》曲调的《一旧江山》,梁启超作词、本横滨大同学校作曲的《爱国歌》,夏颂莱作词、谱曲的《何醒》,石更词、辛汉曲的《中国男儿》,杨度词、沈心工曲的《黄河》,李叔同作词、谱曲的《祖国歌》、《我的国》等。其中以李叔同所作的两首歌影响最大,《祖国歌》歌词是:
nsp; nsp;上下数千年,一脉延,文明莫与肩。纵横数,膏腴地,享天然利。国是世界最古国,民是亚洲大国民。呜呼,大国民,呜呼,唯我大国民!幸生珍世界,琳琅十倍增声价。我将骑狮越昆仑,驾鹤飞渡太平洋,谁与我仗剑挥刀?呜呼,大国民,谁与我鼓吹庆升平!
《我的国》歌词为:
东海东,波涛万丈红。朝丽天,云霞齐捧,五洲唯我中央中。二十世纪谁称雄?请看赫赫神明种。我的国,我的国,我的国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昆仑峰,缥缈千寻耸。明月天心,众星环拱,五洲唯我中央中。二十世纪谁称雄?请看赫赫神明种。我的国,我的国,我的国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nsp; nsp;黄炎培后来在《李叔同先生的〈祖国歌〉mdash;mdash;mdash;回忆儿时的唱歌》一文中忆及了《祖国歌》的巨大影响。他说:ldquo;那时候的有志青年,大家忧心忡忡,慷慨激昂地发挥他们的爱国热忱。李叔同先生这歌曲便是在那时候作的(《祖国歌》作于1905年)。这歌曲在沪学会的刊物上发表之后,立刻不胫而走,全中国各地的学校都采作教材。我的故乡石门,是一个很偏僻的小镇,我们的金先生也教我们唱这歌曲。我还记得:我们一大群小学生排队在街上,举着龙旗,,敲锣鼓,大家挺起喉咙唱这《祖国歌》和劝用国货歌曲。rdquo;
nsp; nsp;1910年,曾到本考察过音乐的礼部左参议曹广权,鉴于ldquo;各国皆有专定国乐,极致钦崇,遇亲贵游历,公使宴集,即自奏国乐rdquo;,而ldquo;我国国乐从前由出使大臣曾纪泽权宜编制,声调缓慢,至今各国常致疑问rdquo;,他奏请ldquo;整饬礼乐,以正人心rdquo;。礼部议复:ldquo;交际宴会之乐歌,则由礼部会订也;学堂之学歌,则由学部编纂也;各军队之军歌,则由海陆军部军谘处修订也。rdquo;
nsp; nsp;1911年7月15(宣三年六月二十),礼部上奏,拟定编制国乐办法,认为:ldquo;我国朝会宴飨所用乐章,典丽矞皇,允宜奉为楷则。至各国国乐,定义制音,类皆别具本源,自未可舍己从人,轻盛典。所有应定国乐,拟请由臣等延聘通才及谙习音乐人员,参酌古今中外乐制,编制专章,奏请颁行。rdquo;
nsp; nsp;1911年10月4(宣三年八月十三),旨谕内阁:ldquo;典礼院会奏,遵旨编制国乐专章一折:声音之道,与政相通,前因国乐未有专章,谕令礼部各衙门妥慎编制。兹据典礼院会同各该衙门将编制专章缮单呈览,声词尚属壮美,节奏颇为叶和,着即定为国乐,一体遵行。rdquo;其歌词为:
nsp; nsp;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胞,清时幸遭,熙皞。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nsp; nsp;词作者为文学大家严复,由著名昆剧、京剧艺术家溥侗以皇室颂歌曲谱改写成新式乐谱。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首正式国歌。
nsp; nsp;6天后,武昌首义,清王朝灭亡,这首ldquo;国乐rdquo;也就随之寿终正寝了。
nsp; nsp;中华成立后,于1912年2月发布征集国歌的广告:
nsp; nsp;国歌所以代表国家之性质,发扬人民之精神,其关系至大。今者,成立,尚未有完之国歌以供国民讽咏,良用恧焉。本部现拟征集歌谱,俟取材较多,再敦请精于斯学者共同审定,颁行全国。
nsp; nsp;的《征求国歌广告》除ldquo;悬银币五百元以为酬rdquo;,并ldquo;附告六则:一、歌词,一章或三四章均可;二、词宜简短,每章勿逾百字以外;三、藻采勿尚以清,显而不俗为最宜;四、作者姓名及住址须详细说明;五、稿件请寄北京宣武门内本部;六、征集期限,以中华元年十一月三十为截止rdquo;。
nsp; nsp;同年2月25第22号的《临时公报》,刊登出沈恩孚作词、沈彭年作曲的国歌拟稿一首mdash;mdash;mdash;《亚东开化中华早》。歌词为:
nsp; nsp;亚东开化中华早,揖欧追美,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荣光,锦绣河山普照。喜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nsp; nsp;此稿后有附注:ldquo;本部前登广告,征集国歌,蒙海内音乐家陆续投稿,兹特择登公报,以待知音者之评论。俟意见书征集较多,自当开会共同论定。大雅君子,幸垂教焉。谨启。rdquo;
nsp; nsp;同年7月,印发由沈心工作词、邹华民谱曲的《中华立国纪念歌》,其歌词是:
nsp; nsp;伟哉,吾汉满蒙回五大民族。共奋精神,共出气力,共捐血肉,清除四千余年之,建立亿千万年共和之国。而今而后,凡我华人,如手如足,勤勤恳恳,整整齐齐,和和睦睦;兴我实业,修我武备,昌我教育。立愿与全世界共享和平之福。
nsp; nsp;截至同年11月30,共征集歌词稿件300余件。这些稿件不少曾刊载于报刊,以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如曾志忞的《大桃源》:
nsp; nsp;千年沉睡大桃源,万桑麻,谁赋此天生壮丽,我同胞莫倦莫倦。阶天磨长剑,杖地拨沉烟。少年少年,勇往直前,光荣渤海边。水滔滔,山绵绵,尝胆卧薪年又年。振衣城,濯足黄河流。自由自由,铁血以求,唯我先亚洲,手,顽固头,斩尽从不更留。而今五族一大洲,国民乐遨游,前走!前走!永建共和猷。前走!前走!荣誉冠全球。
nsp; nsp;经评审,300多稿件无一篇入选。主持者变更办法,于1913年2月26分函约请蔡元培、张謇、梁启超、王闿运、严复、章太炎、马良、辜汤生、钱恂、汪荣宝、沈曾植、沈曾桐、陈三立、樊增祥、吴土鉴等15位大家各自撰写歌词,再行征求曲谱。这些人中仅章太炎、张謇、钱恂、汪荣宝四人应约撰写了歌词。章太炎的歌词是:
nsp; nsp;高高上苍,华岳挺中央,夏水千里,南流下汉阳。四千年文物,化被蛮荒,荡除帝制从民望。兵不血刃、楼船不震、青烟不扬,以复我土宇版章。吾知作乐,乐有法常。休矣五族,无有此界尔疆。万寿千岁,与天地久长。
中国近代的国歌史是怎样的?
nsp;
nsp; nsp;章太炎在给的公函中称:国歌词ldquo;太雅则不能求妇孺解喻;过浅则无以增国家光荣rdquo;。他认为自撰国歌词ldquo;先述华夏名义,次及古今文化,然后标举改革,乃及五族共和,言皆有序,文亦易了rdquo;。章太炎还称:ldquo;国歌相属兹事体大,非《卿云》属辞,夔、牙度曲,固不足以舒吾荣光。rdquo;章并向推荐曾在本攻读音乐的山东诸城人王露为国歌谱曲。章太炎所说的夔,据说是舜的乐官,牙则是春秋时代擅长琴的伯牙。后经评选,众议院议员汪荣宝的《卿云歌》入选。其歌词是:
nsp; nsp;卿云灿兮,纠缦缦兮,月光华,旦复旦兮。时夫哉,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nsp; nsp;《卿云歌》相传是古书《尚书?大传》中虞舜所唱的歌,即所谓ldquo;卿云聚,俊簇乂聚,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帝乃倡之曰:卿云灿兮,纠缦缦兮,月光华,旦复旦兮rdquo;。汪荣宝的《卿云歌》后两句是他个人加上的。他自认为:《卿云歌》ldquo;气象高浑,超越万流。而卿云兼象国旗,光华隐寓国号,播诸管弦,尤足动人爱国之思hellip;hellip;似于教育大有裨益。唯歌词太简,不便长言,拟于歌后取当时持衡枕首之语,用相增益,或更叠其词,以明咏叹rdquo;。
nsp; nsp; 1913年4月8,中华第一届国会在北平开幕,按照各国惯例,开幕典礼应奏国歌。大典将近,内务部急忙转请将《卿云歌》交由侨居法国的利时作曲家约翰哈士东(Jeanmiddot;Hautstont)作曲。约翰哈士东为之配置了五线谱和三线谱两种曲谱,均为四四拍的节奏,各为12小节。为配合曲谱,前两句重复三遍唱出,后各句重复两遍唱出。最后为ldquo;时夫哉,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rdquo;但是这首歌既未被正式公布为国歌,也未流传开。音乐界称此歌为第一次《卿云歌》。
nsp; nsp;此后,直到1915年5月23,政事堂礼制馆呈报转大总袁世凯ldquo;妥速商报呈候核定rdquo;,其文古色古香,不妨摘录,供读者寻味:
nsp; nsp;谨集大合乐以和邦国,堂皇经世之谟;协夏声而旋雨风,清明象天之制。庠雅肄,扬象勺之声情;坰野蹈歌,端轨仪于唱和。声音之通于政,昔已云然;律吕之著于经,今犹可考。乃列国国乐,载在盟府,视为典常;我邦固渺焉无闻,阙而不备。侏离禁昧,既少知音;析杨皇夸,只供一笑。演下里巴人之曲,竞饰蛙;问太常协律所能,早忘几察。宾筵秩秩,徒扬而动容;武叉觥觥,未象功而载烈;揆诸典制,洵有未固。兹祇奉明令,纂拟国乐,所以昭声闻于率土,资餍饫于来观者,至崇至圣。遵饬本馆乐律专任员,详考声律,悉心拟订。秦雄楚果,应兼采而从同;商断宫温,必厘然而有当。写梵宇霓裳之谱,造调无嫌;稽汉家金石之遗,旧人犹在。兹据拟成乐章送核前来,经详考阅,觉其所拟协阴阳之序,则宜滞舒翘;开山川之风,则荡邪涤秽。婉谐和畅,有洋洋盈耳之观;慷慨激昂,非英英鼓腹之。张于坛坫,倘教激越八荒;播于闾阎,亦足平章百姓。吐纳凫规磬法,想象卿云纠缦之初;迥翔七德九功,定逸天马权奇而上。
nsp; nsp;5月23,袁世凯批示礼制馆:ldquo;应准(以所拟乐章)定为国乐,即由该馆通知遵照。rdquo;
nsp; nsp;礼制馆在议定这首ldquo;国乐rdquo;的歌词时,还有一段插曲。时为教育总长、议乐主任的汤化龙对此歌词颇不赞同,发言说:
nsp; nsp;中华国歌,南通张季直(謇)曾手订三章,今弃而不用,诸公乃自撰,无一句通者,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况以如此不通之言,而天下人歌诵之,化龙虽不学,不敢附和此不通之语hellip;hellip;今将所撰国歌逐句评之,如第一句云:ldquo;中国雄立宇宙间,山连绵。rdquo;立国地上,未有立国天上者,有之,则为空中楼阁,或无地起楼台。今不曰雄立世界、雄立东亚,而曰雄立宇宙,有天无地,何以立国?不通。世界各国,有山有水,古人所谓带砺山河,大好江山是也。今歌词只谓山连绵,则江淮河汉,不是为中华立国之基矣!有山无水,更不通。又如末句:ldquo;中华五族开尧天,亿万年。rdquo;今中华,五族共和,宜综合五族立言,尧天仅能代表汉族,有尧无舜,谁为揖让?况亿万年字样,为五族亿万年乎?为尧天亿万年乎?不过本天子万年语意而已,此又一不通。
nsp; nsp;张季直(謇)所撰歌词共三章。其一云:
nsp; nsp;仰配天之高高兮,首昆仑祖峰,俯江河以经纬地舆兮,环四海而会同。前万国而开化兮,帝包羲与黄农。巍巍兮尧舜,天下兮为公,贵胄兮君位,揖让兮民从。乌乎尧舜兮,天下为公。
nsp; nsp;其二云:
nsp; nsp;天下为公兮,有而不与。尧惟舜求兮,舜惟禹顾。莫或迫之兮,亦莫有侮。孔述所祖兮,孟称尤著。重民兮轻君,世进兮。民今合兮族五,合五族兮固吾圉。故吾圉兮国谁侮,乌乎合五族兮固吾圉。
nsp; nsp;其三云:
nsp; nsp;吾圉固,吾国昌,民气大和兮敦农桑。民生厚兮,勤工通商,尧勋舜华兮,民爱德章,牖民兮在昔,孔孟兮无忘,民庶几兮有方。昆仑有荣兮,江河有光。乌乎昆仑其有荣兮,江河其有光。
nsp; nsp;这首歌词太长,不宜记诵。由于汤化龙的批评,礼制馆将ldquo;国歌rdquo;歌词改为:
nsp; nsp;中国雄立宇宙间,廓八埏,华胄来从昆仑巅,江河浩荡山绵连。共和五族开尧天,亿万年。
nsp; nsp;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二首正式国歌。词作者荫昌,字午楼,满洲旗人。曾任清宣帝的陆军部尚书(部长)。成立,初为侍从武官长,后兼海陆军大元帅率办事处处长。曲作者为留青年作曲家王露。袁世凯称帝之际,曾将此歌词的ldquo;共和五族开尧天rdquo;改为ldquo;勋华揖让开尧天rdquo;。此歌曲全曲采用过多的休止符,把起伏悠扬的昆曲音调一再割,唱词也弄得支离破碎,缺乏国歌应有的庄严宏伟气魄,因而遭到的反对未能流行。可笑的是袁世凯暴卒后,灵柩回彰德安葬,竟然演奏这首歌。不过,随着袁的灭亡,这首ldquo;国歌rdquo;也就自行废止,成为他的ldquo;挽歌rdquo;。
nsp; nsp;以后,军阀混战,政局动荡,一直无正式国歌。各地学校以一些爱国歌曲权充国歌,如赵元任作词谱曲的《爱我中华歌》,吴研因作词、借用民歌曲谱的《自由的旗帜》以及沈心工作词、朱云望谱曲的《美哉中华》等。
nsp; nsp;1919年11月24,呈请批准成立了ldquo;国歌研究会rdquo;。由参事汤中、蒋维乔、邓萃英,司长张继煦、秦汾、高步瀛,厅长覃寿堃、卢殿后,秘书陈任中、徐鸿宝、向一中,佥事沈彭年、黄中垲,视学钱稻荪,编审员陈衡恪等15人组成ldquo;国歌研究会rdquo;。12月10,又以107号令指派佥事周树人、沈彭年,视察钱稻荪,主事季觉、陈锡赓为研究会干事,负责主持研究会常事务。到1920年4月,研究会决定采纳邓萃英的建议,将原汪荣宝创作的《卿云歌》末两句删去,作为。并公推萧友晦、杨仲子、王露、吴瞿安等四位音乐家分别作曲。研究会经过认挑选,决定采用刚从德国留学归国的古琴名家萧友梅的曲谱,并请萧分制钢琴伴奏乐谱三种。
nsp; nsp;对《卿云歌》歌词以及萧友梅所制曲谱作了如下解释:ldquo;卿云见昭明美大之容,复旦同进无疆之旨,言由古圣,理符今时。乐谱hellip;hellip;用E调长旋法,当中国姑洗宫调,鸣盛大于先,申咏叹于后,依义成谱,克协前词。rdquo;
nsp; nsp;1920年5月9,上海各学校举行ldquo;国耻纪念大会rdquo;,上海青年会也参与其中。主持者邀请全体到场者唱歌,其中有汪荣宝的《卿云歌》。原歌词仅有一节,昌世中学校长朱葆元硕士认为:ldquo;诗歌体裁非一阙所能尽,爰自制三节,共计四节,又以甄士东(即约翰哈士东)君所制声谱本属单音,该校长增为四音,庶与泰西各国歌词,如出一辙。rdquo;5月30,《申报》刊登出这份歌谱,《附注》中强调此举ldquo;实为提倡国歌之嚆矢也。青年会德育部主任钮君谓该中学礼乐奏四音国歌,实为沪上破天荒rdquo;。
nsp; nsp;当年10月,将萧友梅谱曲的《卿云歌》提交国务会议讨论。1921年3月25,请总徐世昌核准,自7月1起,ldquo;准如拟,即由通行遵照rdquo;。ldquo;通咨各省施行rdquo;。这样,由萧友梅谱曲的《卿云歌》便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三首正式国歌。
nsp; nsp;各方对《卿云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汪荣宝、章太炎、吴敬恒等人大为赞赏,朱希祖却在《学艺》1920年4月第二卷第一期发表《论〈卿云歌〉不宜为国歌》一文以示批评。远在德国的音乐大家王光祈撰文评论说:《卿云歌》颇合我共和国家ldquo;天下为公,选贤与能rdquo;之旨,唱词ldquo;月光华,旦复旦兮rdquo;也对中国未来寄予无穷希望。可惜词意古奥,平民难以领会,因此只能称ldquo;天下歌rdquo;,还不能称作名副其实的国歌。他讽刺说:ldquo;这种国歌若要使其普及,则中国国民教育的程度,至少非办到四万万人皆成博学鸿儒的章太炎不可!rdquo;他进而提出制定国歌的标准:文字浅显,韵味深长,以体现ldquo;民族特性rdquo;与ldquo;共同理想rdquo;。为此,王光祈自己创作了《少年中国歌》:
nsp; nsp;少年中国主人翁,昂然亚洲东。手创中国古文化,常为人道作先锋。彼以耶来,我以孔对;彼尚强权,我讲仁义。诸君看将来,将来谁胜利?
nsp; nsp;少年中国主人翁,昂然亚洲东。酷爱自由与平等,从来天下本为公。出而作,入而息,耕田而食,万事皆自为,何有于帝力?
nsp; nsp;少年中国主人翁,昂然亚洲东。环顾四邻兄弟国,多在他人压迫中,朝鞭夕箠,弗如豕。睹此不平,安能自已?
nsp; nsp;在《卿云歌》被定为国歌的前一年,萧友梅于《卿云歌》曲谱后附《对于国歌用〈卿云歌〉词的意见》,称:ldquo;我对于用《卿云歌》来做国歌,本来不甚赞成,因为这首歌词的头两句的意思,太不明了。欧美各国的国歌都是国民歌,歌词都是很浅近的文字(并不是完全白话体),而且没有选做国歌之前,已经有许多国民会唱的而爱唱的,因为必须这样子选法,才可以得国民大多数的同意hellip;hellip;不过就是硬定了《卿云歌》做国歌,亦可以决其必不能久用hellip;hellip;我现在作这个曲,不能当它做国歌,不过依照题目用声音描写歌词的内容出来,以备国民的参考就完了。rdquo;
nsp; nsp;萧友梅的态度是谦虚的,也的确说明了国歌流传的普遍规律。就曲论曲,一般人认为萧曲是较成功的一首,而且还产生过不同寻常的效果。1921年,中国留法学生因反对中法分子互相勾结、出家利益,被法警逮捕。在中,作为当时中国留法学生代表的就曾高唱《卿云歌》,以ldquo;旦复旦兮rdquo;示黑暗必将过去,光明即将来临。
nsp; nsp;在此前后,还有一些流传甚广、一度欲取代《卿云歌》的歌,如赵元任作词、曲谱取自京剧焰口调的《尽力中华》:
nsp; nsp;听,我们同唱中华,中华,中华!听,君不闻亚东四万万声的中华,中华!都同气同声同调同歌的中华,中华!来,三呼万岁中华,万岁中华!听,君不闻亚东四万万声的中华,中华!都同气同声同调同歌的中华,中华!
nsp; nsp;听,我们唤醒中华,中华,中华!看,君不见亚东四万万人的中华,中华!是同种同胞同志同心的中华,中华!来,发愤尽力中华,中华,中华!看,君不见亚东四万万人的中华,中华!都振起精神来,振作振兴中华,中华!
nsp; nsp;吴研因、俞子夷词,套用曲谱的《这个自由的旗帜》:
nsp; nsp;同胞!你住在家里,同胞!你住在国里,爱护这个自由的标志。你漂洋过海,同胞!你上天下地,爱护这个自由的标志。
nsp; nsp;你绘五色美丽,万岁、万万岁!愿天这般长,地这般久。大家爱这五色旗,爱这五色旗,爱护这个自由的标志。
nsp; nsp;同胞!你祖宗百代,同胞!你子孙万世,爱护这个自由的标志。同胞!你忙时劳动,同胞!你闲着无事,爱护这个自由的标志!
nsp; nsp;同胞!你不论做工,同胞!你不论习艺,爱护这个自由的标志,同胞!你不论何时,同胞!你不论何地,爱护这个自由的标志!
nsp; nsp;吴研因词、傅彦长曲的《我的中华》:
nsp; nsp;我的中华开化早,立国以来,贤圣多少,上下五千年,风教流传,宽大和平公道。我同胞,努力同心,把历史精神永保!我同胞,努力同心,把历史精神永保!
nsp; nsp;我的中华土地好,莽莽平原,山环海抱,纵横万千里,物产丰裕,鱼米丝茶百宝。我同胞,努力同心,把锦绣江山永保!我同胞,努力同心,把锦绣江山永保!
nsp; nsp;我的中华今改造,鼓铸文明,长新不老,进与各民族,互助联盟,济困扶危战暴。我同胞,努力同心,把世界和平永保!我同胞,努力同心,把世界和平永保!
nsp; nsp;1926年7月2,在广州九曜坊省教育会举行的国民教育行政会议上,通过了《推行国歌案》。其决议为:
(甲)(国歌)请教育行政会(中央教育行政员会)制定。
(乙)先定文字后定谱。
(丙)在国歌未颁布以前,《卿云歌》以《国民歌》代之。
nsp;
nsp; nsp;《国民歌》词作者系黄埔军校部一位失名职员,曲调系用一首法国民歌。歌词为:
列强!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成功!国民成功!齐奋斗!齐奋斗!列强!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成功!国民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nsp; nsp;这首代行国歌的《国民歌》,随着北伐军的步伐而传遍,久唱不衰。
nsp; nsp;1930年年初,南洋群岛万雅渡(Manado)中华学校致电国民,询问能否以歌代替国歌。3月13,第三届会第七十八次常务员会议决定:ldquo;在国歌未制定以前,可以歌代用。rdquo;3月20,国民训令全国各级遵照执行。
nsp; nsp;ldquo;歌代替国歌rdquo;只是应急措施,不能满足广大国民的迫切要求,于是国民责成着手制定国歌。呈奉行政院备案,拟定了征集国歌歌词的三条标准:ldquo;歌词须能表现民族特性与共同理想,以求唤起爱国观念、民族意识、发扬三义精神,使国民知所趋向;歌词务求文字浅显,韵味深长,使全国人民、男女老幼信口成诵,易于普及;歌词务求声调铿锵,向上发扬,使民众歌唱觉得欢欣鼓舞。rdquo;
nsp; nsp;至同年8月底,应征者达千余。10月9,组织ldquo;审查国歌员会rdquo;审定:ldquo;应征国歌,鲜有完全合格者rdquo;,于是决定:ldquo;通告各省市,并在京沪北平广州各报登载布告,展期征集。rdquo;
nsp; nsp;到11月底,ldquo;审查国歌员会rdquo;再次审查ldquo;已征得各作品rdquo;,多有:ldquo;文字不能浅显rdquo;;ldquo;歌词逾百五十字以上rdquo;;ldquo;声调不能向上发扬rdquo;;ldquo;词义含有时间性,如lsquo;四万万人民rsquo;,lsquo;四千余年文化rsquo;等,均不合永久之用rdquo;;ldquo;措辞过以夸大rdquo;等弊病。于是决定再延期至本年年底。
nsp; nsp;到年底截稿,ldquo;佳作仍属无多rdquo;,再次延期至1931年6月底。应征者1700余人,稿件2100余首,无一件入选。此事只得搁置下来。至1936年,再次组织国歌编制员会,公开征集。至1937年春结束,应征者又有1700余人,稿件3000余件,仍无一首入选。
nsp; nsp;1937年6月3目,中国第五届会第四十五次常务员会议决定:
nsp; nsp;关于国歌歌词之编制,业经会同审查,佥以国歌之成,必有其历史,现行歌,为训词,自十三年以来,其始用于国民军,其继已普及于全国,各友邦亦皆习用,今若另制,转嫌生强。细阅所选各稿,虽各有所长,而亦各有所短,已由国歌编制研究会加以签注。现行歌意义,所包至广。所有中国立国之大本,均已包涵于三义。其中ldquo;吾rdquo;二字,说者以为专指本而言,以为提议另制国歌之原因。惟ldquo;吾rdquo;二字,依广释,与ldquo;吾人rdquo;同义。手创,即以其训词作为国歌,借资全国人民之景仰,尤为至当。拟请明定即以现行歌为国歌。
nsp; nsp;决定制定中国歌,是在1924年1月。当月20在广州高等师范学校举行的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西代表刘伯伦提出《制定歌案》,称:ldquo;各国之,多有一种歌,凡遇员开会,均须奏歌,而本歌尚付缺如。本席认为中国歌,亟应制定。再我国国歌虽已制定,但官僚气、古典气太重,多数国人多不承认。吾既然担负以治国的责任,不妨再行编定中华国歌,同时定之为本歌。至编歌之权,似应属之全国代表大会,但因时间不许,不妨以编制审定歌之权,付托于此次代表大会所产出之中央执行员会。rdquo;刘的提案被采纳,ldquo;交中央执行员会编定rdquo;。
nsp; nsp;1928年10月8召开的中国第二届会第一七三次常务员会议上,通过了戴传贤《以黄埔军校训词为歌》的提议。11月8,第一八一次中常会推定、蔡元培、谭延闿、胡汉民、吴敬恒、张人杰、孙科、戴传贤、叶楚伧等9人及部长蒋梦麟,组成ldquo;歌曲谱审查员会rdquo;,并在报刊上公开征求曲谱。结果征集到150余件歌谱,主持人又请音乐专家ldquo;精密选择rdquo;出4件。12月28下午,主持人召集南京女子中学和南京中学教员、学生数十人,在中央礼堂试唱,蔡元培、胡汉民、戴传贤、蒋梦麟等人到场听审。结果ldquo;以第八十号之程懋筠谱当选为歌谱。歌词用在黄埔军校之训词rdquo;。
nsp; nsp;1929年1月10,中央第109次中常会议决:ldquo;歌曲谱,依审查报告,采用程懋筠所谱者。rdquo;2月1,训令各大学区、直辖大学、省教育厅、特别市教育局转发给学生演习。
nsp; nsp;程懋筠歌谱入选,还有一段插曲。当时在江西省第二中学任音乐教师的程懋筠从报刊获悉征求ldquo;歌曲谱rdquo;,萌发灵感,夜以继,几易其稿。每作一稿,即试弹一次,不满意即撕掉。到第17,程精疲力竭,躺在钢琴上睡着了。程夫人见丈夫疲劳至极,未予惊动,却将飘落在地上的一张曲谱捡起来偷偷邮寄南京中央部。谁知这份曲谱在应征作品中,荣获第一名。当报纸刊登出这一消息,并收到中央部寄来的500元奖金时,程氏夫妇如梦初醒,欣喜若狂。于1924年6月16主持黄埔军校开学典礼时的训词是:
nsp; nsp;三义,吾所宗,以建,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nsp; nsp;据著名园林学家陈从周回忆,这首训词出自南社社友、时任秘书、粤人易大庵的手笔。后被权充ldquo;国歌rdquo;(也是我国历史上第四首国歌)。
nsp; nsp;中国近代国歌在几十年的演变中,除了上所列举,还有一些曾流行一时、并一度代充ldquo;国歌rdquo;的歌,如:徐谦作词、沈彭年作曲,流行于广东一带的《广东军歌》;佚名的《美哉中华》;佚名作词、借用英国国歌曲谱的《中华美地歌》等等。
nsp; nsp;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那是后话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